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7 道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1 . 某高校在天山东部调查分析不同海拔西伯利亚落叶松对气候变暖的响应。采样发现:在林地低海拔、中海拔和高海拔的树木径向(直径)生长呈现较大差异,表现为中、低海拔西伯利亚落叶松生长与气温相关系数呈负相关,而在高海拔则呈显著正相关。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林地中、低海拔西伯利亚落叶松与气温相关系数呈负相关,其主要制约因素是(     
A.光照B.水分C.坡度D.热量
2.气候变暖对不同海拔西伯利亚落叶松的影响是(     
A.高海拔年轮更稀疏B.中、低海拔长势趋好
C.低海拔年轮更稀疏D.中、高海拔长势趋缓
3.在气候持续变暖的背景之下,天山东部西伯利亚落叶松分布的变化可能是(     
A.上限和下限均下降B.上限不变,下限上升
C.上限和下限均上升D.上限上升,下限下降
2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冰川累积面积比率(AAR)是指冰川处于稳定状态时,非消融区的冰川面积与冰川总面积之比。冰川累积面积比率的世界最大值在青藏高原内陆地区,最小值在天山伊犁河谷地区。某研究所提供的数据显示,过去30多年,青藏高原及其相邻地区的冰川面积退缩幅度达15%。下图示意祁连山和喜马拉雅山不同海拔冰川累积面积比率分布状况。

   

(1)分析祁连山与喜马拉雅山冰川分布差异产生的原因。
(2)说明近代以来青藏高原冰川消融速度加快的原因。
(3)推断青藏高原冰川加速消融初期和末期对当地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3 . 20世纪,我国某科研团队对祁连山地区某一种森林植被分别开展了上树线和下树线树轮(树木年轮)研究。上树线数据来自祁连山南坡林带,下树线数据来自祁连山北坡林带。他们利用调查的上树线和下树线数据,截取相同时段的年轮指数序列作成距平曲线(如图)。距平数据正负值可反映气候的冷暖干湿状况。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祁连山上树线与下树线高度的最重要因素分别是(     
A.光照、土壤B.热量、水分C.坡度、风力D.岩性、种源
2.推测该科研团队调查的森林植被最可能是(     
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针叶林D.常绿硬叶林
3.祁连山南坡林带的树木年轮(     
A.南疏北密,南侧生长速度较快B.北疏南密,南侧生长速度较快
C.南疏北密,北侧生长速度较快D.北疏南密,北侧生长速度较快
2024-01-11更新 | 595次组卷 | 6卷引用:高考模拟卷三(重庆卷适用)-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阶段性模拟仿真冲刺卷(重庆专用)

4 . 火地岛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岛屿,西部和南部山地为安第斯山脉余脉。东部和北部为平缓低地,覆盖第四纪冰川沉积和火山灰砾,多湖泊和沼泽湿地岛上雪线高度仅500~800米,有很多树木,树冠形状奇特,当地称作“醉汉树”,图示为火地岛及其周边区域图。


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示岛屿叙述正确的是(   )
①西部沿岸暖流增湿,东部沿岸寒流减湿
②山脉大致呈南北向,山脉阻挡,形成西部多雨区和东部雨影区
③岛上湖泊多为冰川作用形成
④地处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处,多火山地震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火地岛上雪线高度仅500~800米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B.海拔C.海陆位置D.地形
3.据图推测“醉汉树”的树冠朝向(   )
A.西北B.西南C.东南D.东北
2020-02-19更新 | 2559次组卷 | 47卷引用:【校级联考】东北师大附中、重庆一中等六校2019届高三1月联考(期末)文综地理试题

5 . 高山林线交错带是高山森林与高山灌丛草甸之间的过渡地带,其上边界为树线,由孤立的树木连接而成,代表了高山森林生长的最高海拔界限;下边界为林线,是郁闭森林的最高海拔上限。白马雪山位于横断山脉中段,左图示意白马雪山所在区域,右图示意林线植被和高山灌丛草甸分别随高程的分布占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白马雪山林线植被是(     
A.针叶林B.落叶阔叶林C.常绿阔叶林D.高山灌丛
2.白马雪山林线交错带集中在(     
A.3700米以下B.3700-4500米之间C.4500-4900米之间D.4900米以上

