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 道试题

1 . 土壤的冻结和融化过程受气温、积雪、地形、太阳辐射、地表覆盖条件以及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某地区冬春固态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30%左右,某研究所对该地区不同海拔区域冻土层的研究发现,土壤冻结日数和土壤最大冻结深度随海拔的升高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下图为该地区不同海拔土壤的平均冻结日数和冻结最大深度的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土壤冻结最大深度为80cm处的年降水量最接近(     
A.700mmB.550mmC.400mmD.900mm
2.当海拔大于1200米时,影响该地区土壤冻结最大深度与海拔相关性的主导因素是(     
A.太阳辐射B.积雪厚度C.年降水量D.大气温度
3.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该地区土壤冻结最大深度的变化规律是(     
A.低海拔地区和高海拔地区均减小B.低海拔地区增大、高海拔地区减小
C.低海拔地区和高海拔地区均增大D.低海拔地区减小、高海拔地区增大

2 . 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的薄荷岛(保和岛)位于菲律宾中部,森林茂密。但岛上多座高度在40~120米的石灰岩小山上却只长草不长树,形似草堆,每年旱季,草堆干枯,转为褐色,犹如一排排巧克力摆放在大地上,因此被当地人称为“巧克力山”,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巧克力山“只长草不长树”的原因是(     
A.山坡陡峻,水源难保持B.地势较高,热量条件差
C.森林破坏,石漠化严重D.土层过薄,树木难生长
2.判断“巧克力山”转为绿色的时间是(     
A.12月—次年2月B.3—5月C.6—8月D.9—11月
2023-10-08更新 | 457次组卷 | 99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下图为北京某摄影师自驾游线路图及沿途所拍照片。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自驾游途经(     
A.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B.黄土高原、渭河平原、华北平原
C.没有经过长江流域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和常绿硬叶林带
2.照片中景观(     
A.甲—属于丹霞地貌B.乙—所在地为季风气候
C.丙—属于冰川侵蚀地貌D.丁—需选择适当观赏时机
2023-06-14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下图为我国以某山地划分的地理分界线图,山地东西两侧自然景观差异显著。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山是(     
A.横断山B.大兴安岭C.雪峰山D.贺兰山
2.造成该线东西两侧自然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太阳辐射不同B.地表坡度不同C.河网密度不同D.气候特征不同
2023-06-13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美国本土西部局部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N农业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夏季气温日较差大B.冬季农业需水量大
C.全年降水丰富D.春季积雪融水多
2.M、N农业带的地带性植被分别为(     
A.温带落叶阔叶林、热带荒漠B.温带草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荒漠、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温带草原、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2023-04-21更新 | 128次组卷 | 5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某重点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

6 . 下图为东北辽宁地区某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沿海地区的森林植被主要是(     
A.落叶阔叶林B.针叶林C.硬叶林D.混交林
2.图中②地貌处由上游到下游(     
A.绿洲数量增加B.厚度在增加C.颗粒物粒径增加D.耕地数量增加
3.若图中植被遭到破坏,则河流含沙量增加最少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023-03-05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2月月考地理试题

7 . 堪察加火山群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的北端,气候冷湿,火山锥各坡的降水差异小。近几十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火山锥的林线(森林分布上限)升高、雪线(终年积雪下限)有所降低。此外,其他干扰也影响林线和雪线高度。例如,火山喷发彻底破坏原有景观,若干年内该火山锥的林线与雪线高度往往发生显著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一般情况下,与阴坡相比,该地火山锥阳坡的(     
A.林线与雪线更高B.林线与雪线更低
C.林线更高、雪线更低D.林线更低、雪线更高
2.林线升高,雪线有所降低,表明火山群所在区域气候变化趋势为(     
A.暖湿B.暖干C.冷湿D.冷干
8 . 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从南麓的厚畛子镇(海拔约650米)开始攀登山峰,是徒步登山、进行生态考察或旅游的主要路线。下面是某校高一年级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一次考察中遇到的问题,请你帮助分析回答。

(1)同学们自南坡向上攀登,将依次观察到的自然植被是:________、针阔混交林、____、高山草甸。这一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____规律。
(2)在一般情况下,顶峰与厚畛子镇的气温相差约____摄氏度。
(3)在攀登过程中,甲、乙两位同学就如下问题产生了分歧。甲同学的观点是“山越高,山地垂直方向自然带的类型就越多”,乙同学的观点则是“山高,自然带的类型不一定多”。你认为哪一位同学的观点正确?并简述理由。
2023-02-08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9 . 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讲述了英国公爵根据漂流瓶提供的不完整信息,乘坐“邓肯号”率领探险队沿着南纬37°一带,搜救格兰特船长的故事。


(1)“邓肯号”于1864年8月25日离开英国格拉斯哥,经过40多天航行,绕过麦哲伦海峡于10月6日到达智利西海岸的甲地。甲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气候,所属的自然带是____带。
(2)探险队在南美大陆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搜救活动,途经甲、乙、丙和丁四地,遭遇不同的自然灾害。其中受到高山冰雪冻害威胁的是____地;途中遇到干涸盐湖,经受缺水煎熬的是____地。
(3)在图上甲、乙、丙、丁四地区中,垂直地带性最明显的是____地,丙地所处的自然带是____带,丁地所处的自然带是____带。从丁地到丙地的自然环境的变化反映了____的地带性差异。
(4)造成四地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有________
2023-02-06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10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自然带名称:A____;B____;C____;D____
(2)A→B→C→D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地理环境从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是以____为基础的。
(3)形成非洲这种地域分异,主要是受____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
(4)图中C自然带直通西海岸的原因是____
(5)图中赤道穿过的地区东部形成B自然带,西部形成A自然带,试分析其原因。
2023-02-06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