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6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容重也称土壤假比重,指一定容积的土壤(包括土粒及粒间的孔隙)烘干后的重量与同容积水重的比值,它与土壤质地、土壤水分、压实状况、土壤颗粒密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各种土壤管理措施有关。科研人员在野外调查祁连山中段山地表层土壤容重时发现: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容重不同;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发生变化。图1为祁连山中段山地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2为祁连山中段不同植被类型0~10cm土壤容重统计。



(1)指出祁连山中段山地土壤生产力较高的坡向并描述其表层土壤容重的垂直分布特征。
(2)与海拔同为3300米的山地北坡相比,指出南坡的土壤容重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3)说明在同一植被类型下的土壤容重随土层深度的变化情况及其原因。
2022-09-28更新 | 714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

2 . 甘肃南部的太子山脉(35°N,102°E)位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山体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区可达660mm。太子山的高山地带岩石裸露,嶙峋峥嵘。左图为太子山植被垂直分布示意图,右图为太子山主峰的地层横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太子山甲、乙自然带最可能分别是(     
A.落叶阔叶林带、针叶林带B.高山草原带、荒漠带
C.常绿阔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D.针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
2.据右图,推测太子山高山地带裸露花岗岩的形成过程(     
A.岩浆侵入——断裂抬升——变质作用——外力侵蚀
B.沉积作用——岩浆侵入——断裂抬升——外力侵蚀
C.沉积作用——断裂抬升——岩浆喷出——重力剥落
D.岩浆喷出——沉积作用——断裂抬升——重力剥落
3.下列诗词最符合太子山脉景观描述的是(     
A.平沙莽莽黄入天B.万顷江田一鹭飞C.群峰高并白云齐D.五月杨梅已满林
2022-12-03更新 | 430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3 . 自然环境的差异会对人类生产乃至生活方式产生很大的影响。我国东部从南方到北方,农作物类型、生长期和熟制差异很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自然环境(     
A.非地带性分异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分异
C.垂直地带性分异D.从低纬到高纬的地带性分异
2022-01-02更新 | 405次组卷 | 5卷引用:上海市嘉定区2021-2022学年高三(二)上学期一模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山地峡谷地形会影响植物生长的水热因素。一般来说,山坡的土层较薄、受阳光照射时间长,通常是灌丛、稀树草原等低矮的旱生植物生长的环境,反之则有利于高大乔木的生长。从山谷到山顶,依次分布着乔木—灌木—草甸,这是常见的垂直地带性。但是在横断山区却出现了植被逆向分布情况,随着海拔降低,地形越来越封闭,反倒是谷底生长着低伏灌丛,山坡、山脊上生长着高大乔木(如下图所示)。在横断山区,寒温带暗针叶林带的分布最广、带幅最宽、生物生产量最高,是地区代表性植被。这些地带性类型没能成功霸占横断山的谷底,而是被挤到半山腰,这种现象被称为“倒置的垂直地带性”。



金沙江(北纬28°15′)两岸的植被垂直地带性
(1)指出图中横断山区遭受影响而反常的部位,以及该部位植被的坡向差异。
(2)分析在未受影响的部位,东岸和西岸的植被差异,并说明原因。
(3)说明科学家把寒温带暗针叶林带作为此区域地带性基带的依据。
(4)分析东西岸河谷自然带主要为干旱小叶灌丛的可能原因。
2021-09-23更新 | 740次组卷 | 2卷引用:高中新教材变化解读及考法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5.2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5 . 东秦巴山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过渡区,对南方暖湿气流和北方干冷气流有阻隔作用。某研究团队对东秦巴山地过渡特性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域内植被生长季与高程之间的关系复杂,并发现神农架物种丰富度最高。下图示意东秦巴山地地形及研究样地范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东秦巴山地对南方暖湿气流和北方干冷气流的阻隔使得该区域(     
A.春季湿润多风B.夏季高温干燥C.秋季凉爽少雨D.冬季寒冷少雨
2.植被生长季对海拔高度敏感度较高,多表现在(     
A.海拔越高,生长季开始期推迟B.海拔越高,生长季长度延长
C.海拔越低,生长季长度缩短D.海拔越低,生长季结束期提前
2024-05-18更新 | 26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高三下学期高考冲刺押题卷(二)文综地理试题

6 . 栎树为落叶或常绿乔木,少数为灌木。秦岭山区栎类树种资源丰富,属山地落叶阔叶林。重要值是衡量物种在群落中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指标,常采用相对密度、相对频度和相对显著度来衡量。下图示意秦岭主峰太白山南、北坡不同栎类树种重要值随海拔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随海拔升高,太白山南、北坡栎类树种的垂直分布格局是(     
A.栓皮栎—辽东栎—锐齿槲栎B.栓皮栎—辽东栎—刺叶栎
C.栓皮栎—锐齿槲栎—辽东栎D.锐齿槲栎—辽东栎—刺叶栎
2.下列对太白山坡向的判断及其依据,正确的是(     
A.甲坡为北坡,栎树起始海拔较低
B.甲坡为南坡,栎树分布海拔跨度较大
C.乙坡为北坡,栎类树种类型较多
D.乙坡为南坡,栎类树种重要值高
3.太白山南、北坡栎类树种重要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A.风速大小B.人类活动多少C.海拔高低D.伴生树种多少
2023-08-17更新 | 348次组卷 | 11卷引用:河南省项城市五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联考文综地理试题

7 . 秦巴山区(秦岭和大巴山山区)是我国南北过渡地带,山区中马尾松林与油松林的分界线被认为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整体位于海拔1000~1200m处,且不与纬线平行,呈倾斜状。下图示意秦巴山区及山区中马尾松林和油松林的分界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秦巴山区从马尾松林到油松林的更替体现了(     
①从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②从沿海到内陆的分异规律③垂直分异规律④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2.导致马尾松林和油松林分界线呈倾斜状的因素是(     
A.降水B.光照C.地形D.土壤
3.下列关于马尾松林、油松林和两者分界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A.分界线以北地带性植被为常绿阔叶林B.油松林主要分布区最冷月均温低于0℃
C.分界线以南积温低于分界线以北积温D.马尾松林主要分布区降水量小于800mm

8 .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主峰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山地主峰属于(     
A.天山山脉B.贺兰山C.横断山脉D.太行山
2.甲自然带在西坡几乎没有分布,主要原因是(     
A.背风坡,降水少B.蒸发多,水分少C.坡度大,土层薄D.聚落多,破坏多
3.亚高山灌丛在西坡分布海拔较高,主要原因是(     
A.西风带影响,降水丰富B.降水较少,热量条件好
C.坡度较小,土壤厚度大D.人烟稀少,耕作破坏少
2021-09-02更新 | 880次组卷 | 15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返校联考地理试题

9 . 丹霞地貌具有典型的“顶平、身陡、麓缓”的特征。下图示意我国东南部某丹霞地貌区植被分异模式。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甲代表的植被类型是(     
A.高山苔原B.硬叶林C.旱生灌丛D.山地草原
2.影响①处植被类型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纬度位置C.季风环流D.海陆位置

10 . 积雪覆盖变化率是相对于上一季节积雪面积的变化情况。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干旱地区某高山冬夏两季积雪覆盖变化率与海拔的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山各段积雪及变化特点是(     
A.海拔5000米冬夏积雪面积一致B.海拔5300米以上夏季积雪面积增加
C.冬季海拔500米左右积雪面积最多D.夏季海拔3700米左右积雪面积最少
2.推测该山冬季海拔4千米以上积雪覆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降低B.降水增加C.风力强劲D.地势陡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