6 . 祁连山地植被垂直分布规律明显,带谱结构复杂。随海拔高度的变化,土壤的组成成分、理化性质、厚度和肥力变化明显。祁连山地山麓地带和河西走廊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图为东祁连山地植被垂直带谱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东祁连山地北侧海拔1000~2300米植被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光照B.热量C.土壤D.水分
2.东祁连山地不同区域土壤厚度差异明显,其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A.光照条件B.面积大小C.坡度大小D.成土母质
3.导致祁连山山麓地带和河西走廊水土流失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冰川侵蚀B.风力侵蚀C.流水堆积D.重力崩塌
2023-01-13更新 | 657次组卷 | 6卷引用:2023届重庆市高三第一次全真模拟联考试题地理试题(三)

7 . 研究表明,自晚冰期以来,天山北坡气候总体表现为冷湿、暖干的组合并交替出现。气候变化对天山北坡自然带的位置和范围产生了显著影响(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晚冰期以来气候暖干特征最显著的时期是(     
A.距今11500-7500年前B.距今7500-6500年前
C.距今6500-4800年前D.距今4800-3000年前
2.气候由暖干变为冷湿对针叶林带的影响是(     
A.位置上移,面积减小B.位置上移,面积增大
C.位置下移,面积增大D.位置下移,面积减小
3.图中草原1、草原2和草原3按水分条件由好到差排列正确的是(     
A.草原1   草原2   草原3B.草原1 草原3 草原2
C.草原2   草原1   草原3D.草原3 草原2 草原1

8 . 天山和阴山纬度相当,是我国两条重要的东西向山脉。天山是世界七大山系之一,位于欧亚大陆腹地,是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山系和全球干旱地区最大的山系。阴山山脉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山地南北两坡不对称,北坡和缓倾向内蒙古高原,属内陆水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天山和阴山基带不同,其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规律
2.下列关于天山垂直自然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北坡是背风坡,自然带谱丰富B.南坡是阳坡,自然带谱丰富
C.北坡出现云杉林带是因为降水多D.南坡出现剥蚀高山带是因为气温高
3.阴山北坡“温性针叶林带”以上形成“落叶阔叶林带”,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热量B.水分C.地形D.坡向

9 . 喜马拉雅冷杉广泛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中部地区海拔2300~4000米范围内的尼泊尔境内。近几十年来,喜马拉雅地区温度持续升高,低海拔地区与高海拔地区(林线附近)的冷杉生长状况受水热条件影响差异明显。完成下面小题。

1.喜马拉雅冷杉生长区的气候特征是(     
A.炎热湿润B.凉爽湿润C.炎热干燥D.凉爽干燥
2.最有利于加快喜马拉雅冷杉在高海拔地区生长速率的条件是(     
A.冬季温度上升B.夏季温度上升
C.冬季降水增多D.夏季降水增多
3.与高海拔地区相比,喜马拉雅冷杉在低海拔地区(     
A.受土壤条件影响大B.受热量条件影响大
C.受光照条件影响大D.受水分条件影响大

10 . 图为阿尔卑斯山主峰勃朗峰(70°E,46°N)和天山主峰博格达峰(88°E,449°N)的垂直自然带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甲、乙两自然带最可能为(     
①甲-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②甲-温带落叶阔叶林带③乙-温带荒漠带④乙-温带草原带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与勃朗峰相比,博格达峰雪线更高,主要是由于(     
A.位置偏东,气温较高B.深处内陆,降水较少
C.纬度较高,太阳辐射强D.高差较大,自然带丰富
3.勃朗峰针叶林带分布南高北低,主要原因是(     
A.北坡纬度低,温度较高B.北坡坡度大,土壤贫瘠
C.南坡为背风坡,降水偏少D.南坡为阳坡,热量充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