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31 道试题
1 .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东北长白山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的指标是(  )
A.大气温度B.降水量
C.积雪厚度D.植被覆盖度
2.长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冻害高发,是因为该坡(  )
A.年降水最少B.冬季气温最低
C.年日照最少D.冬季风力最大
3.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  )
A.蒸腾加剧B.低温更低
C.降雪期推后D.太阳辐射减弱
2016-12-13更新 | 4679次组卷 | 46卷引用: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地理(全国2卷精编版)

2 . 垂直地带性植被的常见更替顺序是从山谷到山顶依次分布着乔木一灌木一草甸。地处横断山区金沙江畔的东西两岸部分植被呈逆向更替分布的情况,即谷底生长低矮灌木,山坡生长高大乔木,有的地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倒置的垂直地带性”,下图为金沙江(28°N)东西两岸的植被垂直地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倒置的垂直地带性”这一现象,出现最明显的地区在(     
A.3100米以上的东、西坡B.3100米以下的东、西坡
C.4100米以上的东、西坡D.4100米以下的东、西坡
2.该地金沙江畔河谷出现“倒置的垂直地带性”的原因是(     
A.受地形影响,河谷地区空气下沉增温,使河谷干旱B.全年受干热的东南风影响
C.谷底温度高,蒸发强,水汽充足降水较多D.海拔较高,热量不足
3.河谷西坡雪线分布比东坡高,与东坡相比,西坡(     
A.位于阳坡,光热充足B.土层浅薄,土壤贫瘠
C.为背风坡,降水较少D.起伏较小,坡度和缓
2021-12-28更新 | 1176次组卷 | 6卷引用:2020年新高考山东地理高考真题(选择部分)

3 . 石河一般多发育在夏季0℃海拔高度附近,高大山地冻土层发育,其山坡上崩解的巨大块砾顺着湿润的碎屑垫面发生整体运动,大量砾石充填凹槽或沟谷形成石河景观。完成下列各题。



1.天山上的石河最可能分布在(     
A.500米以下B.1500—2000米C.2500—3000米D.3500—4000米
2.天山石河景观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A.冻融堆积B.冻融侵蚀C.流水堆积D.流水侵蚀
3.天山石河景观分布明显的地带主要在(     
A.南坡沟谷B.北坡沟谷C.南坡高地D.北坡高地
2023-01-21更新 | 509次组卷 | 21卷引用:【市级联考】山东省德州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练习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4 . 从山麓到山顶,乔木—灌木—草甸是常见的垂直地带性植物分布规律,但是在横断山区却出现了植被逆向分布的情况。该地随着海拔降低,地形越来越封闭,谷底生长着低矮灌木,山坡、山脊上生长着高大乔木,这种现象称为倒置的垂直地带性。下图为横断山区金沙江(28°15′N)两岸的植被垂直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谷底自然植被可能是(     
A.中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亚热带干旱小叶灌丛
D.高寒草甸
2.该地倒置的垂直地带性最明显的海拔范围是金沙江(     
A.东岸3 100~4 700米B.东岸2 100~2 700米
C.西岸2 700~4 700米D.西岸2 100~4 100米
3.横断山区金沙江两岸出现倒置的垂直地带性的最主要原因是(     
A.海拔高,热量不足B.纬度较低,蒸发较强
C.受地形影响,出现焚风效应D.深居内陆,水汽难以到达
2022-08-04更新 | 555次组卷 | 6卷引用:【校级联考】广东省深圳实验、珠海一中等六校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

5 . 冰川物质平衡量等于积累量与消融量的差值,它是冰川对气候变化最直接的反映。冰川零平衡线是积累区与消融区分界线。近年来,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呈快速消融趋势,随着时间推移,冰川消退地区植被群落也会发生变化。通常该地冰川退缩后的裸地气温已明显上升,但直到100年后才有地衣类植物茂盛繁育,3000年后才有苔草草甸的广泛发育。甲图为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三次运动形成的地貌,乙图表示1号冰川物质零平衡线高度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1号冰川物质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冰川物质平衡量越小,冰川融化越弱
B.冰川物质平衡量越小,冰川积累越多
C.降水越多,冰川物质零平衡线越低
D.气温越高,冰川物质零平衡线越低
2.I、II、III地貌形成的先后顺序为(     
A.III、I、IIB.II、I、IIIC.I、II、IIID.III、II、I
3.冰川消退后,该地区植物群落演替的直接决定因素为(     
A.土壤B.气温C.水分D.光照
2021-12-16更新 | 1089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0年全国1文综地理高考真题(选择部分)

6 . 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图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磷高累积区是       (  )
A.高山草甸带B.高山冰雪带
C.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D.常绿阔叶林带
2.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000~3000米处       (  )
A.大气温度较低B.生物生产量较低
C.土壤含水量较低D.地表径流量较小
2016-11-27更新 | 4200次组卷 | 49卷引用: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地理(全国1卷精编版)

7 . 山地植被带与地形、气候关系密切。研究山地垂直植被带推移对重建古代环境演变,了解气候变化及其生态响应有着重要意义。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山地北(44°N附近)近3000年垂直自然带的推移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V自然带的景观特点是(     
A.植被覆盖率高B.湖泊河流密布C.裸地占比很大D.常年积雪覆盖
2.与现在相比,距今3000—2000年该山地(     
A.林带上限明显较低B.雪线海拔较低C.垂直带谱更加复杂D.草地面积较小
2022-01-03更新 | 1005次组卷 | 9卷引用:2020年全国1文综地理高考真题(选择部分)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结合下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各题。

1.最有可能观察到左图中景观的地点,是右图中的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2.在左图所示地区,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带应位于
A.终年积雪区B.高山草甸带
C.云杉林带D.山麓草原
2018-06-09更新 | 3592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地理(天津卷)
9 . 下图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山地
A.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B.北坡热量条件差,林带上界比南坡低
C.南坡冰雪带下界因降水量大而较低D.南北坡山麓水平距离造成基带差异大
2.该山地位于
A.喜马拉雅山脉B.天山山脉C.祁连山脉D.昆仑山脉
2019-01-30更新 | 2729次组卷 | 32卷引用: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北京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冰川是多年积雪经过压实、重结晶、再冻结等成冰作用后沿地表缓慢运动的冰体,其运动速度与温度呈正相关。山岳冰川分布在中、低纬度高山雪线以上相对低洼的地区,天山、昆仑山、阿尔卑斯山等都有现代山岳冰川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天山相比,大、小兴安岭无现代山岳冰川的主要原因是(     
A.年降雪量少B.夏温高于0℃C.少洼地区域D.纬度位置高
2.我国天山的雪线较同纬度的阿尔卑斯山高,是因为(     
A.植被稀少B.气温较高C.山高坡陡D.降雪较少
3.冰川运动对地貌影响最大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022-01-25更新 | 50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年全国3文综地理高考真题(选择部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