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 道试题

1 . 下图为某山体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该山体最可能位于(     
A.天山山脉B.昆仑山脉C.横断山脉D.太行山脉
2.图示山体(     
A.受水热条件影响,东坡自然带下界较低(     
B.由于夏季高温,自然带的上界比冬季高
C.植被水分的主要来源是积雪融水
D.西坡a带上界高是由于人口更少
2020-11-09更新 | 524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 . 下图为非洲自然带分布图和甲山的植被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①、②、③自然带的差异主要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其主导分异因素是____________。
(2) 由于________和________因素的影响,左图中的乙形成了________(填自然带),这属于地理环境地域分异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3) 图中反映的是自然带的________分异规律,其中d代表的植被类型与左图中自然带________(填数字)的植被类型相同。
(4) 图中山地北坡雪线高于南坡,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植被是指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植被的分布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各个地区自然植被分布的差异,往往意味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植被类型中,能够反映土壤水分条件较好的是(     
A.温带草原B.温带荒漠
C.亚寒带针叶林D.河漫滩草甸
2.下列关于植被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降水较多的地方,植被一定生长茂盛
B.高温多雨的地区,由于土壤肥力特别高,故植物生长茂盛
C.自然植被相似的地方,其自然地理环境也基本相似
D.自然植被一旦遭到破坏,就再也不能形成稳定的植被
3.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青藏高原,虽然处在同一纬度,但自然植被差异很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土壤B.地形
C.地质历史D.水分状况
4 . 下列地理现象的变化能正确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是               
A.我国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植被有明显的变化
B.秦岭南坡太阳辐射强于北坡,植被生长茂盛
C.云贵高原由于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出现石漠化
D.沙漠地区生长着大量的芦苇

5 . 读“我国某山地垂直带谱示意图”,回答下面三题。



1.该山地可能位于(     
A.滇B.藏C.新D.赣
2.若全球变暖加剧,则下列现象最可能出现的是(     
A.雪线下界升高B.森林带的下界降低
C.荒漠带的分布范围缩小D.自然地带无变化
3.与该山地北坡植被1—2—3—4垂直变化成因相似的是(     
A.亚洲东部沿海地区由南向北的自然地带变化
B.亚欧大陆中纬地区由东向西的自然地带变化
C.澳大利亚东北沿海地区热带雨林的形成
D.欧洲西部沿海地区由南向北的自然地带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在西藏昌都,金沙江、澜沧江与怒江流过的峡谷,大多干旱少雨,一条条河谷,就像在湿润的横断山区中镶嵌的“干旱带”,景色与横断山区的湿润地区大相径庭,它们被称作“干热河谷”。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判断图中主要河段的水文特征
A.含沙量大B.流速快C.流量大D.结冰期长
2.根据材料,推测干热河谷谷底生长的植被可能有
①高山草甸②仙人掌③稀树灌丛④常绿栎林⑤松栎混交林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
3.推测“干热河谷”的成因可能是
A.气候异常B.植被破坏C.热岛效应D.焚风效应
2018-06-12更新 | 229次组卷 | 5卷引用: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之高二地理 期末模拟试题C卷 湘教版
7 . 读热量、水分、海拔变化对自然带的影响图,回答下列各题。

1.据各自然带在图中的位置,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①o→a热量越来越少             
②o→b年降水量越来越多
③o→c海拔高度越来越低       
④o→d所处纬度越来越高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
2.下列自然带的分布与其成因的组合,错误的是
A.欧洲西部温带落叶阔叶林向北延伸广——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B.美洲西海岸各自然带沿海岸呈狭长延伸——地形
C.南半球缺乏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热量变化
D.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为热带草原带——海拔高度变化
8 . 读“甲、乙、丙三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地纬度按由高到低排列顺序是____
(2)甲地某高度上,北坡为针叶林,南坡为灌木草甸,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3)甲地雪线南坡高于北坡的原因是什么?
2024-02-07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同步产品化】5.2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预习自测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9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表现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1)山寺桃花四月始盛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古诗的描写反映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
(3)辨析:任何一个山地都具有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2024-01-15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同步产品化】5.2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堂例题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10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东南部典型的丹霞地貌具有“顶平、身陡、麓缓”的特征,山块之间常形成被陡崖围合的沟谷。典型丹霞地貌海拔大多在300~400米,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难以达到通常意义上产生垂直分异的高差,却形成了特殊的植被分异现象(如图所示)。



(1)根据自然带分异规律,指出我国东南丹霞地貌区的地带性植被类型及气候特点。
(2)实际上,丹霞地貌区山顶植被类型发生了变异,请说明原因。
(3)在流水作用下,丹霞地貌区山顶和沟谷植被出现垂直分异,试分析原因。
2023-08-17更新 | 336次组卷 | 1卷引用:章末检测卷(五)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