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秦岭中段南坡,是野生大熊猫分布密度最大的区域。大熊猫以竹为食,尤其偏爱竹笋和新竹。较低海拔的巴山木竹林区和较高海拔的秦岭箭竹林区是大熊猫的主要活动范围。竹基本上遵从春发笋、夏长鞭、秋孕笋、冬休眠的生长规律。目前巴山木竹林密度偏大,限制了大熊猫活动,同时老化严重、更新较差,大熊猫食物来源减少。研究表明合理间伐可改善此状况,大熊猫采食区竹林中间伐的合理频次以两年为宜。表为20172月巴山木竹林带状间伐(间伐宽度和保留宽度均为2米左右)后区域和未间伐对照区域中大熊猫活动痕迹情况。

年份痕迹类型间伐区域对照区域
竹笋(5月调查)竹笋(5月调查)
2017食痕(株)37060
粪痕(团)6510
2018食痕(株)21022
粪痕(团)154
2019食痕(株)233
粪痕(团)00
(1)推测秦岭箭竹林区大熊猫痕迹最多的季节,并解释原因。
(2)据表说明间伐频次两年为宜的判断依据,并分析间伐对竹林生长自然条件的改善作用。
(3)分析巴山木竹林区间伐后大熊猫痕迹明显增多的原因。
2024-03-29更新 | 13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圆创联盟高三下学期一模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肃南县(38.8°N,99.6°E)位于甘肃省祁连山区,由于草场随山地海拔高度不同而具有差异性,牧民们世世代代形成了不同季节利用不同高度草场的迁徙游牧方式。近年来,该县300多户牧民改变传统转场放牧方式,在冬季把数十万头牛羊迁徙至山下,到农业村租赁粮食作物秸秆地放牧。这种“租田借牧”的方式推进了草畜平衡,提高了羔羊成活率,农牧民实现增收,实现了农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下图为租田借牧景观。


   
(1)分析肃南县牧民在山地草场迁徙游牧的地理原因。
(2)与迁徙游牧相比,说明“租田借牧”利于羔羊存活率提高的原因。
(3)指出“租田借牧”给农业村带来的综合效益。
3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留尼汪岛是一个火山岛,岛上火山活动频繁,岛屿经多次火山喷发形成。留尼汪岛经济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



(1)推测留尼汪岛的形成过程。

某旅行爱好者在留尼汪岛火山游记中写道:“随着海拔升高,沿途的植被也在发生变化。山麓沟谷森林郁郁葱葱,海拔越高,树木越稀少,行至半山腰低矮的灌木草甸簇拥生长,越靠近火山顶部植被越少,火山顶部一片荒芜,宛如月球表面”。


(2)分析游记中从山麓到山顶景观变化的原因。

留尼汪岛面积仅有2512平方公里,却有两个机场。


(3)简述机场建设对留尼汪岛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2023-04-14更新 | 534次组卷 | 5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4-2023年高考地理考前信息必刷卷(湖北专用)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研究区位于东祁连山金强河上游,海拔2600一4300m,植被类型以高寒草甸为主,在不同海拔高度和坡向,受水分、热量及其组合影响,植被盖度(植被盖度是指植物群落总体或各个体的地上部分的垂直投影面积与样方面积之比的百分数)存在较大差异。下表和图分别示意该地区海拔2800一4000m阳坡和阴坡的植被盖度、土壤含水量变化情况。

海拔/m植被盖度/%
阳坡阴坡
280046.6766.67
300070.0083.33
320080.0096.67
340073.3380.00
360070.0075.00
380060.0065.00
400025.0020.00

