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1 . 为研究鱼鳞坑工程对治理坡面水土流失的作用,某研究小组进行模拟实验,对比在坡度相同(25°),降雨强度相同(70毫米/小时)条件下黄土高原三种坡面输沙速率随降雨持续时间变化的情况。左图为三种坡面示意图,右图为三种坡面输沙速率对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相比平整坡面,大、小鱼鳞坑坡面前35分钟输沙速率均较小是因为(     
①降水强度小②地表径流小③雨水下渗量大④植被覆盖率高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下列关于大,小鱼鳞坑坡面输沙速率变化特征差异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小鱼鳞坑损毁更早、坡面径流量更大B.大鱼鳞坑损毁更早、坡面径流量更小
C.小鱼鳞坑损毁更晚、坡面径流量更小D.大鱼鳞坑损毁更晚、坡面径流量更大
3.如果将模拟实验中的降水强度增大,下列推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A.平整坡面的最大输沙速率将变小B.小鱼鳞坑坡面损毁的时间推迟
C.对大鱼鳞坑坡面输沙速率无影响D.三种坡面输沙速率峰值均提前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吉林雾凇仪态万方,独具风韵。

雾凇俗称“树挂”,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而成,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是非常难得的自然奇观。吉林的冬季,清晨的气温一般低至-20℃一一25℃。尽管松花湖上面结了1米厚的坚冰,而从松花湖大坝底部丰满水电站水闸放出来的湖水却达到4℃。这25℃至30℃的温差使得湖水刚一出闸,就如开锅般地,腾起浓雾。水雾遇冷后便以霜的形式凝结在周围粗细不等的树枝上,于是,雾凇就这样形成了。

人们把吉林雾凇的观赏过程大致为三个阶段,即“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在每一个时段内都能让人感受到不同的惊奇。

下图为吉林雾凇形成示意图和景观图。



(1)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当地“夜看雾"的景观多出现在冬季晴朗夜晚的原因。
(2)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吉林市丰满水电站附近常出现雾凇的原因。
(3)如果冬季吉林雾凇景观消失,推测可能的原因。
2023-03-17更新 | 27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蜂窝状洞穴是丹霞地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图1示意我国东南地区某地丹霞地貌景观,该地年均降水量约1650mm,山体以红色砾岩为主,局部有较大的砾石,多含易溶于水的钙质和易吸水膨胀的黏土矿物,表面多蜂窝状洞穴(如图2所示)。完成下面小题。



1.图1所示山体主要岩石(     
A.孔隙度高B.胶结程度高
C.多片理构造D.矿物结晶颗粒大
2.图2所示蜂窝状洞穴最可能位于(     
①甲处②乙处③迎风坡、阳坡④背风坡、阴坡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推测与该蜂窝状洞穴外部相比,洞穴内部(     
A.昼夜温差较大B.化学风化较强C.气候环境多变D.空气湿度较小
2023-11-15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龙东地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4 . 下图示意阿根廷某地在地质历史时期的演变过程,该地经历了浅淡水湖辫状水系盐湖沙丘三个阶段。完成下面小题。

1.阶段I沙丘的沙粒最有可能来自(     
A.山地B.断层C.湖滩D.河滩
2.与阶段I相比,可以推测出阶段Ⅱ(     
A.盛行风更强B.降水变率更小C.降水变率更大D.水体更新更慢
3.阶段Ⅱ到阶段Ⅲ的过程中该区域的表现可能为(     
A.小气候趋于暖湿B.生物多样性锐减C.土壤盐碱化减弱D.地下水位大幅上升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距今约4850万年,一种名为满江红的植物曾铺满北极海面,距今约4800万年突然消失。满江红属于蕨类植物,现在广泛分布于亚洲热带、亚热带淡水表层,细小绵密、繁殖快、固碳能力强,气温低于5℃会死亡。下图示意距今4850-4800万年北极海区地理位置。



(1)推测北极海区大量生长满江红对其他水生生物和大气可能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极地海冰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标志和指示器。研究表明,在当前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低云(主要受当地海水蒸发产生的水汽控制)覆盖与北极海冰消融有相互促进作用。下图示意北极主要海域分布。



(2)分析北极低云覆盖与海冰消融的相互促进作用机制。

材料三人为排放过量CO2等温宣气体是气候变暖加剧的原固之一。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是全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水稻种植面积广,农业低碳高质发展日益紧迫。下表为2000~2017年黑龙江农业系统的CO2排放量统计。

