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3 道试题

1 .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主峰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山地主峰属于(     
A.天山山脉B.贺兰山C.横断山脉D.太行山
2.甲自然带在西坡几乎没有分布,主要原因是(     
A.背风坡,降水少B.蒸发多,水分少C.坡度大,土层薄D.聚落多,破坏多
3.亚高山灌丛在西坡分布海拔较高,主要原因是(     
A.西风带影响,降水丰富B.降水较少,热量条件好
C.坡度较小,土壤厚度大D.人烟稀少,耕作破坏少

2 . 下图为天山博格达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题。



1.甲自然带是(     
A.落叶阔叶林带B.山地针叶林带
C.常绿阔叶林带D.山地灌木林带
2.与珠穆朗玛峰南坡相比,博格达峰北坡雪线更低,是因为博格达峰北坡(     
A.是迎风坡,降水较多B.是背风坡,降水较少
C.纬度高,气温低D.纬度低,气温高
2022-01-29更新 | 434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地理试题
9-10高二下·浙江宁波·期中

3 .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等降水量线明显向上游凸出的主要原因是(     
A.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暖湿气流沿河谷深入B.地处迎风坡
C.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季风深入D.多锋面、气旋活动
2.有关该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区有丰富的水能、地热能资源B.图中河谷成因与东非大裂谷相似
C.图中甲处自然带表现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D.图中甲处等降水量线密集的主要影响是地形
2022-01-30更新 | 458次组卷 | 45卷引用:2010年浙江慈溪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4 . 归一代植被指数能反映植被覆盖度及其生长活力,当指数值较高时,表示植被此时很健康。天山东部山脉的北坡2200——2700米处分布一定数量的森林,研究发现,该地区森林上限树木年轮宽度与降水相关性不大,而与前一年10月的温度和当年夏季温度呈显著正相关,而该地区森林下限树木年轮宽度与气温的关系多呈负相关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天山东部北坡森林的主要生长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影响天山东部森林上限海拔高度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B.土壤C.热量D.降水
3.天山东部森林下限地区森林夏季生长缓慢,其原因主要是(     
A.山间风力大B.太阳辐射强C.对流天气多D.土壤水分少
2022-05-07更新 | 412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17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精品讲义)-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专用)

5 . 图为我国甲、乙两山垂直带谱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自然带①和②分别是(     
A.山地荒漠带亚高山草甸带B.山地荒漠带山地针叶林带
C.山地草原带亚高山草甸带D.山地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
2.甲山2000米南北坡植被差异体现出(     
A.垂直分异规律B.地方性分异规律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2022-01-05更新 | 461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Z20联盟(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董志塬是黄土高原上面积最大的黄土塬。在湿润环境下低等植物不断新陈代谢,黄土中积累了一定的有机物质时会形成土壤。图1为董志塬地形图;图2为M地黄土-古土壤沉积序列的剖面图。

材料二   董志塬沟壑区造林的成活主要取决于栽植时及栽植后两三个月的土壤含水率。沟壑区不同坡向和坡的上、中、下部位土壤含水率不同,只有合理选择树种才能取得较好造林效果。



(1)从水蚀的角度,描述沟谷的形成过程。
(2)根据M地黄土-古土壤沉积序列,推断其形成过程中气候变化特点。
(3)董志塬沟壑区造林时选择的树种,阳坡比阴坡更耐旱、坡上部比坡脚的更耐旱。从树种适应性说明这种选择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7 . 阿尔卑斯山位于45°N~48°N之间,宽120~200km,东西绵延1200km,自然带垂直分异显著。下图示意阿尔卑斯山某地南北坡自然带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该山针叶林带分布海拔北低南高的因素是(     
A.水分B.光照C.热量D.土壤
2.该山北坡雪线较低的原因是(     
A.降水量较多B.气温较高C.坡度较陡D.海拔较低

8 . 左图为秘鲁人口密度分布图,右图为左图所示山脉10°S东、西坡垂直自然带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制约秘鲁东部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B.水源C.资源D.气候
2.右图中甲自然带类型,以及东坡垂直自然带更丰富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A.热带荒漠带、水热条件B.热带雨林带、水热条件
C.热带荒漠带、相对高度D.热带雨林带、相对高度

9 . 下图为我国某山脉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及其北坡某段山地1月和7月平均气温垂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南坡高山蛰伏植物分布范围受约束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B.土壤C.坡向D.水分
2.关于此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山地雪线差异的主要因素为气温B.夏季气温垂直差异小
C.气温年较差随海拔升高而减小D.北坡水汽主要来自北冰洋
3.关于北坡冬季气温差异的原因及影响正确的是(     
A.山麓积雪厚,反射作用强,造成温度低
B.山腰处气温较高是因为森林茂密降温较慢
C.山坡冷空气下沉并聚集,使山麓温度低
D.冬季牧场适宜选择1000〜1500米处
2022-12-12更新 | 40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届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10 . 下图是我国西南横断山区沿27°N的局部地形剖面及植被分布图,甲、乙为其中两座山峰。完成下面小题。



1.常绿阔叶林植被在甲、乙两山的差异分布现象体现了(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
2.乙山山麓植被分布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①河谷地带,地形封闭              ②季风受阻,下沉增温
③副高控制,降水稀少              ④热带地区,蒸发旺盛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2-07-07更新 | 441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