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北京时间2021年9月16日,四川泸县(29.2°N,105.34°E)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下图为泸县及周边区域简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此次地震震源位于(     
A.地壳B.地幔C.软流层D.地核
2.此次地震(     
A.只有一个烈度B.虚线圈内区域破坏程度相同
C.可能引发海啸D.可能诱发贡嘎山雪崩
2024-01-05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学会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2 . 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和3°S之间,是非洲最高峰,垂直自然带完整。也是登山爱好者的向往之地,登山爱好者多选择在1~3月期间登山。下图乞力马扎罗山垂直带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乞力马扎罗山西北坡基带形成旱生热带落叶灌木林带的主要原因是西北坡(     
A.基面高度较高B.地形坡度较大C.降水量较少D.土壤肥力较低
2.登山爱好者选择在1~3月登山,主要是由于此时段(     
A.晴朗干燥B.气温最低C.火山喷发少D.温和湿润
2024-01-01更新 | 267次组卷 | 3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3-2024年高考地理考前信息必刷卷(江苏专用)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柴达木河位于柴达木盆地最东部,该河上游的西支源流流经阿拉克湖,而河流最终流入“盆底”霍布逊湖。图为“柴达木河位置及水系图”。



(1)说出柴达木盆地的主要气候特点及原因。
(2)与霍布逊湖相比,指出阿拉克湖的湖水性质有何差异及其地理意义。
(3)请从水循环的角度推测柴达木河流域降水最多的季节并分析其原因
2024-01-01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南通部分学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
23-24高三上·北京顺义·期中

4 . 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内蒙古高原、大兴安岭、燕山山脉的结合部,花岗岩石林地貌为其主要特色之一。据图和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花岗岩石林地貌形成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A.地壳抬升—风化、侵蚀—岩浆侵入
B.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C.地壳抬升—岩浆侵入—固结成岩
D.风化、侵蚀—岩浆侵入—地壳抬升
2.该地质公园所处的地理环境具明显的过渡性,表现为(     
A.森林和草原过渡B.湿润区和半湿润区过渡
C.水田和旱地过渡D.平原和山地过渡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3·江苏·模拟预测

5 . 廷吉尔绿洲位于撒哈拉沙漠西北边缘,属于河谷绿洲,由发源于阿特拉斯山的托德拉河滋养,养育了包括4万廷吉尔居民在内的10万余人口。登上廷吉尔西北高地的观景台,可以俯瞰整个廷吉尔绿洲的风光,视野尽头是无垠的戈壁荒漠(见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图中聚落(     
A.屋顶陡排水好B.内部街道绿树成荫C.呈条带状分布D.房屋间距较大
2.图示自然景观的分布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B.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
3.廷吉尔西北高地观景台(     
①可为游客提供具有代表性的观赏方位和角度②扩大了游客的游览范围
③有利于增强游客的个性化体验④可为游客提供相关服务,提高接待水平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9-27更新 | 398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地理猜题卷(五)

6 . 黄土高原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是世界上黄土覆盖面积最大的高原。其位于中国中部偏北,包括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广大地区,海拔1000~2000米,自然景观多样,分异明显。图为黄土高原自然带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黄土高原自然带的分布,体现了(     
A.从赤道到两极分异规律B.从沿海到内陆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
2.位于西北部的自然带分布狭窄,说明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位于我国的(     
A.湿润地区B.季风区C.非季风区D.干旱区

7 . 在横断山区,金沙江、澜沧江与怒江流过的峡谷大多干旱少雨,一条条河谷就像在湿润的横断山区中镶嵌的“干旱带”,它们被称作“干热河谷”。下图为横断山区的水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三条大江的共同水文特征是(     
A.无枯水期B.有凌汛C.流速快D.结冰期长
2.推测该区域“干热河谷”谷底的植被可能是(     
①高山草甸②仙人掌③稀树灌丛④常绿栎林⑤松栎混交林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
3.该区域“干热河谷”的形成是因为(     
A.焚风效应B.植被破坏C.热岛效应D.狭管效应

8 . 图为“河南省1984和2017年年均气温分布图(单位:℃)”。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推测河南省最高峰海拔约为(     
A.1500mB.1850m
C.2400mD.2850m
2.影响近几十年来河南省不同区域气温变化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全球气候变化B.经济活动强度
C.植被覆盖差异D.地形地势差异
2023-04-21更新 | 30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决胜新高考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大联考地理试题

9 .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是绿色植物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所累积的有机物数量,表现为光合作用固定的有机碳中扣除植物本身呼吸消耗的部分。左图示意祁连山国家公园地理位置,右图示意2000-2018年祁连山国家公园年尺度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变化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政府批准建设祁连山国家公园的主要目的是(     
A.研究冰川遗迹,挖掘科学文化价值
B.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系统完整性
C.开发各类旅游资源,增加经济收入
D.建立生态安全屏障,抑制荒漠化蔓延
2.2000—2018年祁连山国家公园的植被年均NPP整体变化趋势反映了(     
A.生物多样性增加B.人类活动影响减弱
C.气候暖湿化加强D.太阳辐射增多
3.推测祁连山国家公园的植被NPP空间分布特点(     
A.自东向西先增加后减少B.随海拔升高呈增加趋势
C.北坡多于南坡D.陡坡多于缓坡

10 . 20世纪90年代末,东北虎豹仅分布于中朝俄三国边界线附近。2017年,我国依据东北虎豹集中分布和迁移扩散区划定了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公园共划分出4个功能区(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所在区域主体植被特征相一致的是(     
A.根系发达B.抗寒抗旱C.垂直结构复杂D.多革质叶片
2.影响划定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中“特别保护区”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B.地貌C.位置D.人口
3.该国家公园内各功能区的发展定位正确的是(     
A.核心保护区是生态修复、改善栖息地质量和生态廊道的重点区域
B.特别保护区是开展自然教育、游憩、生态体验服务的主要场所
C.恢复扩散区是维护现有虎豹种群正常繁衍、迁移的关键区域
D.镇域安全保障区是林场职工和当地居民生产、生活主要区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