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0 道试题

1 . 月湖位于山东半岛,属于典型的沙坝地貌,该区域风力较强,沙坝岸线的蚀退导致坝体面积减少。1979年,人们在月湖与外海相通的潮汐通道处修建了一条人工坝,月湖南部修建大型养虾池。图1示意月湖的地理位置,图2示意1975-2021年沙坝面积变化。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根据沙坝形态,推测该处的主要风向为(     
A.西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东南风
2.结合图文材料,下列关于沙坝的说法正确的是(     
A.1975-2021年海水侵蚀增强B.1986-2021年海水侵蚀作用较弱
C.2015-2021年泥沙淤积为主D.1979-1986年泥沙淤积作用为主
3.1979年修建大型养虾池后,对月湖生态环境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湖内沉积物淤积增多B.湖泊的深度变深
C.湖内生物多样性增多D.湖泊的水质变好
2023-12-23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五象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

2 . 海水结冰情况受水温、盐度、水量等因素的影响,因海洋表面大面积封冻产生的环境效应称为洋面封冻效应。图为南极地区多年平均海冰面积年内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南极大陆周围海域海冰面积最大的月份是(     
A.1月B.3月C.7月D.9月
2.下列现象不受“洋面封冻效应”影响的是(     
A.中高纬度地区气候变冷变干B.海洋吸收二氧化碳作用减弱
C.表层海水生物数量会减少D.陆地径流汇入海洋量会增多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西北地区的最主要沙尘源区是分布在绿洲和盐碱洼地之中的砂砾戈壁。戈壁主要分布在昆仑山、祁连山、阿尔泰山、天山和贺兰山的山前地带。第四纪以来,高大山脉上的冰碛物在流水作用下形成冲积扇或冲积平原,冲积扇、冲积平原成为沙尘暴的物源地。沙尘释放过程,是指沙尘物质脱离地表,进入空气的过程。砾石、植被和结皮覆盖的地表能够抑制沙尘的释放。但专家认为影响我国的沙尘天气不会彻底消失。下图为沙尘释放过程模型图。


   
(1)指出图中甲、乙表示的外力搬运作用,并说明判断理由。
(2)从外力作用角度,简述沙尘暴物质来源的空间迁移过程。
(3)分析砾石、植被和结皮覆盖的地表抑制沙尘释放的原因。
(4)说出我国西北地区沙尘释放量最多的季节,并分析原因。
(5)解释影响我国的沙尘天气不会彻底消失的原因。
2023-07-27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六次考前基础强化文综地理试题

4 . 阿斯旺大坝位于开岁以南约900千米处,所形成的纳赛尔水库县有灌溉、水力发电和防洪等作用,但是,阿斯旺大坝的修过也给埃及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属于大坝建成后,对其供给功能带来不利影响的是(     
A.蒸发促进当地水循环B.水坝诱发地震
C.减少下游营养泥沙D.引发下游洪灾
2.下列属于该工程调节功能的是(     
A.水库调节径流,防治下游洪涝灾害B.水库有利于发展旅游业
C.提供灌溉用水,避免干旱现象发生D.能生产更加廉价的水电

5 . 我国不同自然环境下的植被往往呈现出不同的景观(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植物对环境具有指示作用,图中能指示水湿环境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关于图中各地植物主要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四季常绿B.乙——根系发达C.丙——叶宽而薄D.丁——叶呈针状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岩石主要影响土壤的土层厚度、水热条件B.气候主要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理化性质
C.生物主要影响土壤的发育程度、矿物养分D.地形主要影响土壤的质地特征、肥力特征
2023-03-02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伊春市伊美区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地理试题(高考卷)
6 . 新安江发源于黄山市休宁县境内,为钱塘江水系干流上游段(如下图0)。据图文资料,探究新安江流域的发展。

2016年,休宁县流口村建立首个可用垃圾兑换小商品的“生态美”超市。目前,休宁县有108家“生态美”超市,乡镇覆盖率达100%;黄山市共有345家,年兑换垃圾800吨。

   

(1)说出“生态美”超市体系在新安江流域生态建设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1959年,新安江水电站建成并蓄水形成千岛湖。1982年,千岛湖所在的“富春江—新安江”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名胜区。1998年,千岛湖遭遇蓝藻事件,此后湖水水质呈恶化趋势。

   

(2)说明新安江水库(千岛湖)的主要作用,并描述千岛湖蓝藻事件的发生过程。

对此,浙江省加强省内水环境保护,同时要求安徽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安徽省认同应加强新安江生态环境保护,同时要求浙江省提供生态补偿金。在中央的协调下,2011年全国首个流域跨界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开启(下表)。

