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6 道试题

1 . 肯尼亚山位于肯尼亚中部,是非洲第二高峰,且物种极其丰富。下图示意肯尼亚山的地理位置及其垂直方向上的自然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若P表示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差值,则肯尼亚山东南坡P=0处海拔约为(     
A.800B.1500C.2000D.4200
2.甲地植被地域分布体现(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B.垂直地域分异
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D.地方性分异
3.据图推测肯尼亚山自然带谱较多的坡向及直接原因(     
A.西北坡水热差异大B.东南坡水热差异大
C.西北坡相对高差大D.东南坡相对高差大

2 . 肯尼亚山位于东非高原赤道附近,近年来山顶冰川大量萎缩,预计20—30年后会消失殆尽。下图为肯尼亚山垂直自然带分布和降水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地植被是(     
A.山地雨林B.山地针叶林C.热带荒漠D.常绿硬叶林
2.肯尼亚山冰川消失殆尽会导致(     
A.山顶昼夜温差变小B.山坡白天谷风增强C.山麓河流水量增加D.竹林分布上限降低
2021-06-27更新 | 452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典型山地是指山麓海拔较低、山顶高度超过区域气候林线(高山地区受低温影响而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线)的山地,植被垂直带的带幅通常只有数百米。我国秦岭中段太白山发育了世界上带幅最宽的山地垂直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垂直带,该垂直带带幅达2300米左右,形成“三层五亚带”结构。下图示意太白山山地落叶阔叶林超级垂直带的“三层五亚带”结构。


   
(1)简析太白山落叶阔叶林垂直带结构复杂的原因。
(2)说出随着气候变暖太白山典型植被带分布上限和下限的变化趋势,并简析原因。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秦岭中段南坡,是野生大熊猫分布密度最大的区域。大熊猫以竹为食,尤其偏爱竹笋和新竹。较低海拔的巴山木竹林区和较高海拔的秦岭箭竹林区是大熊猫的主要活动范围。竹基本上遵从春发笋、夏长鞭、秋孕笋、冬休眠的生长规律。目前巴山木竹林密度偏大,限制了大熊猫活动,同时老化严重、更新较差,大熊猫食物来源减少。研究表明合理间伐可改善此状况,大熊猫采食区竹林中间伐的合理频次以两年为宜。表为20172月巴山木竹林带状间伐(间伐宽度和保留宽度均为2米左右)后区域和未间伐对照区域中大熊猫活动痕迹情况。

年份痕迹类型间伐区域对照区域
竹笋(5月调查)竹笋(5月调查)
2017食痕(株)37060
粪痕(团)6510
2018食痕(株)21022
粪痕(团)154
2019食痕(株)233
粪痕(团)00
(1)推测秦岭箭竹林区大熊猫痕迹最多的季节,并解释原因。
(2)据表说明间伐频次两年为宜的判断依据,并分析间伐对竹林生长自然条件的改善作用。
(3)分析巴山木竹林区间伐后大熊猫痕迹明显增多的原因。
2024-03-29更新 | 138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圆创联盟高三下学期一模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西兰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境内多山,有不少山峰海拔在2000-4000米之间,且呈东北-西南走向连绵分布在新西兰南岛。独特的自然环境使新西兰植物种类丰富,形成多样的自然植被景观。下图为新西兰北岛、南岛自然植被分布图。



(1)指出新西兰大陆地带性的植被类型及分布特点,并说明理由。
(2)比较北岛和南岛大陆地带性植被的景观差异。
(3)阐释南岛西部和东部自然植被差异的主要原因。
(4)推测南岛山脉海拔不同的山峰分布的主要植被类型。
2023-09-05更新 | 217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菁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质量检测联考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受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澳大利亚大陆的自然带呈半环状分布,东部沿海地区也出现了明显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下图为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1)指出甲、乙、丙分别代表的自然带类型。
(2)说出从A到B自然带的变化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3)推测澳大利亚东部地区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显著的原因。
2022-10-31更新 | 334次组卷 | 9卷引用:山西省三晋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二)地理试题

7 .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山地同一自然带的分布南坡明显高于北坡,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海拔高度B.热量差异C.水分状况D.土壤差异
2.关于该山地南北两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山北为温带季风气候区
B.山南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山北河流有结冰现象
C.山南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林,山北植被类型为落叶林
D.山南可人工栽培橡胶树,山北农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
2022-08-24更新 | 175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镇雄县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藤本植物是一种自身不能构成群落,必须依附其他植物而生的植物。一般来说,藤本植物指示着生存环境具有湿热特性。峨眉山位于四川盆地的西南边缘,有3200多种植物。下图示意峨眉山不同垂直植被带内乔木、灌木、草本及藤本植物的物种数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山地基带的植被为(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热带雨林C.温带落叶阔叶林D.针阔叶混交林
2.与海拔1899m以下区域相比,1900m以上海拔范围内物种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水分条件变差B.热量条件变差C.人类活动干扰强D.光照条件减弱

9 . 贡嘎山位于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海拔7556m,被誉为“蜀山之王”。野生水鹿和家养牦牛均以草为食,是贡嘎山自然保护区中常见动物。下图为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地区的水鹿和牦牛活动率。完成下面小题。



1.野生水鹿与家养牦牛的活动区主要集中在(     
A.山地硬叶林山地硬阔混交林B.山地针叶林落叶阔叶林
C.山地针阔混交林山地针叶林D.山地针叶林落叶灌丛区
2.导致草甸地区野生水鹿活动率较低的原因是(     
①寒冷期长,生存条件恶劣       ②草甸植被,缺少食物来源
③缺少乔木,不利躲避天敌       ④牦牛众多,觅食范围有限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秦岭是横贯我国中部的一条重要山脉。

材料一:秦岭东西绵长,是我国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与800毫米年等降水量、一月0℃等温线基本重合,其南北的气候、地形、植被等均呈现差异性变化。

材料二:秦岭以北的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渭河平原是我国历史上农业最富庶的地区之一,也是目前陕西省城市最多、人口密度最大、经济最发达的地带。

(1)判断秦岭南麓和北麓的植被类型,并说明判断依据。
(2)秦岭山区中段南坡,山麓阔叶林茂盛,山腰针阔林木葱茏,高坡灌丛草甸茵茵,这体现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并说明产生这种规律的原因。
(3)水资源紧缺一直是渭河平原地区发展过程中碰到的主要问题。请结合图文材料分析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针对该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合理的对策。
(4)和世界上很多地区一样,渭河平原地区在发展过程中经常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试以旱灾为例,说明渭河平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旱灾发生的时间有何不同?并结合锋面雨带移动规律简述原因。
2022-03-04更新 | 28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上海市奉贤区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