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4 道试题

1 . 下图示意我国阴山山脉东、中、西三段部分地区的垂直带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山脉东、中、西三段的基带存在明显差异,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水分B.热量C.光照D.海拔
2.与阳坡相比,该山脉阴坡垂直自然带较丰富,主要原因是阴坡(     
A.纬度高,夏季光照时间长B.是夏季风迎风坡,降水较多
C.蒸发弱,土壤含水量较高D.相对高度较大,空间广阔

2 . 秦巴山区(秦岭和大巴山山区)是我国南北过渡地带,山区中马尾松林与油松林的分界线被认为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整体位于海拔1000~1200m处,且不与纬线平行,呈倾斜状。下图示意秦巴山区及山区中马尾松林和油松林的分界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秦巴山区从马尾松林到油松林的更替体现了(     
①从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②从沿海到内陆的分异规律③垂直分异规律④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2.导致马尾松林和油松林分界线呈倾斜状的因素是(     
A.降水B.光照C.地形D.土壤
3.下列关于马尾松林、油松林和两者分界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A.分界线以北地带性植被为常绿阔叶林B.油松林主要分布区最冷月均温低于0℃
C.分界线以南积温低于分界线以北积温D.马尾松林主要分布区降水量小于800mm
2023-09-24更新 | 272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单元检测卷)-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课堂(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3 . 干热河谷是指高温、低湿河谷地带,大多分布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我国的干热河谷主要分布在横断山区金沙江、怒江、澜沧江等干流及其支流河谷的部分地段,其两侧山坡的自然带分布非常特殊。下面左图为我国西南部分地区干热河谷分布图,右图为金沙江(28°15′N)两岸的植被垂直地带性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判断右图中丙的植被是(     
A.亚寒带针叶林B.温带落叶阔叶林C.温带荒漠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2.受季风、地形等因素影响,横断山区河谷产生的地理现象有(     
①等温线沿河谷向南凸起 ②等温线沿河谷向北凸起 ③热带范围顺着河谷向北
挺进 ④热带范围顺着河谷向南收缩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8-22更新 | 314次组卷 | 3卷引用: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A卷·单元考点)-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同步单元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4 . 读喜马拉雅山垂直带谱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喜马拉雅山南坡山麓的自然带M可能为(     
A.热带雨林带B.落叶阔叶林带
C.常绿阔叶林带D.热带草原带
2.高山草甸在南北两坡分布的海拔存在明显差异,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南坡为迎风坡,水热条件好,分布海拔高
B.北坡为背风坡,降水少,分布海拔高
C.南坡相对高度大,分布海拔高
D.北坡相对高度大,分布海拔低
2022-08-13更新 | 556次组卷 | 7卷引用: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单元检测-基础卷)-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单元复习过过过(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5 . 读“天山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四题。



1.天山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
2.北坡在海拔2500米处出现针叶林的主要原因是(     
A.北坡是迎风坡,降水多B.北坡是阴坡,温度低C.受太平洋水汽影响大,降水多D.地势高,气温低
3.与北坡相比,南坡山地草原带分布的海拔较高,主要原因是南坡(     
A.是迎风坡,降水多B.是向阳坡,热量较丰富C.土壤肥沃,土地生产力高D.地势平缓,坡度较小
4.与南坡相比,北坡雪线(积雪冰川带的下限)较低,主要原因是北坡(     
①降水较多   ②坡度较陡   ③风力较大   ④气温较低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21-08-11更新 | 666次组卷 | 2卷引用:章末核心专项练习5-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同步课堂精讲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6 . 气温和降水是影响树木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雪岭云杉耐荫、耐寒、根系发达,喜好雨水其生长区是宝贵的水源涵养区。天山雪岭云杉林主要分布于海拔1500~2800m范围内。读天山雪岭云杉生物量随海拔的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天山雪岭云杉林附近景观的垂直组合最可能是(     
A.温带荒漠一雪岭云杉一 山地草原B.山地草原—雪岭云杉一高山草甸
C.高寒荒漠—雪岭云杉一 积雪冰川D.山地草原—雪岭云杉—积雪冰川
2.天山雪岭云杉林在海拔1500—2800m范围内生物量呈“单峰”变化特点,主要因为(     
①低海拔,蒸发旺②高海拔,光强风大
③中高海拔,水分好④中高海拔,光热足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天山雪岭云杉林区(     
A.冻融作用强B.土壤养分少C.林内湿度小D.径流总量大
2020-06-21更新 | 1227次组卷 | 12卷引用:第五章 章末检测-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课后培优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7 . 小叶章为长白山岳桦林下伴生草本优势植被,升温会抑制其生长。1986年风灾使长白山岳桦林带形成风倒区(树木大量倒伏)。其后小叶章侵入西坡高山苔原带,形成小叶章斑块,而其他坡向未见此现象。长白山西坡高山苔原带降水丰富,生长季(6-9月)降水量可达958mm,多暴雨,植被覆盖率高,地表多疏松火山喷发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86年风灾在长白山西坡形成风倒区对小叶章生长的有利影响是(     
A.生存空间增大B.水分条件改善C.光合作用增强D.种间竞争减弱
2.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小叶章侵入长白山西坡高山苔原带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升高B.风力强劲C.积雪减少D.土地广布
3.目前,小叶章的侵入使长白山西坡苔原带植物群落(     
A.数量增多,种类减少B.数量减少,种类减少
C.数量增多,种类增多D.数量减少,种类增多
2022-02-25更新 | 566次组卷 | 15卷引用:第五单元自然环境的特征检测题2021-2022学年鲁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8 . 下图为某山地等高线、等温线、雪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题。

1.该山地南坡属于( )
A.阳坡和背风坡B.阴坡和背风坡
C.阴坡和迎风坡D.阳坡和迎风坡
2.图中①②间分布最广的植被可能为( )
A.高山草甸B.高寒荒漠
C.针阔叶混交林D.高山针叶林
2020-03-29更新 | 1367次组卷 | 46卷引用:高一地理必修1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基础测试卷

9 . 积雪覆盖变化率是相对于上一季节积雪面积的变化情况。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干旱地区某高山冬夏两季积雪覆盖变化率与海拔的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山各段积雪及变化特点是(     
A.海拔5000米冬夏积雪面积一致B.海拔5300米以上夏季积雪面积增加
C.冬季海拔500米左右积雪面积最多D.夏季海拔3700米左右积雪面积最少
2.推测该山冬季海拔4千米以上积雪覆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降低B.降水增加C.风力强劲D.地势陡峻

10 . 树种线是指树种个体分布的海拔或纬度上限。下图为某山地树种线海拔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该山地树种线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光照C.热量D.土壤
2.树种线变化对该山地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生物多样性更加复杂B.山地的气温波动加剧
C.高海拔裸地显著增多D.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
2022-05-30更新 | 524次组卷 | 16卷引用: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章末检测卷)-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课堂(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