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2024·安徽马鞍山·三模

1 . 武夷山脉植被的垂直地带性分异显著,按照不同海拔区间的代表性植被,划分了多个植被带。表为其中四个海拔区间的代表性植被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海拔区间

代表性植被

米槠、甜槠、毛锥等常绿林

马尾松、毛竹等经济林;水稻、玉米等农作物

白檀、云锦杜鹃等灌木;青茅、野菊花等草本

黄山松、南方铁杉等针叶林

1.表中①②③④区间的海拔从低到高为(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②①④③D.④②③①
2.②区间多数植被分布整齐,物种相对单一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限制B.物种竞争C.自然演替D.人类扰动
3.土壤碳氮含量与微生物的活动和繁殖密切相关,常绿林土壤碳氮含量最大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024-04-17更新 | 489次组卷 | 11卷引用:地理(新七省高考通用卷02)-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2024·广西·模拟预测

2 . 我国华北某山坡坡顶海拔约2200m,坡谷海拔约900m,山谷风显著。下图为“某年冬季该山坡不同海拔气象站点山谷风日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冬季该地谷风出现的主要时段为(     
A.日出前至日落前B.中午前至日落前
C.日落后至日出前D.日落后至中午前
2.据图推测气象测站所在山坡的地势应为(     
A.南高北低B.北高南低
C.东高西低D.西高东低
3.各站点谷风风向有一定的差异,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微地形分布B.地转偏向力
C.谷岭间温差D.自然带类型
2024-04-16更新 | 296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2 大气运动-【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地理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新七省高考专用)
2024·江西九江·二模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3 . 圣赫勒拿岛是南大西洋的一个火山岛,地势崎岖多山,年降水量西部300-500毫米,东部800毫米。该岛植被分为三个区:沿海地区荒凉多岩石,延伸入内陆约1.6千米;中间区再伸入内陆0.4-1.6千米,山坡上有草,还有荆豆、杨、柳和欧洲赤松等树木;中央区长5千米,宽3千米,生长菜棕、柳杉、桉树、竹、蕉树和橡树等树木。下图为圣赫勒拿岛等高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圣赫勒拿岛年降水量东部和西部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东南信风B.纬度位置C.岛屿轮廓D.地形分布
2.圣赫勒拿岛自然植被的空间分异,体现的是(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经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地带分异规律D.地方性的分异规律
2024-02-29更新 | 135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2 大气运动-【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地理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新七省高考专用)

4 . 南美洲赤道附近的钦博拉索峰海拔6310米。1802年该峰植被分布上限是4600米,2012年上升到5185米。研究表明植被上限上升段的土壤温度有所升高。完成下面小题。

1.从受热过程看,引起植被上限上升段土壤温度升高的主要原因是(     
A.地面辐射减少B.大气辐射减少
C.太阳辐射增加D.地面吸收增加
2.植被上限上升后,该山地垂直带谱中(     
A.雪线海拔高度下降B.上限植被是高山草甸
C.自然带的数量减少D.森林带向高海拔扩展
2024-01-16更新 | 4108次组卷 | 11卷引用:地理(甘肃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海洋性冰川是指发育于降水丰沛的海洋性气候地区的冰川,欧洲补给多,消融重大,移动速度快,冰川作用较强。雅鲁藏布江流域是我国海洋性冰川分布的典型代表,在这里冰川与绿树并存,被称为“冰绿之地”,几乎所有山谷冰川的末端都深深扎进了森林之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冰川末端出现在森林之中,是因为(     
A.冰川前进快于消融B.冰川补给量大
C.坡度较小利于积雪D.冰川消融量大
2.冰川末端的森林最可能是(     
A.热带雨林B.常绿阔叶林C.落叶阔叶林D.针叶林
3.我国还可能出现“冰绿之地”的地区是(     
A.长白山区B.秦岭地区C.横断山区D.天山山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