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6 道试题

1 .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北依祁连山东段,湖滨区面积广大,下左图示意东祁连山垂直自然带谱分布。右图示意湖滨至周国山地间气温、降水与实测蒸发量统计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东北坡相比,祁连山西南坡(     
A.气温高,降水少,雪线高B.相对高度大,垂直自然带谱复杂
C.海拔高,辐射强,荒漠广D.土壤水分含量高,森林分布广泛
2.青海湖湖滨至周围山地(     
A.实测蒸发量与气温正相关B.降水量随海拔升高而增加
C.海拔约3650米以下山区降水量小于蒸发量D.海拔约4300米以上山区气温越低降水越多
3.通过比较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大小,推测青海湖湖滨土壤水分的主要来源区是(     
A.青海湖湖区B.约3500米以下的高寒草原区
C.高山冰雪带D.周围海拔高于3650米的山地

2 . 气温和降水是影响积雪变化的重要因素,坡度、风向则影响积雪的再分配。图示意我国某山地不同坡向年平均雪深随坡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山地可能位于(     
A.横断山区B.喜马拉雅山脉C.天山山脉D.武夷山脉
2.影响该山脉北坡20°~35°积雪深度的主要因素是(     
A.重力B.降水C.风力D.气温
2021-12-03更新 | 593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三重教育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地理试题

3 . 我国某山地北坡海拔2500-3000米分布有云杉林,南坡相同海拔范围内以草甸为主。云杉解眠和复苏对土壤水分消耗较大。下图示意该山地坡海拔2500-3300米年降水量以及5月和7月土壤含水量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山地云杉林分布坡向范围的限制性因素是(     
A.水分B.土壤C.光照D.热量
2.该山地海拔2500米处与3300米处土壤含水量最高值出现时间存在差异,主要取决于(     
A.降水垂直变化B.坡面径流积累
C.云杉复苏时间D.潜在蒸发能力
3.推测该山地2500~3300米范围内,随着海拔的升高(     
A.土壤孔度增大B.土壤表层温度升高
C.土壤水分季节变化减小D.土壤有机质含量升高
2021-05-31更新 | 561次组卷 | 7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2021届高三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考试(三)文综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体效应是由隆起山体造成的垂直带界限如林线(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雪线等在内陆的巨型山体或者山系中央比外围地区分布要高的现象。形成原因是山体的热力效应所产生山体内部比外部(或外围低地)温度高的温度分布格局。研究表明,影响山体效应强度的因素主要是山体基面高度和降水。图a示意山体效应概念模型,图b、c示意某山脉不同纬度带山体内外最热月10℃等温线分布高度。

(1)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山体效应产生的原因。

(2)简述10℃等温线在该山体的分布高度差异。

(3)温度和降水是影响林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概述沿40ºN纬线该山体林线分布特点并分

析其原因。

2018-12-04更新 | 1838次组卷 | 3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城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期中地理试题

5 .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物种丰富度。调查发现,横断山区某山地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随海拔上升表现出规律性变化(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     
A.随海拔升高,木本植物丰富度持续减少
B.2800米以下,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变化趋势一致
C.2800~3100米,草本植物丰富度与海拔呈负相关
D.3800米左右,木本植物物种最少,草本植物种类最丰富
2.造成海拔2800~3100米木本和草本物种丰富度差异的直接原因主要是该地(     
A.土壤湿润B.降水增多C.热量充足D.坡度减小
3.据图推测海拔3100米以上草本物种丰富度明显增大的因素最可能是(     
A.光照B.气温C.降水D.土壤
6 . 下面左图为某区域自然带分布图,右图为左图中MN一线剖面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地形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说明A自然带南北狭长分布的原因。
(2)据右图简析MN一线剖面的地形变化对P地自然景观的影响。
(3)甲、乙两处都位于山地东侧,海拔相近,但垂直自然带分布差异显著,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并说明形成这些差异的主导因素。
2021-09-15更新 | 731次组卷 | 1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第一中学校等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7 . 图为某区域和该区域乙地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该区域的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地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B.甲地常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
C.丙地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甲地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
2.推测①自然带的类型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温带草原带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2023-01-04更新 | 21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8 . 林线是指高海拔地区的森林分布上限,与最热月平均气温密切相关。山地暗针叶林带可作为青藏高原及边缘山地的林线标志。下图为沿30°N、自青藏高原东部边缘至高原腹地部分山峰垂直带谱中的山地暗针叶林带分布示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自东向西,图示山峰的(     
A.相对高度差变大B.暗针叶林带宽度变小
C.林线呈上升趋势D.雪线的海拔有所降低
2.就同一海拔高度而言,推测青藏高原东部边缘普遍要比高原腹地的(     
A.树木生长季短B.平均风速高C.年均降水量小D.太阳辐射强
2022-04-30更新 | 493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9 . 植被覆盖度是指植被 (包括叶、茎、枝)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占统计区总面积的百分比,气候、地形地势、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一个地区的植被覆盖度。下图为我国某山脉4-10月南、北坡植被覆盖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统计示意图.


据此完成问题.

1.该山脉可能为
A.天山B.阴山C.秦岭D.南岭
2.该山脉2900米以上植被覆盖度下降的主导因素是
A.土壤B.水分C.光照D.热量
3.图中甲处南、北坡植被覆盖度基本一致,其主要原因是
A.水热条件相似B.人类活动相似
C.植被类型相似D.地形地势相似
2019-12-25更新 | 1185次组卷 | 23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地理试题

10 . 下图是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a地可能位于(     
A.秦岭南坡B.秦岭北坡C.南岭南坡D.南岭北坡
2.浅根植物容易获得竞争优势地点是(     
A.aB.bC.cD.d
3.考查发现,c地水分条件优于b地,造成该现象的自然因素是(     
A.气温B.降水C.光照D.植被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