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4 道试题

1 . 近年来,中国在境外建设的第—个大型综合性科教机构——中科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对肯尼亚山的生物多样性进行研究。肯尼亚山是一座死火山,海披5199米,高耸在东非大裂谷东侧,1月盛行东北风,7月盛行东南风。下图为肯尼亚山的位置、山体植被平面图和垂直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该地低海拔森林呈现图示分布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A.沿岸受到寒流影响,降温减湿B.受到赤道低压控制,降水丰富
C.山脉东坡为迎风坡,降水较多D.肯尼亚山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2.影响该地高海拔森林"北坡宽、南坡窄"的因素主要是(     
①风力大小②光照条件③坡度陡缓④土壤肥力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随高度增加,植被带在肯尼亚山不同坡向分布差异减小的根本原因是(     
A.水热条件随高度增加发生变化B.光照强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强
C.山体表面积随高度增加而减少D.不同植被的生长习性存在差异
2022-08-13更新 | 315次组卷 | 2卷引用:5.2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分层练)-【讲义+分层练】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同步备课优质资源(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2 . 干热河谷是指高温、低湿河谷地带,大多分布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我国的干热河谷主要分布在横断山区金沙江、怒江、澜沧江等干流及其支流河谷的部分地段,其两侧山坡的自然带分布非常特殊。下面左图为我国西南部分地区干热河谷分布图,右图为金沙江(28°15′N)两岸的植被垂直地带性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判断右图中丙的植被是(     
A.亚寒带针叶林B.温带落叶阔叶林C.温带荒漠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2.受季风、地形等因素影响,横断山区河谷产生的地理现象有(     
①等温线沿河谷向南凸起 ②等温线沿河谷向北凸起 ③热带范围顺着河谷向北
挺进 ④热带范围顺着河谷向南收缩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8-22更新 | 314次组卷 | 3卷引用: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A卷·单元考点)-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同步单元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3 .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主峰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山地主峰属于(     
A.天山山脉B.贺兰山C.横断山脉D.太行山
2.甲自然带在西坡几乎没有分布,主要原因是(     
A.背风坡,降水少B.蒸发多,水分少C.坡度大,土层薄D.聚落多,破坏多
3.亚高山灌丛在西坡分布海拔较高,主要原因是(     
A.西风带影响,降水丰富B.降水较少,热量条件好
C.坡度较小,土壤厚度大D.人烟稀少,耕作破坏少
2021-09-02更新 | 880次组卷 | 15卷引用:5.1自然环境的差异性(练习)-【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同步备课系列(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4 . 下图为“我国某山脉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山脉最有可能是(     
A.祁连山B.秦岭C.新疆天山D.大兴安岭
2.该山脉西南坡缺失山地针叶林带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水分B.地形C.土壤D.热量
2022-02-16更新 | 360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桐庐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阶段性测试地理试题

5 . 秦岭--大巴山山区由一系列东西走向、南北排列的山地组成,具有南北过渡的地理-生态属性,因此常被作为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在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秦巴山区形成了复杂多样且具有过渡性质的山地垂直带。某研究小组在对该地区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绘制了部分山地的垂直带谱(如下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山地按照自南向北顺序排列的是(       
A.米仓山、三峡大老岭、草链岭、太白山
B.太白山、草链岭、三峡大老岭、米仓山
C.草链岭、太白山、米仓山、三峡大老岭
D.三峡大老岭、米仓山、太白山、草链岭
2.太白山南北坡高山灌丛草甸带分布差异小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基本相同B.坡面环境差异小
C.坡度差异不大D.坡面相互影响小
2019-12-06更新 | 1707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0届高三《新题速递·地理》12月第02期(考点05)

6 . 雪莲是新疆的著名特产,生于高山雪线附近的岩缝、石壁和冰碛砾石滩中。种子在0℃发芽,3-5℃生长,幼苗能够抵御-21℃的低温,15-25℃生长旺盛,以天山所产最多,品质亦最佳。可作药用,也有一定的观赏价值。1996年中国已将天山雪莲列为二级保护植物。读天山自然带谱垂直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1.影响天山南北坡自然带谱种类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光照B.海拔C.风向D.坡度
2.天山雪莲最可能的分布区在(     
A.高山冰雪带B.高山草甸带C.云杉林带D.山地草甸草原带
3.天山雪莲人工已栽培成功,人工创造的生长环境气候和土壤的突出特点应该是(     
A.冷湿B.冷干C.暖湿D.暖干
2022-08-05更新 | 543次组卷 | 23卷引用:“超级全能生”2019届高考全国卷26省9月高三联考乙卷地理试题

7 . 丹霞地貌具有典型的“顶平、身陡、麓缓”的特征。下图示意我国东南部某丹霞地貌区植被分异模式。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甲代表的植被类型是(     
A.高山苔原B.硬叶林C.旱生灌丛D.山地草原
2.影响①处植被类型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纬度位置C.季风环流D.海陆位置

8 . 积雪覆盖变化率是相对于上一季节积雪面积的变化情况。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干旱地区某高山冬夏两季积雪覆盖变化率与海拔的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山各段积雪及变化特点是(     
A.海拔5000米冬夏积雪面积一致B.海拔5300米以上夏季积雪面积增加
C.冬季海拔500米左右积雪面积最多D.夏季海拔3700米左右积雪面积最少
2.推测该山冬季海拔4千米以上积雪覆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降低B.降水增加C.风力强劲D.地势陡峻

9 . 下图为塔里木盆地边缘某山地两坡的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     
A.甲表示北坡,乙表示南坡B.甲表示东坡,乙表示西坡
C.丙表示山地针叶林带D.丙表示温带荒漠带
2.导致该山地甲、乙两坡垂直带谱复杂程度存在明显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山顶海拔B.相对高度C.气温D.降水
3.造成乙坡缺少森林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气温低B.海拔高,气温低
C.为阴坡,光照不足D.地形封闭,降水少

10 . 树种线是指树种个体分布的海拔或纬度上限。下图为某山地树种线海拔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该山地树种线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光照C.热量D.土壤
2.树种线变化对该山地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生物多样性更加复杂B.山地的气温波动加剧
C.高海拔裸地显著增多D.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
2022-05-30更新 | 524次组卷 | 16卷引用:题号押题04 第9—11题 自然地理(二)-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临考题号押题(全国卷)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