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167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海水性质明显不同的两类水体交汇易形成海洋锋。位于大西洋和北冰洋交界处的北欧海存在海洋锋现象,在夏秋季尤为明显。每年冬季,由于冰岛低气压等多种原因,北欧海向大气输送大量热量进而影响大范围的大气环流。图为北欧海的海水运动示意图。


   
(1)在图中65°N~75°N、0°经线以西的范围内,用实线画出海洋锋的位置。
(2)与甲类海水相比,指出夏秋季乙类海水性质的特点,并分别简述成因。
(3)说明北欧海海洋锋对周边渔民捕捞作业的影响。
(4)结合海气相互作用的具体方式,解释冬季北欧海向大气输送大量热量的原因。
2023-05-31更新 | 682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届重庆市南开中学校高三下学期第十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2 . 地球表层的地貌形态各异,土壤和植被类型多样。某中学学生利用暑假分两个大组到我国各地研学旅行。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第一大组把考察我国各地地貌景观的差异作为研学的重点之一。图1是第一大组四位同学拍摄的照片。


   
(1)某同学归来展示了黄土地貌景观照片①,该照片是在图1中____地拍摄的,形成该地貌主要的外力作用是____。该地区突出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请从气候、土质、地形角度解释当地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____
(2)孙同学考察了“魔鬼城”之称的雅丹地貌,突遇沙尘暴。你认为孙同学拍摄的照片中最可能有图____(填数字),图示该地貌景观主要是____作用形成。
(3)图1中,古人用“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佳句来描述赵同学的考察地,据此判断其拍摄的照片应是图____(填数字),该照片是在图1中____地拍摄。该地貌在地表和地下均有表现,在地表由于流水溶蚀作用常形成____等景观,往往成为著名的风景区。

材料二:第二大组主要开展以植被与土壤为主题的研学活动,活动分甲、乙、丙、丁四个小组进行。


(4)对照研学地位置分布图,写出对应的植被类型。
   
甲:____乙:____丙;____
丁:温带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
(5)从甲→乙→丁的景观变化体现了自然环境的____分异规律,其主导因素是____其中,甲地和乙地相比,景观季节变化更明显的是____地。
(6)土壤的发育与其所处环境关系密切,丁地“黑土”(颜色呈暗黑色)广布,土壤肥力较高。试从生物和气候角度推测该土壤的主要成因。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肯尼亚位于非洲东部,赤道横贯中部,东非大裂谷纵贯南北。境内多高原,受地势较高的影响,为热带草原气候。下图为非洲的自然带分布图(甲图)和非洲东部区域图(乙图)。

甲图

乙图

材料二 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往往是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干、湿季,多分布于南北纬10°~20°。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差异也较大。下图为内罗毕、约翰内斯堡和图利亚拉三地的气候资料图(下图)。

丙图

(1)甲图中甲地多湖泊、沼泽是由于地处高原,其气温相对比较__(填“高”或“低”),蒸发比较弱,受____(气压带、风带名称)控制,降水较__,地势低洼处积水成湖、成沼泽。
(2)分析内罗毕、约翰内斯堡两地降水特点的成因,并解释图利亚拉降水较少的原因。
(3)归纳非洲的自然带分布规律并简述其成因。
(4)从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的相互联系角度,说明内罗毕地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2018-01-02更新 | 3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练习:第23讲 世界地理
4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随看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历史加快了从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洲际贸易是近代世界不同地区之间经济与文化联系的主要内容之一。三角贸易兴起于16世纪,在17—18世纪成为最重要的洲际贸易,因涉及欧洲、非洲和美洲三地,且其主要商路连接成三角形,故称“三角贸易”。满载着枪支、纺织品、铁器和奢侈品等货物的商船,从利物浦等欧洲港口“出程”;到达非洲后,用上述商品交换被掠来的非洲黑人,然后经大西洋西航美洲,此为“中程”;商船到达美洲后,以这些黑人换取蔗糖、咖啡、烟草、棉花等物品、再运回欧洲,此乃“归程”。一次三角贸易的航程,大约需时半年,可做三笔生意,获得数倍的利润。利物浦等城市因此兴盛起来。
——据艾里充•威康斯《资本主义与奴隶制度》等
材料二 三角贸易示意图。

材料三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理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马克思《资本论》
英国资产阶级将被迫在印度实行的一切,既不会使人民群众得到解放,也不会根本改变他们的社会状况,因为这两者不仅仅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决定于生产力是否归人民所有。但是,有一点他们是一定能够做到的,这就是为这两者创造物质前提。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
我们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指出三角贸易涉及海区的大洋环流规律,以及三段航程海域洋流的性质(寒、暖流)。
(2)某船队1月份从欧洲出发,并如期回到里斯本。说明该船队到达里斯本时。那里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2016-11-27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2009-2015年高考真题考点汇编 表层海水等温线图的判读地理卷
23-24高二上·全国·课时练习
综合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西兰南岛西南部的峡湾区,峰峦叠起,崖壁幽深,峡湾内多巨大的瀑布。在这原生态的次南极海域孕育出的岩龙虾,肉质细嫩,口味鲜甜。捕捞的岩龙虾通常用直升飞机从渔船的甲板上接运并飞越峡湾区的崇山峻岭,抵达距海岸线最近的蒂阿瑙镇,置于海水池暂养后再运往基督城包装出口。新西兰政府对野生龙虾的捕捞实施配额管理,定量捕捞。中国是新西兰鲜活龙虾最大的出口市场。2020年初受疫情影响,原本为出售给中国而捕获的岩龙虾由于大批贸易订单取消,价格大幅下跌,已经低至每公斤人民币200元~300元。下图为新西兰南岛地形及岩龙虾产地示意图。



