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45 道试题

1 . 下右图是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及相应的地形剖面图,图中甲、乙两图表示的实际范围完全相同(乙图等高线被省略),根据两图绘制的地形剖面图在形式上存在差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乙图比甲图(     
A.比例尺更小B.比例尺更大C.等高距更小D.等高距更大
2.在实际地面上,E、F、M、N四地海拔的关系是(     
①E、F海拔一定相同       ②E、F海拔可能不同       ③M、N海拔一定相同       ④M、N海拔可能不同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3.实际统计显示,与M、N两地相比,E、F两地年平均气温更接近,其主要原因是E、F两地(     
A.海拔更接近B.降水量更接近C.相互间热量交换快D.相互间纬度差异更小
23-24高三上·河南·阶段练习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西双版纳(21°09'N-22°36’N,99°58'E-101°50'E)位于云南南部,地势周围高、中部低,分布着许多宽谷盆地、低山丘陵。西双版纳地处热带北部边缘,属热带季雨林气候,具有高温多雨、干湿季分明而四季不明显的气候特点。以100m为间隔将西双版纳划分为20个垂直高度带,统计每个高度带内野生种子植物的物种个数,记作物种丰富度。该研究结果有助于准确全面地理解物种多样性的海拔分布,为西双版纳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下图示意西双版纳种子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垂直分布格局。

   

(1)分析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
(2)描述西双版纳种子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垂直分布特征。
(3)分析西双版纳种子植物物种丰富度垂直分布格局的形成原因。
2023-09-28更新 | 355次组卷 | 6卷引用:第五章 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02合格考达标卷)-【难度分层·单元必刷】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单元检测分层卷(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3 . 下图为一地理科考小组在某山地不同海拔收集到的主要植被叶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该山地四类植被分布的海拔上限由高到低依次是(     
A.④②①③B.③①②④C.①③②④D.④③②①

4 . 林线指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下图是将广东省甲(24.5°N,113.1°E)、乙(24.6°N,112.9°E)、丙(24.9°N,113.2°E)三地林线高度与坡向分级图叠加得到的林线随坡向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由图可以推测出(     
A.纬度高的阳坡林线较高B.经度数值小的阴坡林线最高
C.南坡林线甲地高于乙地D.北坡林线丙地高于广东均值
2.乙山处在南岭山脉的南麓,冬季其阴坡为迎风坡而阳坡为背风坡。与其他山地相比,乙山阳坡林线较高的原因可能是(     
A.风力弱、局地多雾B.纬度低,气温较高
C.暖湿的西北风带来丰富降水D.光照强对植被生长不利
2022-02-15更新 | 414次组卷 | 38卷引用:辽宁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科地理试卷

5 . 白马雪山位于横断山脉中段,全年盛行西南风,年均温4.7℃,年降水量640mm,随海拔的升高气候变化显著,形成山地严寒、河谷干热的特点。博格达山位于天山山脉东段,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均温2.5℃,年降水量450~700mm,山麓炎热,中、高山区湿润寒冷。图示意白马雪山和博格达山针叶林及灌丛草甸随高程的分布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1.白马雪山山麓的植被景观可能为(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干热河谷灌丛
C.温带落叶阔叶林D.高山灌丛草甸
2.与白马雪山相比,博格达山(     
A.针叶林植被带分布高度范围较大B.高山灌丛草甸带分布高度范围较大
C.植被带受冬夏季风变化影响大D.植被过渡带内斑块化程度较高
2023-11-09更新 | 323次组卷 | 4卷引用:5.1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第一课时)(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同步精品课堂(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6 . 在四川省西部和北部雪山冰川附近的河谷,分布着大面积、大规模的颜色鲜红的石块,被称为红石滩。研究发现,石块表面鲜红的色彩与一种橘色藻在石块表面的生长发育有关,该种橘色藻适宜在20摄氏度以下的温度生长,且主要附生在表面干净的石块之上,一旦石块上出现地衣、苔藓等植被时,橘色藻就会消失。观测表明,一旦出现水石型泥石流(石块多、含有大量清水的泥石流),贡嘎山地区的山谷红石滩景观的面积就会显著增加。下左图为红石滩景观图,右图为四川主要红石景观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红石滩景观主要分布于雪山冰川附近河谷的主要原因是(     
①海拔高②冰川堆积物较多③生物多样性丰富④降水均匀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贡嘎山地区红石滩景观面积增加,主要得益于该地水石型泥石流(     
A.增加了石块上附着的土壤B.增加了石块表面的湿度
C.清除了石块上的附生植被D.降低了石块表面的温度
3.对贡嘎山区红石滩景观影响最大的环境变化是(     
A.耕地扩大B.气候变化
C.地壳运动D.工业扩散
2023-03-09更新 | 368次组卷 | 4卷引用:第五单元 环境与发展(单元教学设计)-【大单元教学】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2019必修第二册)
7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东南部典型的丹霞地貌具有“顶平、身陡、麓缓”的特征,山块之间常形成被陡崖围合的沟谷。

