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4 道试题
21-22高二·全国·单元测试
名校

1 . 云南哀牢山地处22°N~25°N,山体垂直高差大,气候复杂,其中热带和温带蕨类植物混生,从山麓到山顶均有分布,且随高度变化比重呈明显的过渡性。下图示意哀牢山不同海拔热带和温带蕨类植物所占比重的变化格局。完成下面小题。



1.热带和温带蕨类植物(     
A.山麓热带蕨类植物占绝对优势B.山顶温带蕨类植物占绝对优势
C.热带蕨类植物比重与高度呈负相关D.温带蕨类植物比重与高度呈正相关
2.热带和温带蕨类植物比重随海拔的变化速度是(     
A.快—快—慢B.慢—慢—快C.慢—快—慢D.快—慢—快
2021-10-04更新 | 629次组卷 | 8卷引用: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B卷·提升能力)-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同步单元AB卷(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1)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东南部典型的丹霞地貌具有“顶平、身陡、麓缓”的特征,山块之间常形成被陡崖围合的沟谷。

材料二典型丹霞地貌为流水侵蚀地貌,海拔大多在300~400米之间,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难以达到通常意义上产生垂直分异的高差,却形成了特殊的植被分异现象(如图)。


   
(1)请说明丹霞地貌山顶植被变异为硬叶植被的原因。
(2)分析丹霞地貌底部沟谷地带发育季雨林的原因。
(3)随着外力崩塌、侵蚀和堆积,地表趋于平坦,指出该地植被类型面积变化趋势。

3 . 肯尼亚山位于东非高原赤道附近,近年来山顶冰川大量萎缩,预计20—30年后会消失殆尽。下图为肯尼亚山垂直自然带分布和降水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地植被是(     
A.山地雨林B.山地针叶林C.热带荒漠D.常绿硬叶林
2.肯尼亚山冰川消失殆尽会导致(     
A.山顶昼夜温差变小B.山坡白天谷风增强C.山麓河流水量增加D.竹林分布上限降低
2021-06-27更新 | 452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4 . 下图为“甲、乙两山地同纬度的山地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两山地和其对应的气候区正确的是(     
A.昆仑山脉,亚热带季风气候B.横断山脉,亚热带季风气候
C.昆仑山脉,温带季风气候区D.横断山脉,温带季风气候区
2.两山地的基带植被类型不同,原因是乙山地(     
A.基带更高,热量不足B.海拔更高,谷风强
C.基带受下沉的热气流作用D.处于亚热带季风区,热量高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典型山地是指山麓海拔较低、山顶高度超过区域气候林线(高山地区受低温影响而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线)的山地,植被垂直带的带幅通常只有数百米。我国秦岭中段太白山发育了世界上带幅最宽的山地垂直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垂直带,该垂直带带幅达2300米左右,形成“三层五亚带”结构。下图示意太白山山地落叶阔叶林超级垂直带的“三层五亚带”结构。


   
(1)简析太白山落叶阔叶林垂直带结构复杂的原因。
(2)说出随着气候变暖太白山典型植被带分布上限和下限的变化趋势,并简析原因。
6 . 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从地理学角度看,从塞北到江南的景观差异属于(     
A.经度地带分异规律B.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D.从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
2022-06-17更新 | 195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理科)试题

7 . 吉尔吉斯斯坦是山地之国,其1/3的地区海拔在3000-4000米。该国森林资源丰富,并在中亚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该国森林资源被过度砍伐。下图为吉尔吉斯斯坦及周边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国海拔3000米处生长森林类型是(     
A.常绿阔叶林B.常绿硬叶林C.落叶阔叶林D.高山针叶林
2.图中河流流域的森林覆盖率(     
A.上游高于下游B.下游高于上游C.谷地高于坡地D.河源高于谷地
2023-01-16更新 | 165次组卷 | 4卷引用:第1-2题:中亚-备战2023年6月高考地理真题面对面押题精讲练(浙江专用)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胡杨是生长在沙漠中的乔木树种。胡杨林具有喜光耐热、耐旱涝、耐盐碱等特点,对沙漠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其强大的根系在土层内向四周延伸,并直达潜水面。当胡杨体内盐分积累过多时,便从树干的节疤和裂口处将盐分自动排泄出去,堪称“拔盐改土”的“土壤改良功臣”。下图示意胡杨林景观及胡杨林根质量密度(单位体积土壤中根系的质量)的垂直分布。

(1)据图描述胡杨林根质量密度从地表到地下的垂直分布特征。
(2)指出胡杨林所属的植被类型及其具有的生态价值。
(3)胡杨幼树上的叶片细长如柳叶,老树的叶片大而厚,表面有蜡质层。结合胡杨树叶形态,说出其适应的气候特点。
9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三江并流是指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这三条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大江,在青藏高原东侧自北向南并行奔流170多千米。该地区有100多座海拔5000米以上、造型迥异的雪山,与雪山相伴的是静立的原始森林,许多峡谷谷底却有荒漠分布,河畔荒凉一片。“三江并流”地区占中国国土面积不到0.4%,却拥有全国20%以上的高等植物和全国25%的动物种数,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库”,也是我国中药资源和民族药资源的重要宝库。



(1)“三江并流”保护区属于湿润的亚热带地区,峡谷河畔却因干旱而荒凉一片。请解释干热河谷形成的自然原因。
(2)分析“三江并流”地区动植物种类多的原因。
(3)说明如何依托生物多样性,实现“三江并流”地区的脱贫致富。
2021-07-24更新 | 404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10 . 图甲示意我国某山地垂直带谱的历史变迁,图乙示意该山地附近某湖泊剖面复原的温暖指数和湿润指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山脉可能是
A.太行山B.贺兰山C.天山D.秦岭
2.0.2万年至今时期内,气候的变化特点是
A.暖湿转为冷干B.冷干转为暖湿
C.暖干转为冷湿D.冷湿转为暖干
3.气候趋于冷湿时,该山地垂直带谱的变化是
A.带谱更加复杂B.荒漠面积扩大
C.林带界限下移D.草原面积缩小
2019-05-08更新 | 986次组卷 | 11卷引用:2019年9月4日 全球气候变化——《每日一题》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