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6 道试题
1 . 下图是我国某地植被分布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与甲地相比,乙地(       )
A.平均气温低B.平均海拔低C.平均坡度小D.林带面积大
2.据图示信息推断,该地(       )
A.可能是湖南某山区B.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
C.居民区位于河流冲刷岸D.河流水位季节变化不明显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位于雅鲁藏布江下游拐角处(丙附近),全长504.6公里,最深处6009米,平均深度2268米,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可达4500——10070mm,生物物种丰富。上图为雅鲁藏布江水系分布图,左下图为甲至丙段7月水温和海拔变化图。右下图是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

(1)简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形成过程。
(2)指出左下图中乙至丙河段7月水温变化特点,并说明原因。
(3)分析右下图中珠穆朗玛峰南坡自然带比北坡自然带丰富的自然原因。
(4)当地政府拟在乙至丙河段修建一座水电站,你是否赞同?说明理由。
2016-12-13更新 | 1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贵州贵阳一中高三上册第二次适应性考试文综地理
3 . 下图表示我国某山脉的垂直自然带。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该山甲、乙两坡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坡积雪量较大B.甲坡带谱较乙坡完整
C.乙坡是阳坡D.乙坡是迎风坡
2.影响甲、乙两坡自然带谱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B.水分C.光照D.风力
4 .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和智慧的结晶,现已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图为我国二十四节气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相邻两个节气之间的天数约为15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节气中,北京天安门广场旗杆正午日影最长的是
A.惊蛰和清明B.芒种与小暑
C.大雪与小寒D.白露与寒露
2.某地关于小麦种植的谚语“白露种高山,秋分种半山,寒露种平川”,体现了
A.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2017-11-28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第四中学2018届高三第三次月考文综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读我国青藏高原东部边缘某山地北坡垂直自然带谱(图左侧)和该山地民族聚落分布比例与海拔的关系图(图右侧)。该山地以汉族(以种植业为主)、藏族(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 羌族(畜牧业为主)为主。完成下列问题。

1.②③自然带变化的主要因素
A.气温B.降水C.坡度D.大气环流
2.汉族、藏族、羌族的主要分布地带依次是
A.甲、乙、丙B.乙、甲、丙
C.丙、甲、乙D.甲、丙、乙
2017-06-07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第十一次模拟(5月)地理试题
6 . 完整森林,指的是面积足够大,而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没有明显人类活动干扰的森林。读中国面积最大的一片完整森林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完整森林体现了
A.纬度地带性B.经度地带性C.垂直地带性D.非地带性
2.形成图示完整森林的最主要原因是
A.该地区交通不便,人烟稀少
B.少数民族地区,森林保护意识强
C.地形崎岖,山高谷深,气温差异显著
D.西南季风迎风坡,受地形抬升降水充沛
2017-09-15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