阶段时间主要工作内容
第一轮2012年—-2014年①中央财政、安徽省、浙江省三方出资设立“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基金”。②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测算补偿系数。若水质符合要求,安徽省获得补偿;若水质不符合要求或出现重大水污染事故,浙江省获得补偿。
第二轮2015年—2017年①两省增加补偿金额②提高补偿系数测算标准
第三轮2018年—2020年进一步提高补偿系数测算标准②商讨产业协作
(3)结合材料与所学,说明该生态补偿机制的合理性。

如今的新安江为全国水质最好的河流之一。2018年杭州与黄山签下“1+9”合作协议,涉及旅游一体化、生态合作、产业合作等多领域。下左图为杭州市物联网产业基地景观,下右图为黄山市1990-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及产业结构变化图。

      

(4)在杭州市和黄山市中任选其一,结合资料分析新安江流域协同发展对其产生的有利影响
2023-07-11更新 | 362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水源涵养是地表生态系统一项重要的服务功能,其作用主要表现在截留降水、调节径流、净化水质等方面,对于调节区域水循环、改善地表水文状况以及维持区域生态系统平衡具有关键作用。下表示意1980一2017年祁连山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水源涵养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土地利用类型林地草地耕地建设用地其他用地
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mm102.139.1367.9614.552.94
水源涵养总量/108m316.7231.884.910.632.29
1.建设用地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小,对此影响较大的水循环环节是(     
A.降水B.地下径流C.蒸发D.下渗
2.草地水源涵养总量最大,主要是由于草地(     
A.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大B.占地面积广C.水质净化功能好D.地形坡度缓
3.相比人工林地,天然林地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土壤质地B.植被群落C.地形类型D.水热条件
2023-07-08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大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形成于北极以南的极地气旋,向北移动时对北极海冰影响非常大。数据表明,极地气旋多发年份,极地海冰的面积和厚度变化明显。某研究统计了50°N以北地区1979-2016年发生的所有气旋,并将中心气压值最低的前5%的气旋定义为超强气旋。下图示意该研究统计的超强气旋总频数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冬季,甲区域比乙区域超强气旋多发的主要因素是(     
A.洋流B.海陆位置C.纬度D.大气环流
2.极地气旋多发年份,极地海冰面积和厚度的变化趋势是(     
A.面积变大,厚度变小B.面积变大,厚度变大
C.面积变小,厚度变小D.面积变小,厚度变大
3.在极地气旋影响下,北极地区(     
A.极地高压增强B.海气作用增强C.气温明显下降D.盛行风向改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冻土是一种温度低于0℃,处于冻结状态且对温度极为敏感的地下土层,通常被认为是隔水层,可减弱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联系。表层冻土随温度变化出现土层冻结、融化的过程,称为冻融过程。冻土的冻融变化,土壤的水,热过程对植被的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植被又通过削弱和保温等作用,影响土壤温度,湿度,反作用于冻土的形成和发展。下表为青藏高原安多河谷地区不同植被类型分布区植被覆盖率。

植被类型藏嵩草沼泽草甸荒漠草地高山垫状植被稀疏草皮
植被覆盖率/%80~9050~8040~5010~2010~20
(1)表中藏嵩草分布区冬夏季冻土冻融过程最不显著,试分析原因。
(2)从冻土角度说明藏嵩草分布区植被生长较好的原因。
(3)随着全球变暖,该地区冻土退化明显。在下图中画出冻土退化导致该区植被覆盖率的变化趋势,并说明原因。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松措位于西藏林芝市巴河上游的高深峡谷内,属于深水型湖泊,是藏东南最大的冰川堰塞湖(27km2),湖面海拔约3490m,水生动物种类较多。巴松措受南亚季风影响,流域内森林茂密,大部分支流河水清澈。末次冰盛期时巴松措流域的冰川面积达到982.3km2,约是现代冰川的4.5倍。冰碛是在冰川运动作用过程中,所挟带和搬运的碎屑构成的堆积物,巴松措湖区南岸冰碛保存较好,长19km,湖泊出水口处分布有冰碛丘陵。研究表明较高的水温适宜浮游植物繁殖,而巴松措湖区丰水季浮游植物生物量(重量)小于枯水季。下图示意巴松措流域。


(1)推测巴松措形成深水湖泊的过程。
(2)比较仲错弄巴曲和扎拉河的含沙量,并指出影响因素。
(3)分析巴松措南岸冰碛保存较好的自然原因。
(4)与枯水季相比,分析丰水季巴松措湖区浮游植物生物量较小的原因。
(5)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有观点认为巴松措未来会消失,你是否支持该观点,并说明理由。
2023-11-21更新 | 38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华中师范大学附属息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文综第四次考试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