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7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显示:自20235月赤道中东太平洋进入厄尔尼诺状态以来,关键海区指数呈现出快速持续增暖趋势,根据预测,此次厄尔尼诺事件将持续到2024年春季,或成为1850年以来最暖的年份。

材料二:安第斯山脉属于科迪勒拉山系,位于南美洲的西岸,从北到南全长8900余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称。山脉有许多海拔6000米以上、山顶终年积雪的高峰。甲图为安第斯山脉分布图,图中虚线①表示南美洲西海岸一南北走向的洋流,该洋流北侧分布有世界上著名的渔场,渔业易受极端天气现象的影响,乙图为某纬度安第斯山垂直带谱分布图,丙图为南美洲南部(45°S附近)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过程示意图。



(1)在安第斯山脉和太平洋之间分布有南北延长的阿塔卡马沙漠,该沙漠地区上升气流极弱,试分析该区域气流难以上升的原因。
(2)试从海—气相互作用角度,分析2023年厄尔尼诺事件可能对①洋流北侧的气候和渔业产生的影响。
(3)结合乙图,简析该地垂直自然带类型丰富以及东、西两坡雪线高度产生差异的原因。
(4)结合丙图,运用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描述该地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
2024-03-24更新 | 409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五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调研测试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硅化木是真正的木化石,是几百万年或更早以前的树木被迅速埋葬地下后,被地下水中的二氧化硅替换而成的树木化石,它保留了树木的木质结构和纹理,对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的气候、生物和环境演变有着重要的作用。树木保存为化石的条件极为苛刻,树木成为化石的几率非常小。新疆木化石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以中晚侏罗纪沉积地层为主。新疆奇台县将军戈壁的石树沟木化石群储量最大,为世界第二大木化石群。现在新疆大面积的森林早已不复存在。左图为奇台县硅化木景区,右图为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地区景观。



(1)根据木化石证据可推断中晚侏罗纪奇台县石树沟的主要植被类型是___,说明当时环境特征:______
(2)现代古尔班通古特主要的植被类型是___,其植物形态和结构能适应长期___的环境特点,叶片___,以减少蒸发;根系___,利于从深层土壤中吸收水分。
(3)从侏罗纪到现代,植被类型的变化说明了当地气候变化总体趋势是___。根据植被演变的过程,可以推测当地曾经有段时间出现过大面积的___(植被类型)。
3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白山高山苔原位于长白山上部(2000—2500m),是我国大陆东部唯一典型的高山苔原,其环境特征与极地苔原相似。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长白山苔原带西坡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最为明显的是原先位于较低海拔的草本植物不断上侵,而苔原带原有的灌木开始萎缩退化。苔原地区植物生长通常受限于温度与土壤养分,土壤因素对植被发展影响很大。同时,植物种类组成也会影响腐殖质分解等土壤过程。


      
(1)分析长白山适合苔原植被生长的环境特征。
(2)描述长白山草本植物侵入苔原带的变化趋势特点。
(3)分析长白山草本植物侵入苔原带的原因。
2023-06-24更新 | 425次组卷 | 9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位于我国广东省的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左图),自然环境优越,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保护区内部分山顶或山脊处,分布有斑块状草地,草地与森林的交界处,被称为“假林线”。下右图为该保护区内“假林线”在不同海拔分布频次。研究表明,石门台“假林线”的形成与长期以来的人类活动及山顶效应(山顶或山脊处的强风、较低的气温、贫瘠的土壤不利于森林的发育)关系密切。



(1)描述该保护区内“假林线”在不同海拔的分布频率特征。
(2)简述该保护区内“假林线”的形成过程。
(3)调查发展,保护区内“假林线”在山地北坡的高度大于山地南坡,且近年来有上升趋势。推测其自然成因。
2021-05-17更新 | 932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1届高三5月二模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陕北延安至榆林间的森林草原区(图1)黄土丘陵沟壑地貌发育,图2为该区自沟壑底部到丘陵顶部自然植被分布的典型剖面示意图。长期的坡面耕作打破了生态平衡。1999年以来,该区域实施了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大范围坡耕地转为林草地,在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减弱的同时,坡面林地土壤也出现了明显干燥化趋势,给林木正常生长带来潜在威胁。

