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白山高山苔原位于长白山上部(2000—2500m),是我国大陆东部唯一典型的高山苔原,其环境特征与极地苔原相似。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长白山苔原带西坡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最为明显的是原先位于较低海拔的草本植物不断上侵,而苔原带原有的灌木开始萎缩退化。苔原地区植物生长通常受限于温度与土壤养分,土壤因素对植被发展影响很大。同时,植物种类组成也会影响腐殖质分解等土壤过程。


      
(1)分析长白山适合苔原植被生长的环境特征。
(2)描述长白山草本植物侵入苔原带的变化趋势特点。
(3)分析长白山草本植物侵入苔原带的原因。
2023-06-24更新 | 438次组卷 | 9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地理野外考察是提升地理实践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暑假到长白山脉周边进行野外考察,并撰写考察报告。

考察报告

2022年8月9日晴25°C西南风2~3级
考察地点概况:长白山脉,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呈东北-西南走向,主峰为白头峰,海拔2749米。鸭绿江发源于长白山南麓,在辽宁省东港市附近注入黄海北部,全长795公里,拥有浑江、哈泥河等多条支流。考察小组发现,哈泥河沿岸土壤肥沃,农业发达。
考察记录单
地点鸭绿江支流——哈泥河长白山岳桦林带
景观照片
景观描述哈尼,满语为“弯曲的神刀”,哈泥河全长137千米,流域面积1498平方千米,流域呈带状。流域内草木丛生,上游两岸有针阔混交林,下游有大量的次生林和草丛湿地,植被覆盖较好。岳桦林带是长白山海拔最高的森林带,一般在低海拔土壤条件较好、风力不大的生长环境中散生,树干一般直立,侧枝繁茂,树冠郁闭。当海拔高于2100米时,则以斑块状镶嵌分布于高山苔原带中,此处林木稀疏,矮小弯曲,根系发达,枝干贴近地面朝一个方向匍匐生长。

(1)结合哈泥河景观照片,描述图中河段的地貌特征。
(2)根据考察报告中长白山岳桦林带的景观描述,推测镶嵌在高山苔原带中岳桦林的生长环境特点。
(3)对耕作而言,哈泥河附近土壤比南方地区肥沃,分析其主要原因。
2023-01-04更新 | 23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山林线作为郁闭森林和高山植被之间的生态过渡带,是极端环境条件下树木生存的界限。色季拉山位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西北侧,地处藏东南湿润气候区与半湿润气候区的分界处,受印度洋季风的影响,其林线处森林植物群落类型呈现多样性特征。



(1)比较色季拉山阳坡和阴坡的物种多样性状况。
(2)说明色季拉山阴坡林线处物种丰富度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2022-12-30更新 | 114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剑桥第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地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日益为地理学研究所重视.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争减弱,植物多样性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地理科考队调查某山峰的苔原带(海拔2000-2600米)时发现,该苔原带部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优势植物数量减少,植物多样性异常;阴、阳坡降水量与坡度差别不大,但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如图)



(1)确定该苔原带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以及干扰强度的垂直分布特征.
(2)分析与阴坡相比,苔原带阳坡地表温度和湿度的特点及产生原因.
(3)说明从2300米至2600米,阴、阳破植物多样性差异逐渐缩小的原因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川面积的变化与气候、地形等因素有关,较小的冰川对气候变化更敏感。天山的阿拉套山脉和博罗科努山脉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山脉均为东西延伸,两山脉形成了不同规模的冰川(下图)。1990~2015年,该区域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冰川面积不断减小,研究发现阿拉套山脉比博罗科努山脉冰川退缩更快。表为这两座山脉不同规模等级的冰川面积和数量。


阿拉套山脉博罗科努山脉
规模等级/km²1990年2015年1990年2015年
数量/条面积/km²数量/条面积/km²数量/条面积/km²数量/条面积/km²
Ⅰ≤0.147019.8064920.8637320.2191253.97
Ⅱ0.1~0.5442109.7638189.78933259.25950265.96
Ⅲ0.5~2211209.06181177.21686638.56509465.53
Ⅳ2~543136.722696.55135417.94106322.69
Ⅴ>521236.3712149.0574889.8454613.20
合计1187711.711249533.4522012235.8025311721.35

