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1 . 岳桦林带是长白山海拔最高的森林带(生长海拔高于1800米),岳桦林木稀疏,矮曲呈丛生状态,矮曲和稀疏程度随海拔增高而增大,在上部呈匍匐状生长,根系发达。植被覆盖度(FVC)指植被地上部分在地面垂直投影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比例,其变化与自然条件、人类活动等因素密切相关。如图为2000~2020年长白山区不同海拔植被覆盖度(FVC)均值曲线及植被覆盖面积变化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长白山岳桦林带的自然环境特征的推测,正确的是(     
①海拔较高,气温较低②风力较大
③蒸发量较大,气候暖干④土层薄,土壤贫瘠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长白山植被量最大的海拔范围是(     
A.<200米B.600~800米C.800~1000米D.>1800米
3.关于长白山区较高海拔区域(海拔>1800米)植被覆盖度的变化及主要影响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急剧上升②急剧下降③人类活动④自然条件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7日内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A佳教育2023-2024学年高三5月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形因子(海拔、坡位、坡度、坡向等)通过调节光照、温度、水分、土壤养分以及枯落物厚度等因子影响林下濯草层植被的生长。林下枯落物利于保持土壤湿度,从而促进林下灌草的生长,但林下枯落物过多则会隔绝种子与地面,降低林下灌草的生物量。某研究团队以东北地区某距离村镇及道路较近的森林为研究区,统计不同地形条件下林下灌草的生物量,结果如图所示。研究区林下灌草受光照因素影响,生长速度呈现出与森林明显不同的季节变化,且高海拔处林下灌草生物量高于低海拔处。

(1)推测并说明研究区林下灌草生物量的季节差异。
(2)分析研究区高海拔处林下灌草生物量高于低海拔处的原因。
(3)说明谷底、平坡和平地林下灌草生物量较大的共同原因。
2024-05-24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3 . 祁连山位于青藏高原和河西走廊之间,山顶冰川分布广泛,南北坡垂直带谱差异明显。受青藏高原夏季风的影响,河西走廊的干热气流深入山体内部,并影响所经区域的植被分布。下图示意祁连山北坡荒漠草原带和草原带上限随经度的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祁连山南北坡垂直带谱差异明显的关键因素是(     
A.山体坡向B.山麓海拔C.山顶海拔D.雪线高度
2.推测图示祁连山北坡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位于(     
A.98°E以西B.99°E附近C.100°E附近D.102°E以东
3.推测M处的地形最可能为(     
A.山脊B.盆地C.山峰D.山谷
2024-04-17更新 | 551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市创新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八次月考地理试题
2024·北京东城·一模

4 . 图示意我国某山地植被随海拔的分布格局。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山地(     
A.森林上界大致位于2800米处B.高山草甸占比高、面积广
C.随海拔升高阔叶林比重降低D.形成“一山有四季”景观
2.该山地最可能为(     
A.天山B.太行山C.武夷山D.横断山
2024-04-12更新 | 255次组卷 | 4卷引用:高考冲刺卷一(湖南卷适用)-【名校之道】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阶段性模拟仿真冲刺卷(湖南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树线是指在它以上没有任何树木的树高超过2m的海拔,树线以上称为无树区。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最高峰海拔2468m,有冰川覆盖,西坡陡峻,直逼海岸,东坡平缓。近几十年来,受气温、积雪、土壤等因素的影响,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的树线变化明显。下图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植被类型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Ⅲ代表的自然带类型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亚寒带针叶林带
C.温带针阔混交林带D.寒带苔原带
2.导致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东西坡树线分布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经度B.洋流C.降水D.地形
3.推测近几十年来,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东西两坡树线的变化是(     
A.东坡树线上升幅度较大B.东坡树线上升,西坡树线下降
C.西坡树线上升幅度较大D.东坡树线下降,西坡树线上升
2024-03-29更新 | 189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二)地理试题