      

(1)据图2分析该区自然植被空间分异的原因。
(2)说明该区坡面林地土壤干燥化过程。
(3)提出该区植被合理配置的原则与途径。
2021-06-11更新 | 8037次组卷 | 32卷引用:2021年河北省高考地理试题

6 . 横断山脉北段一、二级阶梯过渡带(简称过渡带),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被誉为全球景观类型、生态系统类型和生物物种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图1示意过渡带位置,图2示意过渡带乔灌木丰富度(数值越大,表明生物物种的数量越多)随海拔的变化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过渡带生态系统类型丰富的原因是(     
A.纬度低,气温年较差小B.地形较为封闭,几乎不受外界的干扰
C.距海较近,降水较充沛D.垂直地带性明显,生物生存环境多样
2.从水平空间分布上看,过渡带乔灌木丰富度的分布特征最可能为(     
A.南部高,北部低B.最高值出现在中部地区
C.西部高,东部低D.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
3.海拔3000~3300m乔灌木丰富度较海拔985~1200m高,主要是因为海拔3000~3300m(     
A.热量较为充足B.水分条件较好C.植被生长期长D.地形坡度较缓
2024-05-20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部分高中高考三模地理试题

7 . 紫果云杉能够适应高寒干旱的环境,是祁连山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布于北坡,且多呈斑块状分布。图示意祁连山自然带垂直带谱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测紫果云杉最可能分布的海拔范围(     
A.2000~3000米B.2700~3300米
C.3000~4000米D.4000~5000米
2.紫果云杉在山地北坡局部地区呈斑点状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较高B.蒸发较小C.降水较多D.光照较强
3.若紫果云杉林带的上限上升且下限下降,可知气候变化趋势为(     
A.暖湿B.暖干C.冷湿D.冷干
2024-04-07更新 | 403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广西贵州省高三“3+3+3”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二模地理试题

8 . 秦巴山地位于秦岭与大巴山一带,汉水上游,其典型垂直带带幅(即垂直带宽度)的分异很好地体现了中国南北过渡带的过渡性和复杂性。图甲为秦巴山区唐家河、光雾山、神农架三地的典型山地垂直带谱,三地均位于大巴山南坡。图乙为秦巴山区某自然带带幅的经向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图乙所示的自然带是(     
A.常绿阔叶林带B.落叶阔叶林带
C.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D.针阔混交林带
2.图乙所示秦巴山区某自然带的带幅(     
A.随经度自西向东呈线性减少的趋势B.神农架南坡最宽,海拔1000米以下
C.唐家河最窄,海拔1500米以上D.随基面高度增加呈线性增加的趋势
3.导致神农架山区常绿阔叶林带南北坡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坡度差异B.局地环流C.基面高度D.水热条件

9 . 圆叶桦是一种耐寒喜湿的灌木,阿尔泰山圆叶桦主要分布在北坡、西北坡和东北坡,东南坡最少。近几十年来,圆叶桦在各个坡向的分布均呈增长趋势,在东南坡、南坡和西南坡增幅较大。完成下面小题。

1.该山山麓地带的自然植被是(     
A.灌丛荒漠B.草甸草原C.针叶林D.落叶阔叶林
2.该山东南坡圆叶桦分布最少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较高B.降水较少C.光照较弱D.风力较强
3.近几十年来,阿尔泰山区的气候趋于(     
A.暖干化B.冷干化C.暖湿化D.冷湿化
2024-05-19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眉山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考试文科综合试题 -高中地理

10 . 依据自然地理特征及垂直自然带的分布特性,天山山脉可分为四个分区:西天山(以境外天山为主)、北天山、东天山和中天山。下图示意2018年天山四个分区云杉林带下的山地草原带分布上限和下限。完成下面小题。

1.与中天山比,西天山山地草原带下限低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B.光照C.河流D.水分
2.近年来,北天山的山地草原带植被有向云杉林带入侵的趋势,原因可能是(     
A.全球气候变暖,山地蒸发增强B.山地降水增多,水分条件变好
C.森林病虫害多,雪岭云杉退化D.畜牧快速发展,人工草场扩大
2024-05-01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