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气候舒适度是为了从气象学角度评价不同天气/气候条件下人体的舒适状态而制定的生物气象指标,是人类活动和人居环境重要影响因素。气候舒适度的影响因素包括气温(16~24℃,是人体感觉舒适的范围)、风速、湿度、日照时数、昼长等。下表表示1961~2010年中国大陆部分省份全年和四季的气候舒适期(单位:天)排名情况。据此完成:

1.甲、乙、丙、丁表示的省区依次是
A.云南省、海南省、黑龙江省、西藏自治区
B.海南省、云南省、黑龙江省、西藏自治区
C.云南省、海南省、西藏自治区、黑龙江省
D.海南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黑龙江省
2.乙省份冬季舒适期最长的主要原因是
A.海洋性强,昼夜温差小B.降水量丰富,空气湿度大
C.纬度低,气温高D.昼长夜短,日照时数长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四川有3962座水电站,可供给3亿人用电,但2022年的夏天,四川居然缺电了。

材料二雅砻江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型河流,流域气候条件十分复杂,同一地区山上阴湿多雨且气温低,河谷晴干少雨且气温高,可称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202267日,国家首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互补绿色清洁可再生能源示范基地标志性项目——位于四川省凉山州德昌县的腊巴山风电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图示意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互补绿色清洁可再生能源示范基地分布。



(1)指出雅砻江流域内气候的区域差异。
(2)从气候和水文的角度,推测2022年夏天四川缺电的原因。
(3)说明雅砻江流域建设水风光互补绿色清洁可再生能源示范基地的优势自然条件。
2024-02-07更新 | 38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2月期末地理试题

3 . 地中海沿岸地区葡萄品质好,其葡萄酒享誉世界。甲地多山地丘陵,设施农业(采用工程技术手段进行动植物高效生产的一种现代农业方式,当地主要采用大量消耗地下水的温室水载法)成为支柱产业,是欧洲其他地方冬、春季蔬菜的主要供应基地,农副产品品质好,有“欧洲菜园”之称,下图为欧洲区域简图。结合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地中海沿岸的气候条件有利于葡萄生长,关于该地区的自然条件描述不正确的是(     
A.该地区的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该地气候成因是风带和气压带交替控制
C.该地夏季降水量大,葡萄园需要做好排水的准备工作
D.葡萄园地面多铺鹅卵石,是为了增加昼夜温差,提高葡萄品质
2.甲地成为欧洲菜园的优势区位,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地位于欧洲南部,纬度较低,气温较高B.甲地常年受盛行西风的控制,降水充足
C.甲地生产技术和技术装备水平高D.甲地位于盛行风的背风坡,降水少,光照充足
2023-12-13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4 . 乌干达是中国在非洲重要的合作伙伴。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乌干达位于东非高原上,境内雨水充沛,河湖众多,东南部维多利亚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产地之一。国土面积仅24.2万平方公里,却拥有4400万人口。乌干达经济基础薄弱,农业是其吸纳就业人口最多的行业,但农业生产技术和设备落后、产量和生产效率较低。主要出口农产品包括咖啡、鱼和鱼制品、糖等。

材料二:乌干达东部布达卡地区(图中“A”处)农民以种植水稻为生,然而受稻米产量所限,农民收入微薄。近年来我国农业技术人员选择在该地进行杂交水稻的试验示范,种植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判断图1中乙自然带的名称,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2)分析图2中A地区推广种植杂交水稻的优势区位条件。
(3)除推广杂交水稻品种及相关种植技术,列举我国企业可在乌干达投资开发的农业相关领域,并说明理由。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曲水县位于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带,拉萨河下游,谷底海拔3501m,山峰最高达6000m,年日照时数近3000小时,年无霜期150天,年降水量379-450.3mm。近年来,在继续发展蔬菜大棚种植基础上,大力发展青稞、藏药材等传统优势作物和新种植的特色作物。申请了玫瑰、黑枸杞、雪菊、青稞等9个产品的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并荣获“中国农业科学院拉萨曲水净土健康产业示范基地”等称号。下图为曲水县农业园无人机作业图和郁金香种植园图。



