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4 道试题
23-24高三上·河南·阶段练习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西双版纳(21°09'N-22°36’N,99°58'E-101°50'E)位于云南南部,地势周围高、中部低,分布着许多宽谷盆地、低山丘陵。西双版纳地处热带北部边缘,属热带季雨林气候,具有高温多雨、干湿季分明而四季不明显的气候特点。以100m为间隔将西双版纳划分为20个垂直高度带,统计每个高度带内野生种子植物的物种个数,记作物种丰富度。该研究结果有助于准确全面地理解物种多样性的海拔分布,为西双版纳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下图示意西双版纳种子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垂直分布格局。

   

(1)分析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
(2)描述西双版纳种子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垂直分布特征。
(3)分析西双版纳种子植物物种丰富度垂直分布格局的形成原因。
2023-09-28更新 | 355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普高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测评(二)地理试题

2 . 下图中甲、乙表示不同的山脉,图中斜线之间的区域表示不同的自然带,b为积雪冰川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两座山脉中的a自然带最可能是(     
A.山地草原带B.针阔混交林带C.针叶林带D.苔原带
2.导致乙山脉自然带南侧高、北侧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山体高度B.水分C.海陆位置D.土壤
2022-10-09更新 | 800次组卷 | 8卷引用: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单元检测)-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3 . 图为雅鲁藏布江某水文站以上流域1976~1986年年均冰川融水量及冰川面积随高程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高程5300m~5700m区间冰川面积增加但冰川融水量减少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B.地形C.坡向D.降水量
2.5700m以上冰川面积随高程升高而减小,其主要原因是(     
A.降雨量减少B.山地面积减少C.太阳辐射增强D.风力作用增强
3.近些年来冰川融水量增加,其带来的影响可能有(     
①流水侵蚀作用加强②冰川侵蚀作用减弱
③土体的抗蚀性减弱④入河泥沙减少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4 . 图为甲、乙、丙三地全年气压带、风带控制时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三地(     
A.甲地有明显的四季变化B.乙地冬季气候寒冷干燥
C.丙地的气温年变化较小D.均位于中纬度大陆西岸
2.关于三地气候对当地自然景观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高山自然带谱数量较多B.乙地的植被多为常绿阔叶林
C.丙地风蚀、风积地貌分布广D.三地河流结冰期短、径流量大

5 . 白马雪山位于横断山脉中段,全年盛行西南风,年均温4.7℃,年降水量640mm,随海拔的升高气候变化显著,形成山地严寒、河谷干热的特点。博格达山位于天山山脉东段,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均温2.5℃,年降水量450~700mm,山麓炎热,中、高山区湿润寒冷。图示意白马雪山和博格达山针叶林及灌丛草甸随高程的分布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1.白马雪山山麓的植被景观可能为(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干热河谷灌丛
C.温带落叶阔叶林D.高山灌丛草甸
2.与白马雪山相比,博格达山(     
A.针叶林植被带分布高度范围较大B.高山灌丛草甸带分布高度范围较大
C.植被带受冬夏季风变化影响大D.植被过渡带内斑块化程度较高
2023-11-09更新 | 324次组卷 | 4卷引用:5.1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第一课时)(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同步精品课堂(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6 . 我国某自然保护区植被垂直分布差异明显。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该自然保护区的植被垂直分布变化明显。下图示意其最高峰垂直植被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自然保护区可能位于(     
A.横断山B.武夷山C.太行山D.祁连山
2.推测甲地的典型植被类型(     
A.高寒灌丛B.高山草原C.积雪冰川D.中山草甸
3.受气候变化影响(     
A.常绿阔叶林面积减小B.针阔混交林面积扩大
C.针叶林面积扩大D.甲面积扩大
2024-02-23更新 | 316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高邮市临泽中学高三下学期一模模拟地理试卷

7 . 山地生态系统是响应环境变化的敏感区域。小叶章为长白山岳桦林(约1800-2000米)下禾本科草本优势物种。1986年风灾使长白山岳桦林带形成的林窗(风倒区),科考队发现,风灾后的小叶章成功侵入西坡高山苔原带,多分布于火山灰裸地,形成小叶章斑块,且呈扩张趋势,而其他坡向未见此现象。长白山西坡高山苔原带降水丰富、蒸发强、生长季短,植被覆盖率高且多匍匐于地表,生长缓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86年风灾对小叶章侵入高山苔原带的影响可能是(     
A.生存空间增大B.获得较多水分C.提供大量种源D.种间竞争增强
2.推测长白山西坡小叶章侵入高山苔原带后,苔原带植被(     
A.数量增多,群落多样性减小B.数量减少,群落多样性减小,
C.数量增多,群落多样性增大D.数量减少,群落多样性增大。
3.其他坡向未见小叶章侵入高山苔原带,其原因不可能是(     
A.内力作用强弱B.全球气候变暖C.演替进程差异D.人类活动干扰
2023-05-16更新 | 380次组卷 | 6卷引用:第18讲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讲义)-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容重也称土壤假比重,指一定容积的土壤(包括土粒及粒间的孔隙)烘干后的重量与同容积水重的比值,它与土壤质地、土壤水分、压实状况、土壤颗粒密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各种土壤管理措施有关。科研人员在野外调查祁连山中段山地表层土壤容重时发现: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容重不同;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发生变化。图1为祁连山中段山地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2为祁连山中段不同植被类型0~10cm土壤容重统计。



(1)指出祁连山中段山地土壤生产力较高的坡向并描述其表层土壤容重的垂直分布特征。
(2)与海拔同为3300米的山地北坡相比,指出南坡的土壤容重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3)说明在同一植被类型下的土壤容重随土层深度的变化情况及其原因。
2022-09-28更新 | 714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

9 . 下图为我国两座不同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某地理科考小组在P山收集了不同自然带主要植被叶片,在Q山观测了山地河流的水文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收集到的叶片①、②、③、④(如下图所示),与P山自然带甲、乙、丙、丁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④-甲,③-乙,②-丙,①-丁B.①-甲,③-乙,④-丙,②-丁
C.③-甲,①-乙,②-丙,④-丁D.④-丁,③-丙,②-乙,①-甲
2.P山可能位于(     
A.新疆B.山西C.广东D.四川

10 . 甘肃南部的太子山脉(35°N,102°E)位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山体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区可达660mm。太子山的高山地带岩石裸露,嶙峋峥嵘。左图为太子山植被垂直分布示意图,右图为太子山主峰的地层横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太子山甲、乙自然带最可能分别是(     
A.落叶阔叶林带、针叶林带B.高山草原带、荒漠带
C.常绿阔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D.针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
2.据右图,推测太子山高山地带裸露花岗岩的形成过程(     
A.岩浆侵入——断裂抬升——变质作用——外力侵蚀
B.沉积作用——岩浆侵入——断裂抬升——外力侵蚀
C.沉积作用——断裂抬升——岩浆喷出——重力剥落
D.岩浆喷出——沉积作用——断裂抬升——重力剥落
3.下列诗词最符合太子山脉景观描述的是(     
A.平沙莽莽黄入天B.万顷江田一鹭飞C.群峰高并白云齐D.五月杨梅已满林
2022-12-03更新 | 429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