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读珠穆朗玛峰地区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相关任务。

(1)比较珠穆朗玛峰南坡与北坡降水量的差异,并解释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2)为什么珠穆朗玛峰南坡出现的垂直带谱比北坡复杂?
(3)山地雪线的海拔与气温和降水有密切关系。想一想,珠穆朗玛峰南坡雪线比北坡低的原因有哪些?

2 . 读大兴安岭中段东坡自山顶到山麓洪积扇的植被垂直分布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大兴安岭中段东坡上部为森林,下部为草原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差异B.土壤厚度差异
C.水分差异D.地形坡度差异
2.图中三类草原的水分条件好差比较及影响因素是(     
A.草原III>草原I   地下水B.草原I>草原III   东南季风
C.草原II>草原I   山地坡度D.草原III<草原II   局地环流
2021-12-09更新 | 305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大联考(12月)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杨教授的带领下,某校学生到内蒙古中部大青山自然保护区开展山地植被垂直分异状况的项目研究。

大青山项目研究手册

自然概括:

地理位置:内蒙古中部,如下图所示。


地形特征:地形复杂,海拔1011m-2269m,总体西部低、东部高,北坡相对平缓,南部起伏较大。

气候特征:年就降水量约400mm,年就蒸发量1800mm。

数据来源:

杨教授通过遥感影像解释分析得出不同高程不同坡向上的植被覆盖度(如下表)

表:大青山植被覆盖度

高程/坡向NNEESESSWWNW
1200-1400m0.3400.3220.2910.2650.2530.2680.3000.324
1600-1800m0.4690.4550.4100.3520.3390.3670.4120.447
2000-2296m0.6330.6220.5390.4770.4970.4970.5360.580

说明:植被覆盖度是一个比值,数值越大,表示植被覆盖率越高。

任务一:探究大青山植被覆盖度的垂直分布特点。

同学们根据杨教授提供的数据,分工合作绘制了部分不同高程上各坡向植被覆盖度分布示意图。


(1)根据图例要求绘制完成1200-1400m高程上各坡向植被覆盖度分布图(下图),并说明大青山植被覆盖度的垂直分布特点。

不同高程等级上各坡向植被覆盖度

任务二:比较大青山南北坡植被覆盖度的差异。

研学小组经调查研究发现,大青山南北坡植被覆盖度差异明显。


(2)请结合图文资料说出南北坡植被覆盖度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任务三:研究大青山南北坡垂直自然带分布情况。

研学小组经过实地考察,绘制了大青山南北坡自然带垂直分布图(下图)。



(3)请根据图文资料,判断并写出甲、乙两处对应的自然带的名称。
4 . 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第三极”。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形成了全世界最年轻的自然地理单元。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高原南部喜马拉雅山脉海拔高,自然景观差异大。流经高原南部的雅鲁藏布江,河流两岸海拔较低,是青藏地区重要的青稞种植区。下图所示青藏高原示意图。


材料二:喜马拉雅山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材料三:拉萨和上海某年夏季辐射观测数据

地点

海拔(米)

太阳直接辐射(瓦/米2

拉萨

4507

1116.5

上海

3

872.3

(1)阅读材料二喜马拉雅山自然带分布示意图,根据自然带分布规律判断图中A处自然带的名称,并说出喜马拉雅山南坡自然带的分布体现了何种地域分异规律。
(2)阅读材料二喜马拉雅山自然带分布示意图,比较喜马拉雅山南坡自然带与北坡自然带的差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3)青藏高寒区是我国三大自然区之一,其自然景观和其他两个自然区差异很大。高原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是青稞种植的最主要地区之一,分析该地青稞种植的自然优势。
(4)拉萨与上海纬度位置相当,但拉萨的年太阳辐射量远高于上海。从气候和地形两个角度分析拉萨年太阳辐射量大的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读我国秦岭南北两坡自然带垂直分异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比较秦岭南坡与北坡植被长势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2)秦岭及周边地区生物多样性显著,试说明原因。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巽他大陆架(左图)位于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及马来群岛之间。末次冰期时(距今约11万年~1.!7万年)海平面下降,特别是末次盛冰期(距今约23万年~19万年),巽他大陆架海平面与现代海平面相比下降约123米。右图为加里曼丹岛水系图。



(1)指出末次冰期热带雨林与现代热带雨林的分布在纬度位置上的差异,并从气候角度分析其原因。
(2)与图示现代热带雨林相比较,末次冰期热带雨林面积更大。说明末次冰期热带雨林面积更大的原因及其对当时全球碳循环的重要影响。
(3)加里曼丹岛上分布着热带山地雨林低山雨林、低地雨林。指出岛上主要山脉的走向,并说明末次冰期热带山地雨林相较于现代分布的变化。
2022-01-14更新 | 53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7 . 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生物等地理要素,随着地理位置和地势的变化呈现出规律性的演变,从而形成纷繁复杂而又有规律的自然景观。下图为甲、乙两座山脉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与乙山脉相比,甲山脉自然带谱较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①纬度较高                                               ②纬度较低
③南北走向                                               ④高差较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乙山脉相同的自然带,南坡较北坡海拔较高的主要原因是南坡为
A.阳坡,热量较高B.阴坡,热量较低
C.迎风坡,降水较多D.迎风坡,降水较多
3.判断图中两座山脉纬度高低的依据是
①基带类型差异                                   ②南北坡雪线高度不同
③同一自然带海拔差异                         ④同一自然带的相对高度差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