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祁连山地植被垂直分布规律明显,带谱结构复杂。随海拔高度的变化,土壤的组成成分、理化性质、厚度和肥力变化明显。祁连山地山麓地带和河西走廊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图为东祁连山地植被垂直带谱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东祁连山地北侧海拔1000~2300米植被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光照B.热量C.土壤D.水分
2.东祁连山地不同区域土壤厚度差异明显,其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A.光照条件B.面积大小C.坡度大小D.成土母质
3.导致祁连山山麓地带和河西走廊水土流失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冰川侵蚀B.风力侵蚀C.流水堆积D.重力崩塌
2023-01-13更新 | 654次组卷 | 6卷引用:海南省三亚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下图所示树种树干虽然很粗,木质却非常疏松,可谓外强中干、表硬里软。这种木质最利于储水,因为它有独特的“脱衣术”和“吸水法”。每当旱季来临,为了减少水分蒸发,它会迅速脱光身上所有的叶子。一旦雨季来临,它就利用自己粗大的身躯和松软的木质代替根系,如同海绵一样大量吸收并贮存水分,待到干旱季节慢慢享用。据此回答下题

依据材料可以推测该树种可能主要分布在(     
A.东非高原B.地中海沿岸C.中亚D.印度
3 . 影响自然森林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B.热量C.水分D.土壤
2021-03-05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三亚华侨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返校考试地理试题

4 .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判断N地植被类型最有可能为(     
A.常绿阔叶林B.高寒荒漠
C.针叶阔叶混交林D.高山灌木丛
2.据图可知,该山地北坡为(     
A.阳坡B.阴坡C.迎风坡D.背风坡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我国某公路长500多千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并跨越了多条河流。公路南端海拔约1 070米,为山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该公路山区段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封路禁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公路位于(     
A.吉林B.内蒙古C.西藏D.新疆
2.该公路北端海拔约750米,其所处的自然带是        
A.针叶林带B.山地草原带C.高寒草甸带D.灌丛荒漠带
2020-06-30更新 | 317次组卷 | 3卷引用:海南省三亚华侨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地理试题

6 . 植被的形态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植被对环境具有指示作用。下图是我国某地典型植被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植被指示的环境特征是(     
A.干旱B.湿润C.炎热D.寒冷
2.该地的自然植被主要是(     
A.热带荒漠B.热带草原C.温带荒漠D.温带草原
2020-06-30更新 | 978次组卷 | 17卷引用:海南省三亚华侨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7 . 积云为常见的一类云,其形成受下垫面影响强烈。空气在对流过程中,气流携带来自下垫面的水汽上升,温度不断下降,至凝结温度时,水汽凝结成云。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即为积云的云底高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大气对流过程中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相间分布,因此积云常常呈
A.连续层片状B.鱼鳞状
C.间隔团块状D.条带状
2.积云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带是
A.寒温带针叶林地带B.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D.热带雨林地带
3.在下垫面温度决定水汽凝结高度的区域,积云的云底高度低值多出现在
A.日出前后B.正午
C.日落前后D.午夜
2019-06-08更新 | 18743次组卷 | 68卷引用:海南省三亚华侨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地理试题
8 . 四大洋中平均水温最高的是(   )
A.大西洋     B.太平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9 . 读甲、乙两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图中信息的表述,正确的是(  )
A.a在b的东南方,d在c的东北方
B.b到c的实地距离大于a到d的实地距离
C.两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都以水稻种植业为主
D.两地区铁路干线的走向都受地形制约
2.图乙中d所在阴影区域的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它的形成主要受(  )
①地形影响——位于山地迎风坡     ②气压带影响——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
③洋流影响——沿岸有暖流经过     ④盛行风影响——常年盛行东北信风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