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位于我国西南横断山脉中段的白马雪山(主峰5482m)和位于我国西北天山山脉东段博格达山(主峰5445m)垂直自然带丰富,其林线高度有明显不同。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白马雪山相比,博格达山针叶林带(     
A.面积更大B.树种更丰富C.生长更茂密D.分布更集中
2.下列关于两山针叶林向灌丛草甸过渡带的高度范围及过渡带内针叶林样态描述,正确的是(     
A.白马雪山3900—4300斑块状B.白马雪山4100—4500带状
C.博格达山2200—2800斑块状D.博格达山2800—3200带状
2024-01-14更新 | 106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黄陂区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海南省海陆面积广阔,气候条件优越,生物种类及特有类群均居全国前列。其土壤以砖红壤和赤红壤为主,多呈酸性,有机质含量较低且黏重。

材料二:海南长臂猿为海南特有物种,栖息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下图),以热带野果、嫩叶、花苞等为食。



(1)说明海南省生物种类和特有类群丰富的自然原因。
(2)从气候的角度,解释海南岛自然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的原因。
(3)推测降水对海南长臂猿活动范围的海拔变化,并说明理由。

3 . 图为“我国某山地北坡垂直带谱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基带植被的成因是(     
A.受焚风影响,降水少B.海拔高,热量条件差
C.纬度高,热量条件差D.距海洋远,降水稀少
2.甲表示的自然带是(     
A.荒漠带B.山地针叶林带C.山地常绿阔叶林带D.山地落叶阔叶林带

4 . 某教授参加了新疆山科学考察,他在日记中写到:“路旁出现了积雪,远处已经能够看到冰川的边缘,此时飘起了大雪……”据此完成问题。

1.此时教授正站在阿尔泰山的(     
A.山地针叶林带B.高山草甸带C.高山苔原带D.冰川带
2.阿尔泰山南坡(     
A.森林大多为落叶阔叶林B.草场仅分布在山麓地带
C.此时季节为冬季D.降水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
2022-08-12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第十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示意大兴安岭山脉中段东坡植被垂直带谱。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山地针叶林多呈平卧匍匐状,树冠倾斜,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该处(     
A.风力强劲B.气候严寒C.光照充足D.土壤贫瘠
2.察尔森至平台之间发育半干旱的针茅草可能是因为该地(     
A.地形陡峻B.蒸发旺盛C.土壤贫瘠D.地势较高
3.平台地区可以种植水稻的最主要自然原因是(     
A.光照充足B.气温日较差大C.土壤肥沃D.水源丰富
2022-05-28更新 | 805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届湖北省武汉市高三下学期五月模拟试题(二)地理试题

6 . 下图为某山地的一次特大暴雨雨量与海拔关系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降水量最多地区的海拔高度约为(     
A.2000mB.1500mC.1000mD.500m
2.该图揭示的降水分布规律是(     
A.海拔越高降水越多
B.海拔越高降水越少
C.海拔高度对降水的影响不大
D.先是随海拔升高降水增多,超过一定高度后海拔越高降水越少
3.影响图中降雨量从山麓到山顶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山地的海拔高度B.大气中的水汽含量
C.前段是山地的海拔高度,后段是大气中的水汽含量D.气温的高低
2021-04-02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武汉市蔡甸区汉阳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起点考试地理试题

7 . 晚新生代(始于约2~3百万年前)以来,长白山发育了末次冰期冰川。下图所示地区在此次冰期中冰川活动活跃,冰川地貌广泛发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最典型的冰川地貌遗址分布在(     
A.南顶子B.场子沟C.石青沟D.老秃顶子
2.下列四地中,可能有泥石流灾害发生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3.区内典型植被从山麓到山顶依次为(     
A.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灌丛、灌草丛
B.灌草丛、灌丛、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
C.针叶林、灌丛、灌草丛、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
D.常绿硬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灌丛、灌草丛
2021-03-07更新 | 505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0-2021学年高三3月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8 . 如图示意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我国某重要的地理分界线附近进行研学旅行时的考察线路图。该地理分界线两侧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显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研学小组考察的地理分界线最有可能是(     
A.秦岭B.阴山C.南岭D.天山
2.为了解该分界线植被垂直分异,最优考察线路是(     
A.①B.②C.③D.④

9 . 山西历山自然保护区是著名的旅游景区,在游客步行上山的游览路径两侧,生物多样性发生变化。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到历山舜王坪草甸(海拔2100〜2358m)进行野外地理实践活动,分别在距离游览路径两侧0m、4m、8m、12m处设置样带,调查物种丰富度(植物种类的数量)、物种均匀度(不同种类植物的数量差异)的变化。物种均匀度与优势物种关系密切。读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影响舜王坪草甸物种丰富度变化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A.坡面朝向B.海拔C.人类活动D.地势起伏
2.据图判断优势物种最不明显的地区位于游览路径两侧(     
A.Om处B.4m处C.8m处D.12m处
3.舜王坪草甸物种均匀度呈现单峰规律。对该分布规律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0m处人类干扰最大,植物生存的自然环境恶劣
B.4m处人类干扰较大,少数耐性较强植物优势较大
C.0.8田处人类干扰较小,植物种类较多
D.12m处人类干扰最小,少数植物通过竞争获得优势
2020-12-14更新 | 161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0 . 下图示意某山地1月和7月份及年平均气温与海拔的关系,据此完成下列两题。



1.据图可知,该山地(     
A.位于南半球B.北坡为阴坡
C.存在终年积雪D.南坡为迎风坡
2.若该山脉位于大陆西岸,其对应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A.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D.地中海气候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