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4 道试题
1 .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贡嘎山位于川西横断山区,海螺沟是贡嘎山主峰东坡的冰蚀河谷,沟内蕴藏有大面积原始森林。读图1“贡嘎山附近冰川分布”和图2“贡嘎山植被垂直分布示意图”,贡嗄山地区孕育了丰富多样的动植物物种;游客在海螺沟可以看到“冰川森林”奇观,冰川舌伸入原始森林中,冰川与森林共存,专家解释这与此地降水丰沛密切相关;海螺沟在海拔2100-3800米可以看到大片石滩,岩石大小混杂(如图3)。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贡嘎山地区动植物物种丰富的原因。
(2)指出“冰川森林”出现的海拔范围,说明海螺沟水汽的来源。
(3)描述石滩的形成过程。
2020-06-19更新 | 33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西城区2019-2020学年高三6月模拟地理试题

2 . 下图为我国台湾岛及附近地区的地质地貌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处岩石及其地表形态的形成过程,经历的地质作用依次为(     
A.冷却凝固-挤压断裂-变质作用-风化侵蚀
B.沉积固结-冷却凝固-变质作用-挤压断裂
C.变质作用-风化侵蚀-冷却凝固-挤压断裂
D.沉积固结-变质作用-挤压断裂-风化侵蚀
2.中央山脉西侧从山麓到沿海依次为:山麓丘陵、砾石台地、海岸平原,各部分地表物质组成、植被等表现出明显差异,体现了(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
2021-03-23更新 | 496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十校”2020-2021学年高三3月联考地理试题

3 . 2020年10月9日,位于北京延庆区的海坨山(素有“中国的富士山”之称)开始出现降雪天气,“海坨戴雪”的美景提前上演。“海坨戴雪”景象通常出现在11月~次年5月。海坨山山体岩石多为花岗岩,山中多峡谷,山沟、山脚下到处都有河流、泉水。读海坨山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海坨山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地之一的有利条件最可能是(     
A.垂直自然带谱较完整,风光秀丽B.山顶的积雪夏季才会融化
C.灌木带面积较大,便于规划路线D.坡度适当且积雪厚度较大
2.海坨山地貌形成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A.岩浆侵入、断裂抬升、风化侵蚀B.岩浆侵入、流水沉积、断裂抬升
C.断裂下陷、流水沉积、岩浆侵入D.岩浆侵入、断裂抬升、流水侵蚀
2021-02-01更新 | 196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临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气温直减率是模拟山地气候、生态过程的输入参数,亦是气候变化的基础资料,其与太阳辐射强度呈正相关,与降水量、植被遮蔽率呈负相关。秦岭是中国重要的气候、生态分水岭,其主峰太白山南北坡气温直减率季节变化明显(下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坡向的判断及理由正确的是
A.甲坡为南坡,夏季太阳辐射强,气温直减率高
B.甲坡为北坡,冬季降水少植被稀疏,气温直减率低
C.乙坡为南坡,夏季降水多植被茂密,气温直减率低
D.乙坡为北坡,冬季受冬季风影响深刻,气温直减率高
2.推测太行山东、西两坡气温直减率的特征
A.东西两坡均冬季大于夏季B.东西两坡均冬季等于夏季
C.夏季东坡小于西坡D.冬季西坡小于东坡
2020-05-08更新 | 169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三第一次(4月)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横断山最为典型的地貌特征,就是南北走向的高山峡谷平行相间。我国的干热河谷就主要分布在横断山区金沙江、怒江、澜沧江、雅砻江、岷江等干流及其支流河谷的部分地段(左图)。一般而言,在并不缺少降水的湿润地区,山地的垂直地带性是森林在下面,灌丛和草地在上面。在横断山区干热河谷中常见的景象是森林生长在河谷顶部或山腰上,谷底是灌丛和荒漠草地,地理学者将这种现象称为∶倒置的垂直地带性。右图为金沙江(北纬28°15')两岸的植被垂直分布。



(1)横断山区"倒置的垂直地带性"是干热河谷造就的奇特景观。试从盛行风向与山脉走向关系的角度分析干热河谷的成因。
(2)图中金沙江两岸的植被垂直分布中,寒温带暗针叶林带的分布范围最广、带幅最宽、生物生产量最高,是地区代表性植被,但西岸比东岸生长要好,试分析其原因。

