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4 道试题
1 . 读甲、乙两座山脉的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生物等地理要素,随着地理位置和地势的变化呈现出规律性的演变,从而形成纷繁复杂而又有规律的自然景观。




(1)比较甲图和乙图山脉自然带带谱的主要差异。
(2)概述甲图中各自然带在山脉南、北坡出现高度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3)乙图中,山脉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南、北坡,坡度基本相同,气温大致相当,但南坡的雪线却低于北坡,说明其原因。

2 . 下图示意不同纬度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水平方向上植被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到苔原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
2.甲山地苔原带分布的海拔较丁山地高,其主要原因是甲山地(     
A.海拔较高B.距海较远C.降水较多D.纬度较低
2022-10-14更新 | 531次组卷 | 6卷引用: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单元检测)-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3 . 雪莲是新疆的著名特产,生于高山雪线附近的岩缝、石壁和冰碛砾石滩中。种子在0℃发芽,3~5℃生长。幼苗能够抵御-21℃的低温,15~25℃生长旺盛,以天山所产最多,质亦最佳。可作药用,也有一定的观赏价值。1996年中国已将天山雪莲列为二级保护植物。下图是天山自然带谱垂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天山南北坡自然带谱种类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光照B.降水C.海拔D.坡度
2.天山雪莲最可能的分布区在(     
A.高山冰雪带B.高山草甸带C.山地草甸草原带D.云杉林带
2022-08-05更新 | 297次组卷 | 5卷引用: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A卷·单元考点)-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同步单元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4 . 某研究小组在对我国某地区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绘制了该地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和相关信息(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山地可能位于
A.吉林B.宁夏C.浙江D.海南
2.该山自然带中生物资源种类可能最丰富的地带是
A.ⅠB.ⅡC.ⅢD.Ⅳ
3.在山顶处分布矮林主要是因为
A.气温低和风速大B.降水少和坡度缓
C.光照强和土层薄D.肥力高和温差大
2020-02-11更新 | 937次组卷 | 7卷引用: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特征(基础过关)-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 单元测试定心卷(新教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

5 . 读“中国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西安的气候特点是(     
①1月平均最低气温低于0℃②终年温和,气温年较差小③年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④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古诗“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描述的现象主要体现了(     
A.纬度地带性(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经度地带性(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带性(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现象
2020-12-19更新 | 870次组卷 | 4卷引用: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特征(B卷提升篇)-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1 2020-2021学年高中新教材同步单元AB卷(新教材鲁教版)

6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体效应是由隆起山体造成的垂直带界限如林线(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雪线等在内陆的巨型山体或者山系中央比外围地区分布要高的现象。形成原因是山体的热力效应所产生山体内部比外部(或外围低地)温度高的温度分布格局。研究表明,影响山体效应强度的因素主要是山体基面高度和降水。图a示意山体效应概念模型,图b、c示意某山脉不同纬度带山体内外最热月10℃等温线分布高度。

(1)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山体效应产生的原因。

(2)简述10℃等温线在该山体的分布高度差异。

(3)温度和降水是影响林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概述沿40ºN纬线该山体林线分布特点并分

析其原因。

2018-12-04更新 | 1838次组卷 | 31卷引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单元测试

7 . 下图示意某地气温、年降水量随地形分布及地形剖面。读图,完成小题。

   

1.若该山地有冰川分布,则其雪线海拔约为(     
A.3000米B.4000米C.5000米D.6000米
2.图中甲地所在山坡的朝向最有可能是(     
A.东北B.东南C.西北D.西南
3.根据气温和降水状况判断,图中甲地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
C.地中海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
2023-09-04更新 | 213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综合测试卷)-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单元速记·巧练(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8 . 为全面了解我国冰川资源状况,科研人员进行了两次冰川编目,第一次为1970-1980年、第二次为2008-2010年,两次均在7-9月进行。结果显示,我国天山冰川面积在减少,但高程5200米以上的冰川面积却在增加。下图示意我国天山不同朝向冰川面积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天山冰川的主要分布区及其水汽来源分别是(     
A.南坡大西洋和北冰洋B.南坡太平洋和印度洋
C.北坡大西洋和北冰洋D.北坡太平洋和印度洋
2.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推测高海拔冰川面积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反射率降低B.降水量增加C.地形趋于陡峭D.太阳辐射减弱
9 . 下面左图为某区域自然带分布图,右图为左图中MN一线剖面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地形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说明A自然带南北狭长分布的原因。
(2)据右图简析MN一线剖面的地形变化对P地自然景观的影响。
(3)甲、乙两处都位于山地东侧,海拔相近,但垂直自然带分布差异显著,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并说明形成这些差异的主导因素。
2021-09-15更新 | 733次组卷 | 11卷引用:第五章 全章综合检测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每当季节变化,生活在新疆阿尔泰山、天山、帕米尔高原的牧民便开始转场:从山前平原的春秋牧场,搬至深山里的夏牧场,等到气温下降,再从高山带逐级往下迁,以便赶在冬天来临前,回到河谷低地或盆地周围温暖的冬牧场。生活在新疆草原和高山牧场的牧民们世世代代形成了不同季节利用不同高度草场的迁徙游牧方式。下图为新疆某山地冬、夏牧场分布示意图。



(1)简析图示地区草原牧场分布在林带以上和以下的主要原因。
(2)分析生活在阿尔泰山、天山、帕米尔高原的牧民随季节转场的自然原因。
(3)阐释新疆牧民的迁徙游牧方式带来的经济与生态效益。
2021-07-24更新 | 771次组卷 | 6卷引用:第五章 章末检测-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课后培优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