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贺兰山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山体呈东北—西南走向,南北长约220千米,东西宽约20~40千米,主峰敖包疙瘩海拔3556米(左图)。贺兰山为植物提供了多种多样的生长条件,植物资源丰富。右图为敖包疙瘩东坡某一研究区域各海拔段上的植物种类数目统计图。

贺兰山是岩羊集中分布的一个重要区域,也是岩羊分布区的最北缘。岩羊,体型中等,以青草和各种灌丛枝叶为食,冬季啃食枯草,它们还常到固定的地点饮水,但到寒冷季节也可舔食冰雪。主要栖息在高山裸岩或悬崖地带,不同地区栖息的高度有所变化,但不见于森林中,有较强的耐寒性。躺卧在草地上时,身体的颜色与草地上的裸露岩石极难分辨。

(1)用图中相应图例,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图中山体甲空白处,画出温带草原、荒漠草原和旱性灌丛三个自然带。(注意:自然带更替顺序、边界、东西坡差异)
(2)描述敖包疙瘩东坡植物种类数目随海拔高度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3)分析岩羊主要栖息在高山裸岩或悬崖地带而不见于森林中的原因。
2024-04-19更新 | 331次组卷 | 9卷引用:押江苏卷第5~7题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临考题号押题(江苏卷)

2 . 伊犁鼠兔是分布在海拔2800~4100米天山北坡高山裸岩区的濒危物种,栖居在岩石裂缝、岩洞之中,不仅以金莲花、红景天、雪莲花等名贵药材植物的茎叶为食,还能在岩石裂缝中找到其他可食用的植物。近20年来,气候条件发生变化,伊犁鼠兔种群数量急剧减少。下图示意天山自然带垂直带谱。完成下面小题。

1.伊犁鼠兔栖息地主要分布在(     
A.山地草甸草原带B.高山冰雪带C.云杉林带D.高山草甸带
2.推测高山裸岩区岩石裂缝之中能够生长植被的原因主要是(     
A.水分充足B.光照充足C.热量充足D.风力较小
3.全球气候变化会导致伊犁鼠兔的(     
①天敌增多②水源减少③栖息地减小④食物减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4-04-09更新 | 405次组卷 | 5卷引用:地理(江苏卷03)-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3 . 读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示意新疆部分地区环境及景观。


          

材料二阿尔泰山位于我国新疆最北部,山麓至山峰的海拔变化多在1000米到3500米之间,地势起伏明显。全年都易受西风气流影响,充沛的山地降水造就了阿尔泰山湿润的气候,降雪量多于降雨量。


(1)简析阿尔泰山区降雪量多于降雨量的原因。
(2)图乙是图甲中M山峰南北坡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请判断①自然带的名称,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3)在M山峰高寒荒漠带平坦的山坡处,常出现由大小不一的碎石组成的高山流石滩(如图丙),请运用外力作用的原理推测流石滩的形成过程。
2023-10-12更新 | 29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位于西双版纳的纳板河是澜沧江南段支流,流域内最高海拔2304米,最低海拔539米,流域面积270平方千米。该流域是按小流域生物圈保护理念规划建设的综合型自然保护区,天然林地面积占67.74%,森林生态系统保存比较完整。流域内旱雨季明显,10月下旬到次年5月下旬为旱季,旱季降雨较少,但多浓雾,其蕴含的水汽不亚于一场小雨,由此弥补了旱季水分的不足。

材料二:下图为纳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


   
(1)指出自然带I、Ⅱ的名称并判断自然带I、Ⅱ更替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
(2)简析纳板河流域旱季浓雾多发的自然原因。
(3)说明纳板河流域森林凋落物对林下土壤的作用。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5 . 冰川累积面积比率(AAR)是指冰川处于稳定状态时,非消融区的冰川面积与冰川总面积之比。冰川累积面积比率的世界最大值在青藏高原内陆地区。下图示意祁连山和喜马拉雅山不同海拔冰川累积面积比率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喜马拉雅山与祁连山冰川分布差异产生的原因,正确的是(     
①喜马拉雅山纬度低,气温高,雪线分布较低
②喜马拉雅山距海近,降水多,雪线分布较低
③喜马拉雅山坡度大,各海拔冰川比重较大
④喜马拉雅山海拔高,冰川的发育规模较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下列与青藏高原内陆地区AAR最高的原因,直接相关的是(     
A.气温低B.年较差小C.风力强D.光照强
6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吕宋岛位于菲律宾群岛的北部,岛上盛行风向有明显的季节性转换,导致气候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并进一步影响当地自然带的发育。

