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土高原是粟黍(谷子和黍子或糜子,去壳后分别为小米和黄米)农业的起源中心,仰韶文化时期(距今7000—5000年)的遗址都分布在黄土高原高出河谷的台地上(下图)。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钾、磷等矿物养分丰富,深层土壤中的矿物养分在一定条件下上升到土壤表层,被农作物吸收,具有“自行肥效”的特殊能力,有利于粟黍农业生产。

(1)推测仰韶文化时期粟黍农业的耕地类型,并说明理由。
(2)借鉴土壤水盐运动的原理,简述黄土“自行肥效”的过程。
(3)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受人类的干扰严重,需要进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指出治理的核心措施。

2 . 陆地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的过程被称为“绿碳”,相对而言,利用海洋生态系统捕获碳的过程被称为“蓝碳”。红树林生态系统因固碳量大、固碳效率高、碳存储周期长,有“蓝碳明星”美称。下图为1997年至2018年我国沿海五省区红树林固碳量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     
A.2000~200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红树林年固碳量基本保持稳定
B.2012~2018年海南省红树林面积波动最大
C.2003~2012年各省(区)份红树林面积均不同程度增加
D.一直以来,福建省和浙江省红树林面积总体最小
2.2000年后,广东省红树林年固碳量显著下降的原因是(     
A.城市化与工业化加快B.造林成本过高
C.台风频繁,破坏严重D.外来物种入侵
3.与“绿碳”相比,红树林在“蓝碳”碳汇中的主要生态价值是(     
A.光合作用固碳B.土壤固碳C.根系固碳D.微生物固碳
2024-01-15更新 | 284次组卷 | 7卷引用:热搜题 中图版选必3 第三章 环境与国家安全 第一节 碳排放与碳减排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香蕉喜高温、潮湿、弱风环境,在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地里生长旺盛。20世纪初,美国跨国公司开始在洪都拉斯引种香蕉,随后在加勒比海沿岸(尤其是西部)大面积推广,香蕉成为洪都拉斯主要的出口商品之一,主要输往美国和欧洲。

洪都拉斯人口超过1000万,贫困人口约占32%;天然林资源丰富(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一半),但经济主要依赖农业初级产品出口。科尔特斯港为开敞港口,无防波堤,承担着该国80%以上的货物进出口任务。洪都拉斯与美国、欧盟、墨西哥、中美洲国家签有自贸协定,享有市场准入和关税优惠;洪都拉斯还积极参与中美洲经济一体化发展,是中美洲地区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和商品分销中心。

20233月,中国与洪都拉斯正式建交。同年6月,在首届中国洪都拉斯高级别企业家交流会上,双方就进口农食产品(各种植物、畜牧、渔业产品及其初级加工产品)、纺织产品和赴洪都拉斯投资设厂等达成了合作意向。图示意洪都拉斯的位置及地形。



(1)简析洪都拉斯天然林资源丰富的原因。
(2)简析与洪都拉斯其他地区相比,西北部地区种植香蕉的优势条件。
(3)简析科尔特斯港无需建设防波堤的原因。
(4)从洪都拉斯角度,简述洪都拉斯农食产品出口中国的意义。
(5)简述洪都拉斯吸引中国纺织企业投资的有利条件。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西北地区是世界上沙尘天气的高发区之一。不同季节、不同区域的沙尘暴发生频次不同。研究表明,近年来西北地区区域性沙尘暴出现频次呈减少趋势。下图示意2000—2020年西北地区区域性沙尘暴年总日数空间分布。

(1)简述2000—2020年西北地区区域性沙尘暴年总日数的空间分布特点。
(2)图示乙地区域性沙尘暴年总日数较少,而甲地明显较多,试分别分析原因。
(3)说出西北地区区域性沙尘暴的高发季节,并说明原因。
(4)说明西北地区区域性沙尘暴多发对我国生态安全造成的不利影响。
2024-01-05更新 | 247次组卷 | 8卷引用:热搜题 人教版选必3 第三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 第三节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

5 . 新疆乌恰-康苏地区位于天山群山环抱之中,气候干旱,年平均降水量仅182mm,年平均蒸发量为2600mm。下图示意新疆乌恰-康苏地区地形剖面与植被垂直分布,图中四类草地植被覆盖率不同。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图中四类草地植被覆盖率最高的是(     
A.草地IB.草地IIC.草地IID.草地IV
2.图中甲地附近出现荒漠区,其主要原因是(     
A.气温高,蒸发旺盛B.山地背风坡,降水量少
C.坡度陡,地表水缺乏D.土层浅薄,土壤颗粒细
3.下列四地盐渍化最严重的是(     
A.草地IIB.草地IVC.人工防风林D.农田区

