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4 道试题

1 . 目前新疆的许多地方仍然存在着大规模、远距离的游牧(季节性转场)现象,即随着季节的变换,牧民们在盆地和山地间的不同海拔高度上,相应地变换着牧场。图为天山某地的垂直自然带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天山的垂直分异规律,不正确的是(     
A.基带是温带荒漠带B.北坡雪线低于南坡C.南坡降水量多于北坡D.夏季在高山草甸放牧
2.垂直自然带中的森林带最可能是(     
A.落叶阔叶林B.针阔混交林C.山地针叶林D.常绿阔叶林
2023-02-14更新 | 246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下图为我国天山北坡(44°N)近3000年来山地自然带的演化示意图,IV为荒漠草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V自然带的景观特点是(     
A.森林茂密B.多喀斯特地貌C.河湖密布D.以荒漠为主
2.与现在相比,左图所示时期(     
A.草地面积较小B.林带下限较低C.雪线海拔较高D.垂直带谱复杂
2022-06-26更新 | 231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九)文综地理试题

3 . 小晓同学初秋穿着棉袄乘火车出门旅行,发现越往前行穿着由棉袄变成夹克、由夹克变成单衣,最后甚至穿上了T恤。图示意小晓出行的可能线路,据此完成题。


1.小晓同学出行的线路最可能的是(     
A.①线B.②线C.③线D.④线
2.造成小晓同学出行穿着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因素B.地形因素C.纬度因素D.季风因素
3.图中四条线路,只跨越我国第二、第三两级阶梯的是(     
A.①线B.②线C.③线D.④线
4.图示线路②,从北京到乌鲁木齐沿途地表植被的变化大致是(     
A.森林草原—森林—草原B.森林草原—荒漠—草原
C.森林—草原—森林草原D.森林—草原—荒漠
2022-08-13更新 | 447次组卷 | 3卷引用: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国家地质科考队计划在夏季赴我国某山体进行植被考察,下图为该山体植被的垂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山体可能位于(     
A.滇B.川C.鲁D.新
2.下图能正确表示该山体植被垂直带谱的是(     
A.B.
C.D.
2021-02-26更新 | 535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20-2021学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5 . 8月初,我市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到南方某山区研学考察,下图为该山区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研学小组在考察中发现,M坡植被长势比N坡好,分析此现象产生的自然原因(     
A.N坡坡度较陡,土层较厚B.M坡为阳坡,光照、热量条件较好
C.N坡为阳坡,蒸发量大D.M坡为阴坡,水分条件好
2.该地容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的自然原因不包括(     
A.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且多暴雨B.岩体破碎,松散物质丰富
C.位于山区,地势起伏较大D.植被破坏,工程建设频繁
3.最适宜观赏日出的地点是(     
A.①B.②C.③D.④
2023-03-18更新 | 21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联合调研考试地理试题
12-13高一下·广东佛山·阶段练习
6 . 读甲、乙、丙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甲、乙两地均位于我国,丙地位于某岛屿。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三地纬度按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乙、丙、甲B.甲、乙、丙
C.丙、甲、乙D.丙、乙、甲
2.甲地某高度上,北坡为针叶林,南坡为灌木草甸,可能是因为
A.北坡为迎风坡B.北坡为向阳坡
C.南坡为迎风坡D.南坡为向阳坡
2019-06-24更新 | 1110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2-2013学年广东省佛山市佛山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地理试卷

7 . 新疆是我国四大牧区之一,牧民放牧位置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称为转场。下图中虚线为新疆某地牧民转场路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新疆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是(     
A.温带草原茂盛,草场广阔B.山地地区降水较多,适于牧草生长
C.地广人稀,利于大规模生产D.该地人口多,市场需求大
2.牧民选择图中所示线路转场的原因是(     
A.山脊地形,视野开阔B.和缓山谷,水源充足
C.沿线人口少,土地广阔,牧草充足D.交通便利,转场方便
3.牧民夏季放牧的位置可能是(     
A.①位置B.②位置C.③位置D.④位置
2022-08-14更新 | 23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射洪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第三次月考)考试地理试题
8 . 自然环境某要素的特征,是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请结合本题材料与图片,完成以下题目。

材料一:墨脱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东端南缘,墨脱公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选线规划,直到2013年才建成并全线通车。多雄拉和嘎隆拉隧道是墨脱公路的控制性工程。其中,海拔3700m的嘎隆拉隧道穿越了多条断裂带,修建难度大。墨脱公路的贯通,让喜马拉雅山脉不再成为阻隔,有利于促进我国藏南地区的发展。左下图示意墨脱及其周边区域,右下图为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地层地貌剖面示意图。



(1)、雅鲁藏布江下游的恒河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流水侵蚀B.风力堆积C.冰川侵蚀D.流水堆积
(2)多雄拉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A.背斜B.向斜C.地垒D.地堑),但却形成谷地,其成因是________。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说明隧道选址在多雄拉的原因________

读“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3)上图反映了自然景观随________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以________的变化为基础形成的。这种变化规律被称为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
(4)南坡的基带为________。对比南、北两坡,积雪冰川带分布的海拔较低的是________坡,主要原因是________

材料二:与喜马拉雅山南麓热带、亚热带自然景观不同,祁连山北麓呈现出的是温带自然景观。



(5)造成祁连山北麓与喜马拉雅山南麓自然景观差异的是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
(6)祁连山自东向西自然景观呈现巨大差异,东段以森林为主、中段以草原居多、西段则多为荒漠。这种差异反映了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请简释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________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体效应主要指隆起地块的热力效应,形成相同海拔山体内部比外部气温高的现象。山体效应对山体的雪线和林线有显著影响,山体内外温差越大,山体效应越强。如图为山体效应模型图(T₁为山体内部近地面大气温度,T₂为山体外部同高度自由大气的温度)。



(1)利用山体效应原理,对比分析青藏高原边缘山地与内部山地的整体林线高低。
(2)最热月气温10℃等温线一般与山地林线相重合,但青藏高原的最高林线不与该线重合,而是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请说明原因。
2022-12-18更新 | 24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新高考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 . 下图是我国天山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北坡比南坡积雪冰川下限海拔低,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迎风坡,多地形雨       ②陡坡,存雪量大       ③阴坡,温度低       ④迎风坡,风力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天山北坡不同海拔高度降水差异较大,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带位于(     
A.高山草甸B.积雪冰川C.山地草原草甸D.针叶林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