材料二典型丹霞地貌为流水侵蚀地貌,海拔大多在300~400米之间,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难以达到通常意义上产生垂直分异的高差,却形成了特殊的植被分异现象(如图)。



(1)根据自然带分布规律,指出我国东南丹霞地貌区的地带性植被类型及其指示的气候特点。
(2)请说明丹霞地貌山顶植被变异为硬叶植被的原因。
(3)分析丹霞地貌底部沟谷地带发育季雨林的原因。
(4)从外力流水作用角度,分析丹霞地貌山顶和沟谷植被出现垂直分异的原因。
2021-01-13更新 | 782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赣榆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月月考地理试题

8 . 特内里费岛是加那利群岛的最大和最高岛屿,共同酿造的海雾,在____形成了壮观的云雾带。这里位于大陆自然带的过渡区域,从海平面到海拔3000多米的山巅,还造就了丰富多样的垂直自然带。地层研究发现,欧洲和北非大陆曾经广泛分布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但是在第四纪冰期中灭绝,特内里费岛成为常绿阔叶林最后的避难所。下图为“特内里费岛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文中空格的缺失信息是海雾形成原因和积聚区域。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信风与寒流②烈日与暖流③山地南坡④山地北坡(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相对于岛上的其他自然带,常绿阔叶林带的生境特征是(     
A.光热充沛B.风力强劲C.雨热同期D.旱季高湿
2023-05-18更新 | 318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平度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我国大兴安岭北部多年永久冻土层(埋藏深度在地面以下0.3~0.7m)上生长有大片泰加林(即亚寒带针叶林),它是俄罗斯东西伯利亚泰加林向南的延伸。泰加林树高一般能达到15~20m,侧根发达。林中常可见大量倒木,当地人把成片的倒木叫“倒木圈”。在地势较平坦的区域倒木圈被清理后往往会积水演变成小池塘。在大兴安岭主脉西坡,一些东西走向山脊的南、北侧泰加林在覆盖率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图1示意大兴安岭北部泰加林分布,图2示意泰加林根系发育。



(1)大兴安岭西坡一些向西延伸的山脊,山脊北侧泰加林覆盖率比南侧高。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2)说明泰加林直根较短但侧根发达的原因。
(3)简述被清理的倒木圈区域演变成小池塘并逐渐扩大加深的过程。

10 . 下图为高黎贡山沿25°N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高黎贡山垂直自然带(     
A.复杂多样,因山体纬度较高,相对高差较大B.东坡比西坡更丰富,因地处西南季风迎风坡
C.⑥在西坡没有分布,因西坡山麓的海拔较高D.②比③降水更丰富,因为所处位置海拔更高
2.怒江该河段(     
A.流水侵蚀作用强烈B.夏季流域面积大C.冰川融水补给为主D.冬、春季有凌汛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