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2023·江苏·模拟预测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 . 板根(见下图),也被称为板状根,是热带雨林高大乔木常见的根部形态,具有支撑、吸收营养、呼吸、改变微环境等功能,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板根一般生长在较浅的土层中,很少深入到土层深处。胸径(又称干径,指乔木主干离地表面胸高处的直径)被认为是板根发生的指标因子,且板根的数量和大小随胸径的增加而增加。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与其他树木根部相比,板根在高大乔木生长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     
A.支撑B.吸收营养C.呼吸D.改变微环境
2.板根一般生长在较浅的土层中,很少深入到土层深处的主要原因是(     
A.雨林地区土层薄,根系易在浅层发育B.便于热带雨林高大乔木种群的扩散
C.深层土壤板结严重,板根难以深入D.利于发挥其呼吸和吸收养分的功能
3.板根改变微环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A.提高土壤温度B.缩短土壤冻结期C.拦截土壤养分D.减少地表水下渗
2023-09-27更新 | 1177次组卷 | 12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凋落物层是森林生态系统中一种独特的结构层次,凋落物能够有效地促进土壤的发育、维持土壤肥力、涵养水源,并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养分平衡等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吉林省东北部长白山北麓年平均气温4.9℃,年总降水量574.9mm,森林覆盖率81.4%,植被以云冷杉为主。下图示意不同林地(T0:对照样地;T1:常规抚育样地;T2:保留用材目标树密度为100/hm2样地;T3:保留用材目标树密度为150/hm2样地)云冷杉林总凋落物量的月动态。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云冷杉林凋落物总量发生月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①气温②风力③光照④水分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不同云冷杉林地针叶量大小顺序表现为(     
A.T2>T0>T3>T1B.T0>T1>T2>T3C.T1>T3>T2>T0D.T3>T0>T1>T2
3.云冷杉林凋落树叶有利于(     
A.促进植被体内水分循环B.减少植被体内养分消耗
C.增加林下土壤水分蒸发D.降低森林火灾发生频率
3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冰川累积面积比率(AAR)是指冰川处于稳定状态时,非消融区的冰川面积与冰川总面积之比。冰川累积面积比率的世界最大值在青藏高原内陆地区,最小值在天山伊犁河谷地区。某研究所提供的数据显示,过去30多年,青藏高原及其相邻地区的冰川面积退缩幅度达15%。下图示意祁连山和喜马拉雅山不同海拔冰川累积面积比率分布状况。

   

(1)分析祁连山与喜马拉雅山冰川分布差异产生的原因。
(2)说明近代以来青藏高原冰川消融速度加快的原因。
(3)推断青藏高原冰川加速消融初期和末期对当地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2023-08-31更新 | 625次组卷 | 10卷引用:黄金卷07-【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模拟卷(湖南专用)

4 . 降雨是土壤侵蚀的直接原因。降雨对土壤的侵蚀能力被称为降雨侵蚀力。通常情况下,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会带来相反的地理现象,但无论是厄尔尼诺年份还是拉尼娜年份,福建武夷山区降雨侵蚀力都会减弱。拉尼娜年份,我国锋面雨带推移速度较快。完成下面小题。

1.对武夷山区降雨侵蚀力影响较小的是(     
A.降水总量B.降水发生时间C.降水强度D.降水发生频率
2.厄尔尼诺年份武夷山区降雨侵蚀力下降,主要是因为(     
A.西太平洋部分地区水温下降B.当地气候类型发生改变
C.亚洲高压势力整体较强D.锋面雨带推移速度较快
3.拉尼娜年份武夷山区降雨侵蚀力减弱的主要原因是(     
A.台风数量增多B.雨带位置偏北C.冷锋强度增大D.海陆温差较大

5 . 喀喇昆仑山北麓分布着龙木错(5002米)、松木希错(5045米)等多个因构造运动和气候演变形成的内陆湖泊(下图)。龙木错东侧分布着多达百条砂砾质古湖岸线,其中最高湖岸线海拔为5150-5160米。历史上龙木错和松木希错曾同属一个大湖,分离后龙木错湖面下降速度较松木希错快。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龙木错和松木希错湖泊分离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抬升,气候趋于暖湿B.地壳抬升,气候趋于冷干
C.地壳下降,气候趋于冷干D.地壳下降,气候趋于暖湿
2.在龙木错东侧任一条砂砾质古湖岸线的形成过程中,湖泊面积(     
A.扩大B.缩小C.稳定D.反复变化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昌都市位于西藏自治区东部,横断山区西北部,属典型的高山峡谷区。境内活动断层密集分布,新构造运动活跃,地层岩性复杂,岩浆侵入活动普遍;气候属高原亚温带亚湿润气候,区域内降水分配由西北至东南呈现明显的不均匀趋势,多连续性的降水和短时间强降雨。

