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在横断山区,金沙江、澜沧江与怒江流过的峡谷大多干旱少雨,一条条河谷就像在湿润的横断山区中镶嵌的“干旱带”,它们被称作“干热河谷”。下图为横断山区的水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三条大江的共同水文特征是(     
A.无枯水期B.有凌汛C.流速快D.结冰期长
2.推测该区域“干热河谷”谷底的植被可能是(     
①高山草甸②仙人掌③稀树灌丛④常绿栎林⑤松栎混交林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
3.该区域“干热河谷”的形成是因为(     
A.焚风效应B.植被破坏C.热岛效应D.狭管效应

2 . 山体效应是指由隆起山体造成的垂直带界限如林线(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雪线等在内陆的巨型山体或者山系中央比外围地区分布要高的现象。山体效应存在区域差异。下表为欧亚大陆上青藏高原与阿尔卑斯山林线高度对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表:青藏高原与阿尔卑斯山线高度对比

位置东部边缘内部西部边缘
青藏高原阿尔卑斯山青藏高原阿尔卑斯山青藏高原阿尔卑斯山
林线高度(米)3200-38001600-17004000-49002000-24003200-38001800-2000
1.山体效应主要是因为山体内部增强了(     
A.太阳辐射B.大气辐射C.地面辐射D.大气逆辐射
2.造成青藏高原和阿尔卑斯山山体效应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海拔②土壤③纬度④植被⑤面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⑤
3.阿尔卑斯山西部边缘林线比东部边缘更高的主要原因是该地(     
A.气温高B.光照强C.降水多D.坡度缓

3 . 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生产模式图,完成下列题。



1.该区域已改造的农业区位因素主要是(     
A.热量和土壤B.地形和水分C.光照和湿度D.积温和降水
2.影响图中农业类型随高度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热量和水分B.地形和土壤C.光照和湿度D.市场和政策法规
2021-03-31更新 | 407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4 . 雪线是常年积雪带的下界,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下图是依据我国某山地众多山峰雪线的高度绘制而成的雪线分布模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山地可能是
A.秦岭B.武夷山C.南岭D.横断山
2.27°N附近雪线低,主要影响因素是
A.降水B.纬度C.坡向D.植被
3.图中30°N附近山麓地带可能为
A.湿热环境B.干冷环境C.干热环境D.冷湿环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读“天山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天山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2.北坡在海拔2500米处出现针叶林的主要原因是
A.北坡是迎风坡,降水多B.北坡是向阳坡,温度高
C.受太平洋水汽影响大,降水多D.地势高,气温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