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57 道试题
1 . 下图为“我国西部某山地北坡垂直带谱示意图”。据该山地海拔2500~3400m间的一小流域水量平衡实验资料,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60mm,水量支出中蒸发占28%,下渗占2%,不产生地表径流。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该小流域内水量支出占比最大的是
A.地表蒸发B.植物截留和蒸腾
C.地下径流D.转化为固态水
2.甲表示的自然带是
A.山地落叶阔叶林带B.山地草原带
C.山地常绿阔叶林带D.荒漠带
2018-06-10更新 | 9203次组卷 | 40卷引用: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江苏卷)

2 . 下图示为甲、乙两地垂直自然带谱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甲山的半山腰地带,同一高度上出现了北坡为针叶林、南坡为灌木草甸的不同景观,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南坡光照强B.北坡光照强C.南坡降水多D.北坡降水多
2.有关乙山位置的判断,正确的是(     
A.在南半球B.在东半球C.在中低纬度D.在大陆西岸
3.导致甲山雪线高度南北坡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年总太阳辐射量B.降水量C.气温D.海拔高度

3 . 每当雨季,西藏松茸破土而出。波密是西藏松茸的重要产地,县城海拔2700米,1月均温-0.2℃,境内冰川发育极好,冰舌前端伸入森林,蔚为壮观。下图为波密所在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波密县松茸产量最多的月份是(     
A.1~3月B.4~6月C.7~9月D.10~12月
2.“冰舌前端伸入森林”中的森林最可能是(     
A.针叶林B.落叶阔叶林C.高山灌丛D.常绿硬叶林
3.冰雪带与森林带之间无草原带和苔原带过渡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多B.海拔高C.气温低D.光照强

4 . 阿尔泰山区的喀纳斯河自喀纳斯湖流出后向东南方向流动,形成两坡不对称的宽谷,其中泰加林仅分布在右岸山坡,且谷底分布稀疏。左岸多冰川搬运的大小混杂的颗粒物,称为冰川漂砾。冰川漂砾处没有现代冰川。下图示意喀纳斯河研究河段的横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泰加林仅分布在喀纳斯河右岸山坡,主要是因为右岸山坡(     
A.坡度较大B.水分充足C.热量适宜D.基岩广布
2.谷底泰加林分布稀疏,主要受制于(     
A.积温B.河流C.坡度D.冻土
3.与冰川漂砾形成时期相比,目前泰加林(     
A.分布上移,范围扩大B.分布上移,范围缩小C.分布下移,范围扩大D.分布下移,范围缩小

5 . 偃松是一种常绿小乔木或常绿灌木,树干基部多大分枝,并呈伏卧状伏于地面,其末端向上斜长,叶为针状。下图示意某季节记录的大兴安岭中部地区东坡垂直带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大兴安岭中部地区东坡植被所处的季节最可能是(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大兴安岭中部地区东坡偃松可反映出其生境地最突出的特征是(     )。
A.气温低,风力强B.向阳坡,光照足C.湿度大,降水多D.坡度小,土壤肥
3.图中吉林省白城地区植被以草甸草为主,主要是由于该地区(     )。
A.地势高而开阔B.光热资源丰富C.全年降水充足D.地下水位较高

6 . 年轮指数是树木年轮实际宽度值与期望值之比,其大小变化可以记录树木径向生长。某地位于川西青藏高原东缘亚高山地带,岷江冷杉是主要建群树种之一,红杉常在冷杉林上部边缘形成不连续的落叶针叶林带,20世纪90年代以来,青藏高原温度显著升高,但降水的变化并不明显。研究表明,温度升高对岷江冷杉和红杉径向生长的影响不同,图示意岷江冷杉、红杉的年轮指数与月平均气温的相关性。2011--2019年红杉出现连续的生长衰退,而冷杉生长良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岷江冷杉径向生长与秋季平均气温相关性显著,主要是因为秋季温暖的年份(     
A.病虫害减少B.有机质消耗减少C.生长季延长D.土壤含水量增加
2.推测该地红杉径向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是(     
A.光照B.热量C.水分D.土壤
3.按当前的气候变化趋势,当地最可能出现(     
A.林线下降B.红杉林树木密度增加
C.雪线下降D.冷杉林木蓄积量增加

7 . 某生态脆弱区实施了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大范围坡耕地转为林草地。下图示意该地区自然状态下某地自谷底到顶部植被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可能位于(     
A.东南丘陵B.云贵高原C.塔里木盆地D.黄土高原
2.该地还林还草工程植被的合理配置是(     
A.谷底选择耐阴的高大乔木B.顶部选择侧根少的灌木
C.阴坡选择耐旱的草本植物D.阳坡选择耐寒的矮乔木
3.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后,该坡面土壤水分的变化是(     
A.逐渐增多B.先增多后减少C.逐渐减少D.先减少后增多

8 . 土壤冻融通常是高纬度及高海拔地区因季节或昼夜气温变化使得土壤温度在0℃上下波动而出现土壤冻结和融化现象。研究发现,除纬度和海拔外,土壤最大冻结深度(历年冻土深度中的最大值)和土壤冻结日数还与当地积雪覆盖厚度、植被覆盖度和腐殖质厚度等相关。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季节性冻土地区不同海拔各站点土壤最大冻结深度,其中站点③、④的自然植被分别是温带荒漠草原、温带草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图示四个站点中冻结日数最多的是(     
A.站点①B.站点②C.站点③D.站点④
2.与站点③相比,站点④土壤最大冻结深度较浅是因为(     
①积雪时间长②积雪厚度大③植被覆盖度高④腐殖质层较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该地可能位于(     
A.伊犁河谷B.东南丘陵C.青藏高原D.松嫩平原
2022-07-08更新 | 1118次组卷 | 9卷引用:2022届湖北省天门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5月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

9 . 我国某山地中部主峰(海拔3771米)北坡上分布着世界上带幅最宽的落叶阔叶林垂直自然带,被称作“超级垂直带”。右图示意此山峰垂直自然带分布状况。完成下面小题。

1.此山(       
A.位于南岭山地一带B.是东北虎豹保护区
C.南坡1月海拔1km处平均气温约为0℃D.北坡7月为背风坡降水较1月份偏少
2.在超级垂直自然带的形成过程中,影响因素最小的是(       
A.人类活动B.植物丰富度C.地理位置D.海拔高度

10 . 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下图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分布图,其中①类型主要分布在宁夏南部山地。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代表的植被类型分别是(     
A.典型草原、草甸草原、荒漠草原B.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
C.草甸草原、荒漠草原、典型草原D.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草甸草原
2.与宁夏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呈负相关的是(     
A.气温B.水分C.海拔D.生物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