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 道试题

1 . 丹霞地貌典型特征是陡崖广泛发育,许多山峰四面陡崖,山顶平坦狭小,崖底则是山峰和悬崖围闭的沟谷。具有“顶平、身陡、麓缓”的特征。由于相对高度小,山体植被垂直分异呈现出非地带性特征。下图示意中国东南部某山丹霞地貌植被。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沟谷雨林区域热量异常充足,其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B.海拔低C.地形封闭D.陡崖反射阳光
2.若只考虑山体的崩塌和侵蚀,该地植被的演变最可能是
A.沟谷雨林的范围将会扩大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将会扩大
C.坡麓常绿灌丛林海拔上限持续下降D.区域植被类型将会增加
2019-09-27更新 | 134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2020届高三9月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2 . 我国某公路长500多千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并跨越了多条河流。公路南端海拔约1 070米,为山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该公路山区段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封路禁行。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公路位于
A.吉林B.内蒙古
C.西藏D.新疆
2.该公路山区段定期封路禁行主要是因为
A.洪水频发B.路面积雪严重
C.泥石流多发D.路面冻融沉降
3.该公路北端海拔约750米,其所处的自然带是
A.针叶林带B.山地草原带
C.高寒草甸带D.灌丛荒漠带
2019-06-08更新 | 12259次组卷 | 55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3 . 青海云杉林是祁连山区重要的水源涵养林。读祁连山区某小流域各海拔高度青海云杉林的生物量图和各海拔高度不同径级青海云杉林的生物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从图甲可以看出该流域云杉林生物量变化的可能原因是
A.处温带季风气候区B.海拔越低荒漠所占面积比值越大
C.深居内陆夏季气温高D.降水随海拔升高先增后减
2.对比中树与大树最大生物量分布位置的差异,大树最大生物量分布的位置处
A.光照更足B.温度更高C.土壤更肥沃D.坡度更大
2019-06-06更新 | 203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黄冈中学2019届高三6月适应性考试文综地理试卷
4 . 下图为某山脉东、西两坡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垂直带谱分布符合图示山脉的是
A.AB.BC.CD.D
2.该山脉所处地区的地带性植被最可能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温带草原

5 . 地下生物量是指地下单位面积内实存生活的有机物质(干重)总量。下表为某地区三个观测点的基本概况,下图为这三类植被地下生物量垂直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最有可能是(     
A.武夷山B.大兴安岭
C.喜马拉雅山D.祁连山
2.Ⅰ、Ⅱ、Ⅲ分别表示(     
A.山地草甸、山地荒漠草原、高寒草原
B.山地荒漠草原、山地草甸、高寒草原
C.高寒草原、山地草甸、山地荒漠草原
D.山地草甸、高寒草原、山地荒漠草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旅游景区在游客步行上山游览路径两侧的不同距离,生物多样性往往发生变化。下图为某山地草甸 (2100~2358m)物种丰富度(植物种类的数量)、物种均匀度(不同种类植物的数量差异)随路径距离的变化情况。其中物种均匀度与优势物种关系密切。读图完成 下列各题。

1.推测影响该山地草甸物种丰富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海拔高度B.地势起伏C.坡面朝向D.人类活动
2.据图判断优势物种最不明显的地区位于游览路径两侧
A.12m 处B.8m 处C.4m 处D.0m 处
3.该山地草甸物种均匀度呈现单峰规律。对该分布规律成因解释合理的是
A.12m 处人类干扰小,少数植物通过竞争获得优势
B.8m 处人类干扰较小,植物种类较多
C.4m 处人类干扰较大,少数生命力较强植物优势较大
D.0m 处人类干扰最大,植物生存的自然环境恶劣

7 . 下图 为我国季风区某山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向某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山地自然带垂直带谱中此森林集中分布的海拔最可能是
A.1 800~1 900 mB.1 900~2 000 mC.2 000~2 100 mD.2 100~2 200 m
2.该森林植被的生长习性有
①喜光②抗风③喜湿④耐寒⑤喜阴⑥耐贫瘠
A.①⑥B.②③C.③⑤D.④⑥
3.调查发现,近年来高山苔原带中该森林植被增长趋势明显。主要原因是
A.土壤肥力增强B.封山育林C.气候变暖D.降水增加
2018-11-08更新 | 395次组卷 | 25卷引用:湖北省荆州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双周考(11月)+地理
8 . 肯尼亚山位于东非高原,是距离赤道最近的雪山。下图为非洲肯尼亚山植被的垂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降水量与可能蒸发量最大差值处的海拔约为
A.1500mB.2200mC.2700mD.5000m
2.肯尼亚山
A.①地自然带分布属于地带性规律B.②地植被为山地雨林
C.③地受人类活动影响强度最大D.④地处板块消亡边界

9 . 在周围山坡环绕的山谷或盆地中,周围山坡上的冷空气向谷底注泻,并在谷底沉积继续辐射冷却,形成所谓“冷湖”。而在坡地上,气温相对较高,形成所谓“暖带”。下图是我国某山地1月份不同坡向极端最低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随高度变化示意图(图中Ⅰ、Ⅱ为极端和平均最低气温)。


回答下列各题。

1.该山可能是(  )
A.长白山B.太行山
C.贺兰山D.武夷山
2.属于该山地西北坡向1月份平均最低气温的曲线是(  )
A.①B.②C.③D.④
10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高山积雪是干旱地区最重要的水源,研究高山积雪覆盖面积的变化规律,对区域水资源规划、融雪型灾害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积雪覆盖变化率是相对于上一季节积雪面积的变化情况,积雪覆盖变化率大于0表明相对上一季节积雪增加。在高寒地带,积雪发生升华对积雪覆盖的减少有重要作用,同时风力作用也会改变这些区域积雪的分布状况。

材料二 北半球中纬度干旱地区某高山冬夏两季积雪覆盖变化率与海拔的关系示意图。


(1)简述该山夏季不同海拔积雪覆盖面积的变化特点,并简析原因。
(2)该山冬季,高海拔地带(海拔3800m以上)积雪覆盖面积呈下降趋势,试分析其原因。
(3)冰川泥石流是高山地区的主要地质灾害。说出冰川泥石流多发的季节,并简要分析原因
2018-03-16更新 | 375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北省七市(州)教科研协作体2018年3月高三联合考试文综地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