(1)据图说明这两座山脉冰川的分布特点。
(2)计算2015年与1990年博罗科努山脉V等级冰川的面积占比的差值,并简述1990~2015年该山脉不同规模等级冰川的变化特征。
(3)试分析阿拉套山脉比博罗科努山脉冰川退缩速度快的原因。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容重也称土壤假比重,指一定容积的土壤(包括土粒及粒间的孔隙)烘干后的重量与同容积水重的比值,它与土壤质地、土壤水分、压实状况、土壤颗粒密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各种土壤管理措施有关。科研人员在野外调查祁连山中段山地表层土壤容重时发现: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容重不同;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发生变化。图1为祁连山中段山地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2为祁连山中段不同植被类型0~10cm土壤容重统计。



(1)指出祁连山中段山地土壤生产力较高的坡向并描述其表层土壤容重的垂直分布特征。
(2)与海拔同为3300米的山地北坡相比,指出南坡的土壤容重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3)说明在同一植被类型下的土壤容重随土层深度的变化情况及其原因。
2022-09-28更新 | 714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杨教授的带领下,某校学生到内蒙古中部大青山自然保护区开展山地植被垂直分异状况的项目研究。

大青山项目研究手册

自然概括:

地理位置:内蒙古中部,如下图所示。


地形特征:地形复杂,海拔1011m-2269m,总体西部低、东部高,北坡相对平缓,南部起伏较大。

气候特征:年就降水量约400mm,年就蒸发量1800mm。

数据来源:

杨教授通过遥感影像解释分析得出不同高程不同坡向上的植被覆盖度(如下表)

表:大青山植被覆盖度

高程/坡向NNEESESSWWNW
1200-1400m0.3400.3220.2910.2650.2530.2680.3000.324
1600-1800m0.4690.4550.4100.3520.3390.3670.4120.447
2000-2296m0.6330.6220.5390.4770.4970.4970.5360.580

说明:植被覆盖度是一个比值,数值越大,表示植被覆盖率越高。

任务一:探究大青山植被覆盖度的垂直分布特点。

同学们根据杨教授提供的数据,分工合作绘制了部分不同高程上各坡向植被覆盖度分布示意图。


(1)根据图例要求绘制完成1200-1400m高程上各坡向植被覆盖度分布图(下图),并说明大青山植被覆盖度的垂直分布特点。

不同高程等级上各坡向植被覆盖度

任务二:比较大青山南北坡植被覆盖度的差异。

研学小组经调查研究发现,大青山南北坡植被覆盖度差异明显。


(2)请结合图文资料说出南北坡植被覆盖度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任务三:研究大青山南北坡垂直自然带分布情况。

研学小组经过实地考察,绘制了大青山南北坡自然带垂直分布图(下图)。



(3)请根据图文资料,判断并写出甲、乙两处对应的自然带的名称。

8 . 土壤有机质是衡量土壤肥力的主要指标。下图示意我国伊犁河谷不同植被带0~10厘米土层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及冬季雪岭云杉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伊犁河谷山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土层厚度B.光照C.海拔D.人类活动
2.图中森林植被的特点(     
A.四季常绿B.树冠浑圆C.纸质叶片D.结构复杂
3.关于针叶林下土壤特征及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淋溶作用强——常年径流大B.枯枝落叶厚——低温分解慢
C.土层分层多——土层原度大D.土壤酸性强——矿物分解快
9 . 某校中学生赴江西庐山开展野外实习活动。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任务一、记录东南坡的植被(表)

海拔(米)地带性植被非地带性植被
1100以上山地落叶阔叶林人工栽种针叶林、次生灌丛草丛
800~1100山地常绿、落叶混交林人工栽种针叶林、次生灌丛草丛
800以下山地常绿阔叶林水稻田、人工栽种针叶林、次生灌丛草丛

(1)根据上表归纳庐山东南坡的植被特征。

任务二、观察土壤

同学们在庐山进行土壤样本采集并查阅资料,绘制了庐山土壤类型分布示意图(下图)。



(2)据图描述庐山土壤特点,并选择其中一个特点说明形成原因。

任务三、探讨植被与土壤的关系

有同学发现,庐山的森林植被类型分别对应不同的土壤类型;也有同学查阅到《说文解字》中“土”字的解释为:上下两横“二”,象征地之下、地之中,中间的一竖“丨”,象征植物从地面长出的样子。


(3)结合所学地理知识,简述土壤与植被之间的相互作用。
2021-11-07更新 | 419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 .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云南省区域图及对应地区地貌景观图。

(1)云南省南北相差仅8个纬度,却具有寒温热三带的气候特点,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丙地形区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2)依据材料一,分析乙城市最适合发展的工业部门并指出其有利区位因素
(3)依据材料二,分析云南省农业结构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2016-12-12更新 | 10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福建省三明市普通高中高三上学期联合命题考试地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