(1)描述该地区2800~4000的海拔范围内阳坡和阴坡植被盖度的异同点。
(2)指出该地区同一海拔高度阳坡和阴坡土壤含水量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3)分析该地区阴坡植被盖度随海拔升高发生变化的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生物等地理要素,随着地理位置和地势的变化呈现出规律性的演变,从而形成纷繁复杂而又有规律的自然景观。阅读甲、乙两座山脉的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哪幅图的山脉所处纬度位置较低,说明理由。
(2)概述甲图中各自然带在山脉南、北坡出现的高度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3)乙图中,山脉在海拔4000以上的南、北坡,坡度基本相同,气温大致相当,但南坡的雪线却低于北坡,说明其原因。
6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陕西省宁陕县位于秦岭中段南麓,森林覆盖率高,林木种类丰富。该县城北部的城隍庙建在长安河的江心洲上。下图示意该县部分地区地形分布及长安河老城区域隍庙段概况。



(1)分析宁陕县森林覆盖率高且林木种类丰富的自然原因。
(2)历史上,宁陕县长安河夏季水位上升快,该县常遭洪水袭击。分析宁陕县长安河夏季水位上升快的自然原因。
(3)1926年7月,该县连降大雨,老城区东城墙被冲塌数处,民房和良田被淹,损失惨重,而城隍庙却安然无恙。
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
问题①:分析老城区东城墙被冲塌数处及民房和良田被淹的原因。
问题②:分析城隍庙安然无恙的原因。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托木尔峰为天山山系最高峰,断裂发育,且遭受冰川、流水及其他外力的作用,山区地形破碎而且复杂多样,山地垂直带谱完整。托木尔峰是我国最大的现代冰川分布区,也是古冰川遗迹保存最完整的地区。托木尔峰山脚的托木尔大峡谷是天山南坡规模最大、美学价值最高的红层峡谷,深浅不一的红色地层出露,宛如一条多姿的彩带。下图示意托木尔峰位置及自然带分布。



(1)指出右图中P自然带的类型,并说明该自然带的成因。
(2)分析托木尔峰现代冰川面积较大的可能原因。
(3)推测托木尔红层大峡谷的形成过程。
8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气温垂直递减率是研究山地气候的重要指标之一。太白山是秦岭主峰,具有显著的山地特征,是研究山地气候的理想场所。下图示意太白山年内气温垂直递减率变化趋势。



(1)判断太白山南北坡之间年内气温垂直递减率差异最大的季节,并分析其成因。
(2)推断太白山北坡从山麓到山顶的气温年较差的分布规律,并说明依据。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陕西省一月和七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分布及部分城币年均降水量图”。


材料二:陕西省可以划分为陕南、关中和陕北三大地理单元。下图为“陕西省沿109°E经线地形剖面示意图”。


材料三:太白山是秦岭最高峰,海拔3767米,其南北坡地理环境差异明显。下图为“太白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逐月变化图”。



(1)5-9月,太白山南坡垂直递减率小于北坡,请从大气运动的角度简析原因。
(2)分段描述宝鸡-西安以北七月24℃等温线走向,并分别说出其主要影响因素。
(3)请扼要描述陕南的自然地理特征。
2021-04-15更新 | 321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华中师大附中等六校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联考地理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高山积雪是干旱地区最重要的水源,研究高山积雪覆盖面积的变化规律,对区域水资源规划、融雪型灾害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积雪覆盖变化率是相对于上一季节积雪面积的变化情况,积雪覆盖变化率大于0表明相对上一季节积雪增加。在高寒地带,积雪发生升华对积雪覆盖的减少有重要作用,同时风力作用也会改变这些区域积雪的分布状况。

材料二 北半球中纬度干旱地区某高山冬夏两季积雪覆盖变化率与海拔的关系示意图。


(1)简述该山夏季不同海拔积雪覆盖面积的变化特点,并简析原因。
(2)该山冬季,高海拔地带(海拔3800m以上)积雪覆盖面积呈下降趋势,试分析其原因。
(3)冰川泥石流是高山地区的主要地质灾害。说出冰川泥石流多发的季节,并简要分析原因
2018-03-16更新 | 375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北省七市(州)教科研协作体2018年3月高三联合考试文综地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