6 . 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小明探险考察了南美洲南部地区(下图)。下面为考察过程中的两则考察日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考察日志1:⋯⋯林区内树木高大、郁闭、多层次,灌木茂盛,藤本植物也相当丰富。

考察日志2:⋯⋯前方一片面向西北的开阔区,冰川边缘远高于周边地区。查探地质资料,该区域没有断层裂隙分布。



1.考察日志1记载地点可能是(     
A.科尔科瓦多湾两岸B.塔斯马尼亚高原
C.穆拉永峰山麓D.圣豪尔赫湾西岸
2.考察日志2描述西海岸某区域“冰川边缘远高于周边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背风坡B.地热出露C.坡度陡D.夏季阳坡
3.考察过程中,小明发现与拖雷峰相比,穆拉永峰(     
A.冰雪带垂直分布范围较小B.林线海拔明显较高
C.落叶林带杂生常绿树较少D.垂直带谱明显较多
2024-03-18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湘豫名校联考高三下学期2月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地理

7 . 光合作用通常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太阳光的能量,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地表植被主要有森林、草原、沼泽、荒漠、高山灌丛等。图示意2019年青藏高原不同海拔植被全年总产氧量。完成下面小题。

1.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下地区植被年产氧量低于3000~5000米之间地区,最可能是因为3000米以下地区(     
A.水热条件差B.植被覆盖率低
C.面积占比小D.植被生长期短
2.青藏高原森林单位面积全年产氧量比内蒙古高原低约500t/km2,主要是因为青藏高原(     
①森林生长季短②森林分布面积较小③光照强度更小④二氧化碳浓度较低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3-15更新 | 849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8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植被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和环境组成,能够反映自然地域综合体在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下的特征变化。植被覆盖度反映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面积的大小以及植被生长的茂密程度。气候、地形、人类活动都会对植被覆盖度产生影响。植被覆盖度的变化反映了当地环境的变化。克里雅河流域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发源于昆仑山主峰的乌斯腾格山北坡,属于典型的绿洲荒漠生态系统,山脚地区植被稀少且多为荒漠植被,山腰部分生长有冷杉、云杉等森林。下图示意克里雅河流域不同海拔高度植被覆盖度年际变化。



(1)根据图中信息,说出自1500米以上不同海拔高度植被覆盖度年际变化,并指出影响因素。
(2)推测半山腰出现冷杉、云杉的主要原因。
(3)根据科学研究发现,克里雅河流域山麓地区多为荒漠植被且植被稀少,试分析其原因。
2024-03-06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联考地理试题
2024·甘肃平凉·模拟预测

9 . 我国某自然保护区植被垂直分布差异明显。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该自然保护区的植被垂直分布变化明显。下图示意其最高峰垂直植被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自然保护区可能位于(     
A.横断山B.武夷山C.太行山D.祁连山
2.推测甲地的典型植被类型(     
A.高寒灌丛B.高山草原C.积雪冰川D.中山草甸
3.受气候变化影响(     
A.常绿阔叶林面积减小B.针阔混交林面积扩大
C.针叶林面积扩大D.甲面积扩大
2024-02-23更新 | 307次组卷 | 6卷引用:高考仿真卷一(湖南卷适用)-【名校之道】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阶段性模拟仿真冲刺卷(湖南专用)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泰山是由古老的片麻岩构成的断块山地,崛起于华北大平原东缘的齐鲁丘陵上,主峰海拔1545米,为五岳之首,被誉为五岳独尊。据统计,泰山分布最广的是草本植物。草本层植物一般高度在50厘米以下,以荫生的蕨类和乔灌木的幼苗为主,主要种类有狗尾草、苦英菜、羊胡子、苔原等。近年来,旅游等人类活动使泰山草本植物多样性有所下降。下图为泰山南北坡草本物种多样性指数图,指数越大说明物种丰富程度越高。

(1)说出泰山南北坡草本物种多样性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分析旅游等人类活动使泰山草本植物多样性下降的原因。
2024-02-06更新 | 159次组卷 | 5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2-2024年高考地理考前信息必刷卷(湖南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