年份CO2排放量/万tCO2排放强度/t.hm
氮肥复合肥枯秆还田磷肥钾肥柴油灌溉翻耕农膜农药总量
200082.1323.9430.6221.055.78173.64198.5510.69100.6557.43699.480.750
200181.8224.5832.2520.836.49177.33204.2110.7998.7556.05713.100.758
200282.4426.3536.4322.597.37175.85213.5010.7793.0563.28734.630.782
200379.0026.5133.1620.837.59185.59206.3610.9594.9566.90731.820.766
200489.529.7939.8124.718.69201.24222.9711.0698.7584.98811.490.841
200590.1233.6345.1424.799.68216.67233.9212.98108.2486.78861.950.761
200695.9235.0743.5927.4310.89228.62258.7413.39113.94104.86932.450.798
2007103.2937.8038.8728.8212.49227J2288.2414.07121.54108.48980.900.799
2008104.4539.347.8529.5813.57239.49305.1514.20125.33112.101031.020.832
2009113.244.0548.0332.2015.25257.74332.8014.72123.44121.141102.560.859
2010121.2447.5353.7634.7616.93277.95378.6315.30131.03133.791210.920.907
2011128.3750.6957.6136.0118.76290.34424.261576144.321.11.021307.140.951
2012134.7954.0557.6737.4719.64302.51477.7015.97161.42146.451407.661.011
2013136.0556.3758.8837.3320.35304.90521.9716.29161.42151.871465.421.031
2014139.3058.2262.5138.4320.85313.11518.3516.62159.52157.301486.391.025
2015138.7162.0663.3238.2120.52315.11540.4316.98157.62150.061503.021.015
2016136.5262.0663.8637.1820.02316.20581.67366.75157.62150.061543.061.041
2017133.8562.9466.9038.5719.58319.03589.29365.24150.02150.061546.381.047
合计1990.90775.01880.26550.77254.424527.646496.74254.442301.592037.6220069.40
(3)结合黑龙江农业生产特点,说明该省粮食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碳排放源。
(4)从政府角度为黑龙江省农业碳减排提出合理建议。
2023-06-15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6 . 国土空间系统是土地自然生态要素和人类社会经济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动态复杂系统,依据功能可分为生产、生活和生态“三生”空间。下表示意我国某地2000~2018年“三生”用地面积变化(单位:104m2)。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用地类型

2000年

2018年

变化值

生产用地

水浇地

0

1.36

1.36

旱地

12.06

9.77

—2.29

园地

0.19

0.14

—0.05

生活用地

乡村居民点

0.71

1.06

0.35

城镇用地及其他建设用地

0.08

0.67

0.58

生态用地

林地

1.86

6.58

4.72

天然牧草地

3.64

2.97

—0.67

其他草地

8.04

3.83

—4.21

水域

0.31

0.29

—0.02

1.水浇地和旱地的面积变化,反映出生产用地趋向于(     
A.增加旱地B.集约高效C.增加园地D.管理粗放
2.推测该地生态用地变化主要得益于(     
A.退牧还草B.退耕还林C.荒山造林D.退田还湿
3.该地可能位于(     
A.海南B.宁夏C.湖北D.广西
2023-02-10更新 | 112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饶河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反馈地理试题

7 .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④湖泊主要调蓄图中(     
A.①河段径流B.②河段径流
C.③河段径流D.⑤河段径流
2.如果流域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则多年以后④湖泊(     
A.蓄水量逐渐增大B.蓄水量逐步减少
C.周边土地沙漠化D.周边土地盐碱化
2023-12-2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埃布罗河是西班牙境内最长的河流。21世纪初,西班牙拟修建一项220亿欧元的国家引水工程,把埃布罗河10亿5000万立方米的水引到地中海缺水的地方。埃布罗河拥有欧洲人均数量最多的水域,但水域均是小型水域。规划的输水工程拟在埃布罗河上修建一项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从而保证向南供水的顺畅,下图为西班牙区域图和埃布罗河流域图。



(1)分析西班牙东部沿海地区缺水较为严重的原因。
(2)分析在埃布罗河建设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不利条件。
(3)如果埃布罗河上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得以建成,简析该工程对埃布罗河河口三角洲产生的不利影响。
9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若尔盖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平均海拔约3500m,为青藏高原抬升过程中形成的断陷盆地。地质时期,受冰川消融和高原湿润气候影响,形成了若尔盖古湖泊。在末次冰期,沿断裂带发育的古黄河沟通了古湖泊,古湖泊消亡,形成若尔盖沼泽湿地。目前,若尔盖湿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湿地,黄河30%的水源来自于它。下面左图为若尔盖盆地核心区域及其水系分布图,右图为湿地中甲点的地层剖面物质组成示意图。



(1)描述地质时期以来,甲处地层剖面物质颗粒大小的变化,并由此推测该地气候的主要变化。
(2)分析在末次冰期时,若尔盖古湖泊演变为沼泽湿地的原因。
(3)分析若尔盖湿地与黄河沟通后,对其下游段黄河水文特征的影响。
2024-01-11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重点三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大兴安岭北部多年永久冻土层(埋藏深度在地面以下0.3~0.7m)上长有大片泰加林(亚寒带针叶林),它是俄罗斯东西伯利亚泰加林向南的延伸,泰加林具有叶子为针状,树冠呈塔形等典型形态特征。大兴安岭主脉西侧一些东西延伸的山脉中,其北坡比南坡泰加林覆盖率高,林中由于大风、积雪、自然枯死等原因,形成大量倒木。图左为大兴安岭北部泰加林分布示意图,图右为泰加林根系发育示意图。



(1)说明泰加林的形态特征与自然地理环境的适应性。
(2)推测大兴安岭主脉西侧一些东西延伸的山脉中,其北坡比南坡泰加林覆盖率高的原因。
(3)分析大量倒木对林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2023-11-04更新 | 255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市第三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