材料二昌都市作为西藏自治区重要的农业分布区,人口数量相对较多,人口分布具有典型的高山峡谷区人口分布特征,呈现“大分布,小聚居”的集聚特征,即人口分布范围较广,但在河谷区域内又呈现极为密集的分布状况。

材料三昌都市河流分布众多,从东到西分布的主要河流,有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受三大水系的影响,区内沟谷纵横,地表破碎,坡体坡度较大,稳定性较差,从而导致地质灾害发育环境良好。同时,三大流域孕灾环境差异明显,左图为昌都地区主要的地质灾害分布情况。右图为不同指标与地质灾害的相关关系,其中NDVI表示植被覆盖度。

(1)从20世纪50年代到2019年均有灾害发生,其中崩塌灾害点发育694处,滑坡灾害点发育653处,泥石流灾害点926处,共2273处,分析昌都市地质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
(2)各流域地质灾害的影响因素大致相同,但仍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请比较三大流域地质灾害主要影响因素。
(3)地质灾害分布点多面广,具有隐蔽性、突发性、不确定性等特点,其危害严重,预防难度较大,救治难度高。请根据昌都市的环境特点,提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措施。

7 . 非洲冰鼠是啮齿类食草动物,夜伏昼出,不冬眠,不囤积食物,常通过晒太阳或蜷缩等方式应对寒冷。在非润南部某山地(29°33`S,29°14`E)海拔2800米处的缓坡上,某科研团队对非洲冰鼠群体的活动规律进行观测。下图示意连续几日观测的平均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1:00至13:00,非洲冰鼠冬季与夏季活动规律差异明显,主要影响因素是(     
A.昼夜长短B.天敌数量C.太阳辐射D.食物数量
2.当地表积雪覆盖时间较长时,观测到非洲冰鼠晒太阳时间增多,地面觅食时间减少,主要原因是非洲冰鼠(     
①食物储备充足②冬季食物需求减少③需要调节体温④构筑雪下通道觅食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8 . 抛物线形沙丘是沙丘两翼指向上风方向,迎风坡平缓前进,背风坡陡呈弧线凸出,平面呈抛物线的沙丘。在一定条件下,新月形沙丘与抛物线沙丘可相互演变。下图示意新月形沙丘转变为抛物线形沙丘的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新月形沙丘向抛物线沙丘转变的关键因素是(     
A.风力B.植被C.降水D.地形
2.抛物线形沙丘向新月形沙丘演变的环境特征是(     
A.气候暖湿B.植被退化C.沙源增加D.地壳抬升

9 . 河流袭夺是指分水岭一侧的河流夺取了另一侧河流上游段的现象。河流袭夺对河流地貌发育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等均有着重要的意义。汉江上游在地质历史时期发生过两次河流袭夺,第一次是古汉江切穿西侧的分水岭,使汉中盆地的水系注入古汉江;第二次是图中挤压脊隆起后,南支流切穿凤凰山袭夺汉江上游,使得原干流(古汉江)石泉至安康段演变为汉江支流,即月河。下图示意汉江上游河流袭夺后的水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汉江上游发生河流袭夺的直接动力是(     
A.地壳隆升B.断层活动C.溯源侵蚀D.气候变化
2.目前汉江主河道(图中南支流处)普遍存在V形峡谷嵌套在宽浅河谷中的现象,其形成过程最可能是(     
A.地壳上升——河流下切——流量增加——河流侧蚀
B.地壳稳定——河流侧蚀——地壳下沉——河流下切
C.地壳上升——河流下切——地壳稳定——河流侧蚀
D.地壳稳定——河流侧蚀——流量增加——河流下切
3.汉江上游河流袭夺对下游古人类的影响有(     
①水源充足,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②水流湍急,阻止了古人向西迁徙
③阶地形成,有利于聚落形成发展④水患增加,迫使古人向高处搬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0 . 如图示意2004~2017年我国某地5~10月降水量与蒸发量差值和近地面空气湿度的年际变化。该地春季多大风,冬季湖沼结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若该地上游来水年际变化较小,该地的河流径流量最小的是(     
A.2005年B.2007年C.2013年D.2017年
2.2006~2010年5﹣10月降水量与蒸发量差值较大,但近地表空气湿度的年际变化不大,说明(     
A.外来水汽输入少B.水汽向外输出少
C.蒸发量变化较小D.降水量变化较小
3.若该地能反映周边较大范围的气象状况,推测该地最可能位于(     
A.干旱区B.湿润区C.半干旱区D.半湿润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