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1 道试题

1 . 祁连山是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高大山系,对我国西北部生态安全具有重要贡献,其垂直分异明显,是研究植被的理想区域。青海云杉是祁连山林区主要的森林建群树种,具有明显的海拔分布依赖。一研究团队在青海祁连山南坡阿咪东索小流域进行采样,得到不同海拔各土层云杉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及不同海拔乔木层和土壤层碳密度比例分布(如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不同土层有机碳含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土壤有机碳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B.土壤有机碳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C.土壤有机碳随深度增加而降低
D.各海拔高度表层(0~10cm)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高
2.影响乔木层和土壤层碳密度百分比随海拔高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B.温度C.降水D.坡度
昨日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考三模地理试题

2 . 玛纳斯河位于天山北麓中段、准噶尔盆地南缘,古气候变化是引起该流域植被演变的主要原因。下图示意距今4800年来玛纳斯河流域植被垂直带的推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植被类型Ⅱ、Ⅲ分别是(     
A.高山草甸,高山针叶林B.高寒荒漠,高山针叶林
C.高寒荒漠,针阔混交林D.荒漠草原,高山草原
2.玛纳斯河流域植被垂直带的推移,反映的气候变化过程是(     
A.冷湿—暖干—冷湿B.暖干—冷湿—暖干
C.暖湿—冷干—暖湿D.冷干—暖湿—冷干
7日内更新 | 19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3 . 土壤容重是指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土壤烘干后的重量,其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负相关。祁连山北侧某地区,海拔2500-3300m的植被随着坡向变化,由山地草原过渡到山地草甸,最后转变为青海云杉林,生物量也随之不断增大。下图示意该地区南、北、西及西南四个坡向的土壤容重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内植被类型存在坡向差异,其主导因素是(     
A.土壤湿度B.大气降水C.土壤温度D.地形地势
2.推测代表该地区北坡土壤容重的是(     
A.甲B.乙C.丙D.丁
7日内更新 | 22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二模地理试题

4 . 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垂直地带性规律明显。某学者在庐山南坡选取一些测试样地,进行植被、土壤以及林地郁闭度(指林地内树冠的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调查研究,发现铁船峰林下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下图示意此次调查结果。完成下面小题。

1.为保证此次调查研究的准确性,选取的测试样地中阔叶林面积较针叶林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树冠大小B.地形坡度C.根系深浅D.土壤类型
2.从保障林地郁闭度测量精度的角度推测,此次调查研究的季节最可能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3.与五老峰相比,铁船峰林下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的原因是(     
A.面积小,风速大B.林下枯落物多C.降水少,淋溶弱D.人类活动较少
7日内更新 | 11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青藏高原有一个特殊的地带—高山流石滩,那里没有葱茏的树木灌丛,放眼望去,是一片毫无生命迹象的荒凉石滩,但在岩块与碎石之间有各种美丽而独特的高山花卉绽放。图为青藏高原高山流石滩上的蓝色花朵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青藏高原的高山流石滩应出现在(     
A.灌丛与高山草甸之间B.高山草甸与雪线之间
C.林线以下D.雪线以上
2.青藏高原高山流石滩上的很多花卉都呈现蓝色,主要是为了(     
A.抵抗霜冻、强风B.躲避昆虫啃食
C.避免紫外光的伤害D.减少热量散失
7日内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皖豫名校联盟&安徽卓越县中联盟高考三模地理试题