4600~4900米,为亚冰雪带。在此带范围内,气候特点是日温差特别大,寒冷多劲风,在寒冻条件下风化的乱石堆遍布整个山坡较平坦处,极为荒凉,偶尔见有十字花科、虎耳草科、菊科中少数植物种类散生于流石滩上的背风地段或石隙中。


(3)描述此处流石滩的形成过程。
2020-10-13更新 | 262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新高考质量测评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三10月联考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太白山是秦岭山脉的主峰,海拔3767.2米,南坡植被覆盖率明显高于北坡。每逢夏秋之时,登山览胜者络绎不绝。

材料二:气温直减率(又称气温垂直递减率)是指气温的垂直变化与高度的线性关系。气温直减率的大小与大气运动、空气密度、水汽含量、潜热(如水由气态变为液态过程中释放的热量)等密切相关。中国大陆气温直减率的日变化同太白山北坡气温直减率的季节变化表现出一致性。下图是秦岭主峰太白山南北两坡的某年气温直减率比较图。



(1)“朝辞盛夏酷暑天,夜宿严冬伴雪眠。春花秋叶铺满路,四时原在一瞬间”是登太白山最佳的写照。请用气温垂直变化规律加以分析。
(2)分析夏季太白山北坡的气温直减率高于南坡的原因。
(3)推测一天中气温直减率最小值出现的时段;并运用大气的受热过程原理简要分析该时段气温直减率小的原因。
2019-12-07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科零班,奥赛,补习班)试题

7 . 土壤形成过程深受气候、生物、地形、母质等自然成土因素的影响,使土壤的形成和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地带性差异。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土壤垂直地带谱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山地最有可能位于
A.云贵高原B.浙闽丘陵C.四川盆地D.关中平原
2.图中山地草甸土
①有机质含量高   ②微生物分解快     ③土壤相对湿度大     ④冰川侵蚀作用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图中甲、乙分别代表的方向是
A.东   西B.南   C.西   D.北   
2019-10-19更新 | 81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皖南八校2019-2020学年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示意新疆地形、轮廓、自然带和季节性牧场图。


材料二 目前新疆的许多地方仍然存在着大规模、远距离的游牧(季节性转场)现象,即随着季节的变换,牧民们在盆地和山地间的不同海拔高度上,相应地变换着牧场。


(1)分析①自然带的形成原因。
(2)在甲山峰高寒荒漠带平坦的山坡处,常出现由大小不一碎石组成的高山流石滩,请运用外力作用的原理推测流石滩的形成过程。
(3)转场游牧的过程历经艰辛,要面临许多“挑战”,请根据材料说明转场面临的主要困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垫状植物是分布于高寒地区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植物,常形成致密的垫状体结构,贴伏与地面,通畅具有很强的喜光性。垫状点地梅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垫状植物,其光合作用的最适宜温度(植物叶表面温度)在15°C—18°C之间,如果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光合速度,不利于其生长;降水的减少会导致垫状植物茎的死亡,并加速植物叶子在秋季的枯萎过程。下图示意当雄念青唐古拉山脉南坡垫状点地梅盖度分布。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垫状点地梅分布的优势是
A.高山针阔叶混交林B.高寒荒漠C.高山草甸D.高山灌木林
2.与垫状点地梅最大分布盖度区相比,该山地4500—4750米处
A.草地发育较好B.降水较多C.透光性较高D.气温较低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多肉植物风靡全国,“纳马夸兰”是多肉爱好者心目中的“圣地”。它西濒大西洋,1000多种形态各异的野生多肉广布于这块狭长的土地上,占全球多肉植物种类的10%,且大部分是独一无二的。某多肉爱好者来到该地区,发现其东西向植物类型区域差异明显。下图为“纳马夸兰”地理位置和某多肉植物示意图。



(1)推测图示沿海地区多雾的季节,并阐释其形成过程。
(2)说明地形对纳马夸兰东西向多肉植物生长环境差异的影响。
(3)推测赤道逆流增强的年份,图示海域鱼产量与正常年份相比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