解释新西兰南岛西南部峡湾地貌的成因。
2023-07-25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1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分层练习 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6 . 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某地沿东西方向的地质剖面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于图中解释合理的是(     
A.图中甲山地的成因是火山喷发
B.图中地质构造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南北方向的挤压作用
C.通常乙处构造中心部分岩层较老
D.丙处由于内力作用,岩层挤压隆起成山
2.若在图示地区进行工程活动,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乙顶部容易受到侵蚀作用,隧道不宜修建乙下方
B.工程建设尽量避开甲区域,以免诱发地震、滑坡等
C.图示山区普通公路建设为降低坡度,提高安全性,需要尽量与等高线垂直
D.若要在图中建设石油钻井,最好在丙处
7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2年最强寒潮来袭,全国多地大幅降温。11月30日,辽宁大连海域现“海浩”奇观(如左图),周边海面上如同“开锅了”,雾气缭绕,蒸汽升腾,仿佛仙境一般。“海浩”,指由于海洋表面和低层大气温差显著增加,水汽迅速凝结成大量小水滴或冰晶,在海面呈现“水雾”或“冰水混合雾”,甚至“冰雾”的特殊现象。右图示意我国近海海面年蒸发量的分布。



(1)试从天气系统和“海—气相互作用”的角度,解释大连“海浩”现象的成因。
(2)读右图,说出图中年蒸发量2000mm以上高值区的分布特点,并推测成因。
2023-01-04更新 | 212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2022年1月15日,太平洋岛国汤加发生了一次猛烈的海底火山爆发,喷出的巨量气体(水蒸气、二氧化硫为主,也含有二氧化碳)和烟尘从海里直冲云霄,直达平流层中部。其引发的海啸抵达了整个太平洋沿岸地区。2023年6~9月,美国、日本和欧洲多国遭遇热浪,多地气温屡创新高。有气候专家认为,前一年年初的汤加火山喷发可能要对高温负一部分责任,因为当年的火山喷发相当于给地球加了一个促进吸收热量的盖子。


考点1.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
(1)(易)填写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①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     )
②交通信号灯为红绿灯而非蓝色灯(     )
③夏天阴天时气温不太高(     )
④晨昏蒙影(     )
(3)(难)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说明阳光房能提高室温的原因。
(4)(难)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描述火山喷发后产生大气降温的主要过程。
考点2.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因素
(5)(易)简述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因素
(6)(中)研究表明,“盐结皮”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少,其主要原因是(     
A.大气削弱作用强B.地面辐射强C.大气逆辐射弱D.地表反射率高
2024-02-06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同步产品化】2.2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课堂例题 人教版(2019)必修一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968年,为缓解加利福尼亚州严重缺电问题,内华达州某企业修建了莫哈夫电厂。经过与铁路运输的比较,1970年该电厂最终修建了输煤管道(下图),将凯恩塔煤矿的煤炭破碎后,按照煤与水1∶1的比例制成煤浆,通过多级加压泵输送至莫哈夫电厂发电,年运煤量约500万吨,使得莫哈夫电厂效益名列全美第二。该输煤管道的所用水源多取自深层地下水,共建有8座超1000米的深井。1984年后,莫哈夫沙漠地区建成多个太阳能电站。2005年莫哈夫电厂停运。



(1)解释当时将凯思塔煤矿的煤炭运往莫哈夫电厂不采用铁路而采用管道的经济目的。
(2)分析该输煤管道的水源多取自深层地下水的自然原因。
2021-04-23更新 | 363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0-2021学年高三4月阶段性检测(十一校联考)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黔东南黎平县部分农民利用稻米老种子-胭脂紫米发展农业生产,采用“牛耕+牛粪+牛草+放鱼+放鸭”的“复古牛耕”方式种植,因为整个种植过程以牛为中心,因此获得的紫米取名“有牛米”。“有牛米”品质高、口感好但单产低,如果价格低则难以维持生产。目前,该县“有牛米”与上海、深圳等城市的一批销售商建立了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2020年,该县“有牛米”销售80万斤,收入1160万元。下图示意黎平县某村种植“有牛米”的梯田分布及其梯田景观。



(1)老种子是指在当地自然条件下,经过长期自然或人为选择形成的传统品种。除胭脂紫米外,还有人在黎平县收集到200多个老种子品种。分析黎平县老种子品种丰富的原因。
(2)说明采用“复古牛耕”方式生产的好处。
(3)解释“有牛米”舍近求远大量销往上海、深圳等城市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