6 . 高黎贡山位于我国西南山区,呈南北走向,垂直带谱明显。图为高黎贡山南段东、西坡观察样地总物种丰富度垂直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观察样地总物种丰富度(     
A.随着海拔的升高明显增加B.最高值出现在东坡海拔2200米处
C.低海拔处东西坡差异不大D.西坡比东坡垂直梯度变化更显著
2.影响东、西坡总物种丰富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降水B.热量C.坡度D.岩性
7日内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扬州市高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7 . 岳桦林带是长白山海拔最高的森林带(生长海拔高于1800米),岳桦林木稀疏,矮曲呈丛生状态,矮曲和稀疏程度随海拔增高而增大,在上部呈匍匐状生长,根系发达。植被覆盖度(FVC)指植被地上部分在地面垂直投影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比例,其变化与自然条件、人类活动等因素密切相关。如图为2000~2020年长白山区不同海拔植被覆盖度(FVC)均值曲线及植被覆盖面积变化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长白山岳桦林带的自然环境特征的推测,正确的是(     
①海拔较高,气温较低②风力较大
③蒸发量较大,气候暖干④土层薄,土壤贫瘠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长白山植被量最大的海拔范围是(     
A.<200米B.600~800米C.800~1000米D.>1800米
3.关于长白山区较高海拔区域(海拔>1800米)植被覆盖度的变化及主要影响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急剧上升②急剧下降③人类活动④自然条件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7日内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A佳教育2023-2024学年高三5月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8 . 墨脱县位于西藏东南部,北、东、西三面高山环绕,海拔7782米的南迦巴瓦峰雄踞县境北部,由北向南由7782米急剧下降为155米。该县境内降水丰沛,植物种类繁多,自然带垂直分异显著。以墨脱县为核心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被誉为“世界动植物博物馆”。图左示意墨脱县和南迦巴瓦峰位置,图右为南迦巴瓦峰南坡自然带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南迦巴瓦峰南麓分布半常绿季雨林带,说明该区域气候(     
A.具有几个月的旱季B.降水年际变化较大
C.冬季气候比较寒凉D.雨林植物种类较少
2.南迦巴瓦峰南坡自然带垂直分异的主导因素是(     
A.山地坡向B.山地坡度C.热量差异D.降水差异
3.以墨脱为核心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被誉为“世界动植物博物馆”,其主要原因是(     
A.大峡谷山高谷深,陡崖壁立B.海拔由北向南逐渐的下降
C.大峡谷断层发育,降水丰富D.南迦巴瓦峰垂直带谱完整
7日内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5月份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
2024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9 . 长白山区森林环境受外界强烈干扰后,原有森林植被组合逐渐被能够适应这一环境变化的长白松等喜光程度较高的新物种组合取代,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长白松混交林和小块长白松纯林。目前,长白松数量越来越少,自然演替问题逐渐凸显。下表示意不同区域的长白松样木在不同生长阶段的高度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样木分布区域海拔(m)样木高度(m)
10年30年50年70年90年110年130年
长白松纯林区6903.610.615.219.820.321.022.0
长白松混交林区11001.06.512.415.516.316.917.5
1.影响样木甲和样木乙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B.风力C.温度D.水分
2.林区中长白松物种自然更新迟滞,长白松幼苗和幼树很少,原因可能是(     
A.土层较薄,土壤结构差B.树冠遮挡,郁闭度较高
C.物种丰富,种间竞争弱D.环境变化,生长条件差
3.若长白山区气候无明显变化,长白松纯林区植被的变化趋势是(     
A.物种多样性增加,与地带性植被差异缩小
B.物种多样性减少,与地带性植被差异扩大
C.物种多样性增加,与地带性植被差异扩大
D.物种多样性减少,与地带性植被差异缩小
7日内更新 | 3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高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01

10 . 兰花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阴湿、怕强光,喜腐殖质含量高、透水性强的肥沃土壤,集中分布于显润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珠三角东部地区唯一的森林生态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留了较完整的地带性植物资源,也为该区域兰科植物的世代繁衍提供了非常良好的栖息地。图示意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各海拔段兰科植物物种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兰科植物物种数随高度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有(     
①光照②降水③土壤④坡度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兰科植物在海拔100~200m高度区内种类较少,最可能的原因是(     
A.生态环境恶劣B.生态系统脆弱C.适生种类过少D.人类活动强烈
7日内更新 | 12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三门峡部分名校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