材料二:图1为吕宋岛及其周边岛屿示意图。图2为美岸与帕拉南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图3为中科迪勒拉山脉北段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



(1)请在萨马岛附近画出板块边界线____,并运用板块构造理论说明萨马岛的形成过程____
(2)分析美岸春季气温高的主要原因。
(3)说出①、②自然带名称,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023-06-02更新 | 174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地理试题

7 . 西双版纳地处横断山脉的南延部分,当地雨林区每年特定时期常有浓雾,这里还有着植被垂直分布的“倒置”现象(下图),在某些河谷地区,随着海拔升高,植被由亚热带类型转为热带类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材料中的特定时期及多雾的原因,正确的是(     
A.春季,季风转换时期,风力较小B.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带来水汽
C.秋季,此时降水较多,温差较小D.冬季,太阳高度较小,气温较低
2.森林浓雾长时间持续能够(     
A.增加大气降水B.避免植物灼伤C.增加植物蒸腾D.改善土壤墒情
3.西双版纳海拔1600~1800米,再次出现雨林为主的植被,是由于(     
A.迎风地形,降水充足B.气流下沉,焚风效应
C.山谷地形,出现逆温D.地形平坦,利于储水

8 . 由气候原因引起的各种自然灾害随山地海拔高度的增加,其发生、分布也产生相应的变化,形成山地特有的自然灾害垂直带谱。天山山地主要灾害类型有12种,可分为3个带(基带为暴雨一塌方带,中带为融水—冰冻带,上带为风吹雪一雪崩带)。下图示意天山山地自然灾害分布的垂直带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天山山地自然灾害垂直带谱完整的原因是(     
A.海拔高度大B.两侧气候差异小C.呈东西走向D.自然带界线分明
2.图中8为热融沉陷(     
A.①②两坡具有对称性B.①坡较②坡持续时间短
C.①坡季节融化层厚度大,沉陷量大D.②坡降水量丰富,沉陷深度大
3.图中9、12表示两类雪崩。与12相比,9类型雪崩发生的季节最可能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023-05-14更新 | 296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植被演替是指裸地上植被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东北地区的长白山在800年前发生了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山上大量的原始植被被烧毁,导致植被重新演替。研究表明,火山灰是长白山植被演替滞后的主要原因,长白山北坡植被演替开始时间早,现已进入中后期阶段,东坡植被演替开始较晚。左图示意目前长白山北坡、东坡的植被带分布,右图示意长白山亚高山区(海拔约2000-2200米)的植被演替模式。

(1)据图描述长白山东坡和北坡植被带的垂直分布的差异。
(2)火山喷发后造成长白山北坡和东坡植被演替差异,推测其原因。
(3)根据长白山植被演替模式推测长白山北坡岳桦林分布上界的变化方向,并说明判断依据。
2023-04-08更新 | 941次组卷 | 8卷引用:专题06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学易金卷:3年(2021-2023)高考1年模拟地理真题分项汇编(江苏专用)

10 . 下图示意北半球某山地南、北坡自然带随海拔变化(图中线段分别代表南、北坡自然带的分布海拔)。每年3~5月该山地都会迎来登山客的流量峰值。据此完成问题。

1.该山地(     
A.北坡缺失甲带主要因基带海拔较高B.南坡乙带下界受海陆位置的影响
C.北坡自然带数量多少由降水量大小决定D.南坡自然带的界线均随季节变化而移动
2.每年3~5月适宜攀登该山的原因主要是(     
A.季风转向期,风雪较少B.太阳高度大,气温较高
C.白昼时段长,用时充足D.冰雪消融多,线路安全
2023-01-19更新 | 16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高考地理试卷选择题变式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