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8 道试题

1 . 读图,回答问题。


   
1.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水热条件的变化B.地壳运动
C.植被类型的变化D.岩浆活动
2.下列地区的地理环境与③时期的地理环境类似的是(     
A.马达加斯加岛东西两侧B.天山山脉南北两侧
C.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东西两侧D.安第斯山脉南段东西两侧
3.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主要体现了(     
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地理环境的稳定性D.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2 . 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的薄荷岛(保和岛)位于菲律宾中部,森林茂密。但岛上多座高度在40~120米的石灰岩小山上却只长草不长树,形似草堆,每年旱季,草堆干枯,转为褐色,犹如一排排巧克力摆放在大地上,因此被当地人称为“巧克力山”,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巧克力山“只长草不长树”的原因是(     
A.山坡陡峻,水源难保持B.地势较高,热量条件差
C.森林破坏,石漠化严重D.土层过薄,树木难生长
2.判断“巧克力山”转为绿色的时间是(     
A.12月—次年2月B.3—5月C.6—8月D.9—11月
2023-10-08更新 | 457次组卷 | 99卷引用: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2020高三·浙江·专题练习

3 . 蓄水能力是评价土壤水源涵养、调节水循环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林地土壤蓄洪作用主要反映在毛管孔隙水的贮存能力上。土壤持水量饱和后会产生地表和地下径流。下表为四川盆地东部海拔350~951米某山不同林地土壤孔隙度和持水性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林地类型孔隙度(%)有机质含量(%)饱和持水量(吨/公顷)
总孔隙非毛管孔毛管孔
针阔混交林5917454.62503
常绿阔叶林6316473.18648
楠竹林5212402.08312
灌木林7317567.791833
1.不考虑其他因素,在相同降水条件和相同前期土壤湿度条件下,产生径流时间最早的是(     
A.针阔混交林B.常绿阔叶林C.楠竹林D.灌木林
2.当地灌木林有机质含量高,与其关联度最小的是(     
A.枯枝落叶多B.植物种类多C.地表径流大D.年均温较高
2023-04-16更新 | 248次组卷 | 12卷引用:解密06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讲义)-【高频考点解密】2021年浙江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
4 . 北京和昆明的地带性植被分别属于(     
A.常绿阔叶林B.针阔叶混交林C.落叶阔叶林D.针叶林
2023-03-0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新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0年3—4月,某科学考察队从东北平原向西,经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最后到达塔里木盆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沿途气候变化依次为(     
A.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草原气候—温带沙漠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高山气候
C.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2.沿途自然植被变化依次为(     
A.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B.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
C.温带草原—温带荒漠—温带落叶阔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荒漠—温带草原
2023-03-05更新 | 492次组卷 | 17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新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6 . 下图为一张有孔叶的照片,孔叶中的孔为气孔,气孔越大越多越有利于植物的呼吸,多气生根,并且耐涝。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现象常年出现在(     
A.热带雨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
2.该现象在我国较普遍出现于(     
A.长白山天池湖畔B.重庆嘉陵江沿岸
C.西双版纳澜沧江畔D.武夷山九曲溪边
2023-03-01更新 | 34次组卷 | 19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5月)质量测试地理(B卷)试题

7 . 读四川省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表示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A.针阔混交林B.常绿阔叶林
C.热带雨林D.荒漠
2.影响该山地东西两坡植被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水分B.热量C.海拔D.土壤
2023-02-20更新 | 170次组卷 | 90卷引用:2014-2015学年云南省玉溪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8 . 读“北半球某区域示意图”,图中植被类型的变化主要体现了(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2023-02-07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

9 . 读南美洲区域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M、N两区域雪线比较,正确的是(     
A.M、N两区域北侧雪线皆高于南侧B.M、N两区域东侧雪线皆高于西侧
C.M区域雪线整体比N区域高D.M区域雪线整体比N区域低
2.N区域东西两侧农业生产有明显差异性,主要原因是(     
A.气候差异B.国家政策C.市场不同D.技术差异
2023-02-0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测试地理试题

10 . 干旱河谷上游地区的小叶灌丛与落叶阔叶林的混合交错带称为林树下线。下图示意我国30°N附近某河谷山坡聚落分布及植被随海拔分布状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随海拔的变化依次出现干旱灌木、针叶阔叶混交林、高山草甸景观,其呈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非地带性分异规律B.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D.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2.调查发现该河谷地带针叶阔叶混交林的林树下线比15年前下降了几十米,其影响因素最有可能是(     
A.气候变暖B.人工育林C.修筑梯田D.河流改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