6 . 能源、粮食和水三者之间极具敏感性和脆弱性的关系,跨境流域水—能源—粮食关联关系的协调,是保障跨境水安全与生态安全、维系流域国家地缘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议题。下图为跨境流域水—能源—粮食系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跨境流域水—能源—粮食关联关系的根本原因是(     
A.流域耕地面积的变化B.流域水资源的供需变化
C.流域面积的变化D.流域降水量的变化
2.图中的水库3,对区域内河流具体影响为(     
A.甲国河流水量的年变化扩大B.乙国河流径流量减少
C.丙国河流水量的季节变化减小D.丙国河流径流量增大

7 . 土地合理开发有利于区域碳汇(碳汇是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和机制)。图为新疆不同土地覆被类型的碳密度和新疆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比例。完成下面小题。

1.与植被碳密度相比,阔叶林土壤有机碳密度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树木采伐使用量大B.植被高大储碳量多C.土壤有机碳易分解D.林内耕种消耗养分
2.推测新疆最宜开垦的土地覆被类型是(     
A.阔叶林B.灌木林C.草地D.裸地
3.从区域碳平衡角度考虑,下列关于新疆土地利用做法合理的是(     
①实施退耕还林还草②合理开发水土资源③做好耕地维护管理④加大裸地开垦力度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8 . 内蒙古河套盆地是我国典型的内陆沉积盆地。表层土壤盐分含量较高,地下水砷含量严重超标。研究表明,河套盆地的地下水砷含量与地质构造环境及地下水水动力特征有关。下图为河套平原区域高砷地下水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气候的角度分析,河套地区表层土壤盐分含量较高的原因是(     
①夏、秋季气温高,蒸发旺盛②全年降水少③西北地区春秋风力强劲,蒸发旺盛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2.关于河套地区地下水中砷富集的原因,描述错误的是(     
A.内陆沉积盆地,含砷的矿物质易在此处沉积
B.地下水流速慢,水中溶解大量砷
C.地下水埋深浅,蒸发旺盛,使地下水中砷富集
D.降水少,地下水埋深大,地下水中砷富集
3.为了降低表层土壤盐分,在土地的表面铺设地膜,地膜之下(土地)35厘米左右进行深耕铺设秸秆,从而形成一个隔盐层。“上膜下秸”在治理表层土壤盐分含量的作用是(     
A.表面铺设地膜,减少雨水下渗
B.表面铺设地膜,减少地下水的向下运移
C.在底下铺设秸秆,减少地下水的向上运移
D.在底下铺设秸秆,减少水分向上运动
2023-12-27更新 | 272次组卷 | 4卷引用:2.4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以我国荒漠化地区为例(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课堂(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9 . 土壤呼吸是指土壤中的植物根系、食碎屑动物、真菌和细菌等进行新陈代谢活动,消耗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雪斑是指经风力搬运形成的斑块状积雪,明显比周围厚、残留时间长。长白山苔原带季节性雪斑发育,影响其下的土壤呼吸强度。下图示意长白山苔原带季节性雪斑处土壤温度的季节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长白山苔原带厚度较大的雪斑多发育在(     
A.苔原带上部B.林线以下C.背风坡沟谷D.迎风坡山脊
2.与周边地区相比,长白山苔原带雪斑中心处土壤(     
A.平均温度低B.有机质分解慢C.呼吸强度大D.土层厚度较薄
3.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推测短期内长白山苔原带雪斑处(     
A.雪斑面积增大B.土壤肥力提高C.生物种类增加D.生物冻害加剧
2023-12-26更新 | 332次组卷 | 3卷引用:热搜题 人教版选必3 第三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镍主要用于生产不锈钢、合金钢、三元动力电池等,是全球重要的战略资源。印度尼西亚镍矿储量占世界镍总储量的52%,主要以风化淋积型红土镍矿床为主,多分布在地表。岩浆岩中的橄榄岩是红土型镍矿的主要成矿母岩。中国镍金属消费量约占世界消费总量的58%,其中约85%的镍金属应用于不锈钢生产。近年来,印度尼西亚禁止本国镍原矿资源直接出口,我国Q控股集团对印度尼西亚镍矿进行直接投资,在当地建设红土镍矿镍铁不锈钢生产厂,积极开发针对印度尼西亚低品位红土镍矿的规模化冶炼工艺。如图示意印度尼西亚主要镍矿产地分布。



(1)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角度分析印度尼西亚红土镍矿的形成过程。
(2)说明印度尼西亚红土镍矿开发的有利条件。
(3)说明Q控股集团对印度尼西亚红土镍矿进行直接投资对中国或印度尼西亚的好处。(任选一个角度回答即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