(1)请为曲水县发展净土健康产业条件提出依据。
(2)分析曲水县特色农产品种类多样、地域性强的原因。
(3)分析曲水县农业发展迅速的优势条件。
2022-09-19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6 . 小叶章为长白山岳桦林下伴生草本优势植被,升温会抑制其生长。1986年风灾使长白山岳桦林带形成风倒区(树木大量倒伏)。其后小叶章侵入西坡高山苔原带,形成小叶章斑块,而其他坡向未见此现象。长白山西坡高山苔原带降水丰富,生长季(6-9月)降水量可达958mm,多暴雨,植被覆盖率高,地表多疏松火山喷发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86年风灾在长白山西坡形成风倒区对小叶章生长的有利影响是(     
A.生存空间增大B.水分条件改善C.光合作用增强D.种间竞争减弱
2.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小叶章侵入长白山西坡高山苔原带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升高B.风力强劲C.积雪减少D.土地广布
3.目前,小叶章的侵入使长白山西坡苔原带植物群落(     
A.数量增多,种类减少B.数量减少,种类减少
C.数量增多,种类增多D.数量减少,种类增多
2022-02-25更新 | 564次组卷 | 15卷引用:河北省献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卷

7 . 热带稀树草原草本植物占据优势,乔木稀疏散生,具有“高草稀树”的特点。缅甸中部分布热带稀树草原。下图示意缅甸热带稀树草原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缅甸中部分布热带稀树草原的主要原因是(     
A.一年有明显的旱、雨两季之分B.远离海洋,受海洋气流影响小
C.土壤酸性强,乔木生长受限制D.山脉阻挡且地势平坦,降水少
2.缅甸热带稀树草原的分布属于(     
A.纬度地带性现象B.非地带性现象
C.经度地带性现象D.垂直地带性现象
3.缅甸热带稀树草原为发展农业提供的有利条件是(     
A.开垦难度小,耕地集中连片B.土壤有机质积累多,肥力高
C.涵养水源功能强,旱灾较少D.旱季植物落叶,光照条件好

8 . 硬叶常绿阔叶林是我国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特有的植被类型。中新世后青藏高原大规模隆起,原有森林大幅消退,数量稀少的硬叶常绿阔叶林存活并繁衍,成为该地区优势植被。川滇高山栎是其建群种,从河谷至雪线均有分布,极低温下仍终年常绿。下图示意高山栎平均高度与海拔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青藏高原大规模隆起前,其东南边缘的优势植被最可能为(     
A.热带季雨林B.常绿阔叶林
C.针叶林D.常绿硬叶林
2.影响海拔3.2km以下地区川滇高山栎植株高度的主要因素是(     
A.水分条件B.热量条件
C.河谷风速D.人类干扰
3.为维持终年常绿,雪线附近高山栎与低海拔地区高山栎相比(     
A.叶片宽阔B.枝干弯曲
C.叶片较绿D.叶片较厚
2022-04-11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五校联盟(保定市第一中学等)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模考地理试题

9 . 由气候原因引起的各种自然灾害随山地海拔高度的增加,其分布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形成山地特有的自然灾害垂直带谱。天山山地主要自然灾害类型在垂直方向上呈现有规律的更替现象,可分为三个带:基带为暴雨一塌方带,中带为融水一冰冻带,上带为风吹雪一雪崩带,是建立山地自然灾害垂直带谱模式最理想的山区之一。下图示意天山山地自然灾害分布的垂直带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作为建立山地自然灾害垂直带谱模式最理想的山区之一,天山的突出优势条件是(     
①海拔高度大②山体两侧气候差异大③呈东西走向④自然带界线分明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图中左侧各自然灾害带所处的坡向最可能为(     
A.东坡B.西坡C.南坡D.北坡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云南物种丰富,有“动植物王国”的美誉。文山地处滇东南岩溶山原区,境内山峦起伏,河谷沟壑纵横。这里降雨量较充沛,属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特有名贵中药材——田七,其全球主产地就在云南文山。每年3-5月是田七的生长旺盛季节,而此时恰好是当地水资源短缺的时间,制约了田七的生产。

材料二云南地形水系简图。



(1)分析“动植物王国”云南物种丰富的自然原因。
(2)分析澜沧江干流P地上游河段开发的基本内容及其优势区位条件。
(3)该地区属湿润地区,但对田七生长来说却常常缺水。简要说明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自然原因。从开源的角度,列举解决当地水资源短缺的两项合理措施。
2021-09-11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阜城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十次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