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45 道试题

1 . 火地岛是南美洲最大的岛屿,西部和南部山地为安第斯山脉余脉。东部和北部为平缓低地,覆盖第四纪冰川沉积和火山灰砾,多湖泊和沼泽湿地,岛上雪线高度仅500一800米,有很多树木,树冠形状奇特,当地称作“醉汉树”,下图为火地岛及其周边区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示岛屿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西部沿岸暖流增湿,东部沿岸寒流减湿
②山脉大致呈南北向,山脉阻挡,形成西部多雨区和东部雨影区
③岛上湖泊多为冰川作用形成
④地处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处,多火山地震
⑤岛上“醉汉树”的树冠朝向东南
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③④D.②③⑤
2.火地岛上雪线高度仅500一800米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B.海拔C.海陆位置D.地形
2 . 某教授参加了新疆阿尔泰山科学考察,他在日记中写到:“身后的森林戛然而止,眼前簇簇花草相映,再往上看,花开始变得星星点点,路旁出现了积雪,远处已经能够看到冰川的边缘,此时飘起了大雪……”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此时教授正站在阿尔泰山的
A.山地针叶林带B.高山草甸带
C.高山苔原带D.冰川带
2.阿尔泰山南坡
A.森林大多为落叶阔叶林
B.草场仅分布在山麓地带
C.此时季节为冬季
D.降水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
2016-12-13更新 | 3257次组卷 | 37卷引用: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3 . 某军舰从(40°N、160°E)向正南发射射程为2000千米的远程导弹,其落点位于(     
A.东半球、低纬度带B.东半球、中纬度带
C.西半球、低纬度带D.西半球、高纬度带

4 . 土壤有机碳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含量与气候、植被类型,土地利用方式等有关。下图示意伊型河谷不同深度、不同植被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垂直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土壤有机碳含量(     
A.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B.随植被覆盖度的升高而升高
C.随土层深度的增加下降的幅度相同D.同一土层深度随海拔的升高波动增加
2.近年来高山草甸区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减少趋势明显,其主要原因是(     
A.土层变薄B.太阳辐射强烈C.气候变暖D.人类活动加剧
5 . 下图示意我国某河谷北坡植物多样性指数随海拔的分布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河谷可能为
A.汾河谷地B.汉水谷地
C.雅鲁藏布江大峡谷D.伊犁河谷
2.该河谷海拔1200 m以下,植物多样性的限制性因素主要是
A.水分B.热量C.土壤D.坡度
3.与野果林相比,山地草原
①年均温较高②光照较弱③土壤有机质分解较慢④群落生产力较低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20-02-26更新 | 1159次组卷 | 1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北海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6月联考地理(文)试题

6 .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带谱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山地最有可能是(     
A.太行山B.贺兰山C.祁连山D.喜马拉雅山
2.从山麓到山顶该山地植物物种数量(     
A.持续增多B.先减少,后增多C.持续减少D.先增多后减少
3.图中甲乙两处的主要景观是(     
A.甲—草甸乙—草甸B.甲—冰川乙—冰川
C.甲—冰川乙—草甸D.甲—草甸乙—冰川
2022-03-30更新 | 336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柳州铁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7 .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该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判断,该山地的地理纬度可能是(  )
A.5°N
B.25°N
C.35°N
D.45°N
2.该山地同一自然带的分布南坡明显高于北坡,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海拔高度
B.水分状况
C.热量差异
D.土壤差异
2020-10-21更新 | 1216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0年黑龙江省鹤北林业局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8 . 山顶苔藓矮曲林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等在山顶或山脊,受山地特殊环境影响(山顶效应)演化形成的植被类型,也被称为“雾林”。其树木弯曲变形、低矮且粗壮(下右图),枝干或叶片上密被有附生的苔藓植物。下左图示意中国南方山顶苔藓矮曲林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山顶苔藓矮曲林生长缓慢、“矮曲”,反映的地理特征是(     
①光照充足 ②气温低 ③风力强 ④土壤肥沃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我国山顶苔藓矮曲林分布高度的东西向变化是(     
A.自东向西升高B.自东向西降低
C.高度不变D.自东向西先升后降
2021-12-03更新 | 710次组卷 | 9卷引用:四川省资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9 . 河谷地带一般水分充足,植被繁茂,可是在西藏东部的昌都(97.8°E,31.13°N)地区,金沙江、澜沧江与怒江流过的大多峡谷确实干旱少雨的“干热河谷”,其河谷中可看到生长茁壮的仙人掌,森林则分布在山顶,形成倒置的垂直植被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异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条件B.水分条件C.水热条件D.海拔高低
2.昌都地区干热河谷的形成原因是(     
A.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B.受干热的东北信风影响
C.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D.下沉气流的增温减湿明显
3.图是“山谷风”示意图,其中与干热河谷森林分布在山顶有关的气流是(     
A.①B.②C.③D.④

10 . 某地理研学小组在太行山阜平县拍到一张公路照片,除了看到山路蜿蜒还发现一个奇特现象:一座山的甲乙两坡植被覆盖率差异显著。下图示意该公路某路段照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该公路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B.河流
C.地形D.政策
2.造成甲乙两坡植被覆盖率差异显著的因素是
A.热量B.水分
C.地形D.岩石
3.根据植被覆盖率推测甲坡是
A.迎风坡B.背风坡C.阳坡D.阴坡
2020-02-06更新 | 1158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阳泉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