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4 道试题
1 .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某山地植被垂直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山地位于我国
A.新疆地区B.内蒙古地区C.西藏地区D.云贵地区
2.甲坡缺失云杉林的主要原因
A.热量不足B.水分不足C.土壤贫瘠D.光照不足
3.推测乙坡的坡向
①阳坡       ②阴坡       ③迎风坡       ④背风坡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7-12-11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2 . 干旱河谷上游地区的小叶灌丛与落叶阔叶林的混合交错带称为林树下线。下图示意我国30°N附近某河谷山坡聚落分布及植被随海拔分布状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山坡海拔2000-2800米地段内聚落数量多,其原因主要是(       )
A.地势高,免受洪水侵袭B.水源充足,光照充足
C.气候温凉,交通便利D.气候湿润,地势和缓
2.该地随海拔的变化依次出现干旱灌木、针叶阔叶混交林、高山草甸景观,其呈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B.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3.调查发现该河谷地带针叶阔叶混交林的林树下线比15年前下降了几十米,其影响因素最有可能是(       )
A.气候变暖
B.人工育林
C.修筑梯田
D.河流改道
2018-07-05更新 | 214次组卷 | 2卷引用:微专题43:生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太白山是秦岭山脉的主峰,海拔3 767.2米,南坡植被覆盖率明显高于北坡。每逢夏秋之时,登山览胜者络绎不绝。

气温直减率是指气温的垂直变化与高度的线性关系。气温直减率的大小与大气运动、空气密度、水汽含量、潜热(如水由气态变为液态过程中释放的热量)等密切相关。中国大陆气温直减率的日变化同太白山北坡气温直减率的季节变化表现出一致性。下图是秦岭主峰太白山南北两坡的某年气温直减率比较图。


(1)“朝辞盛夏酷暑天,夜宿严冬伴雪眠。春花秋叶铺满路,四时原在一瞬间”是登太白山最佳的写照。用气温垂直变化规律加以分析。
(2)分析夏季太白山北坡的气温直减率高于南坡的原因。
(3)推测一天中气温直减率最小值出现的时段。简要分析该时段与太白山北坡1月份气温直减率小的原因。
4 . 有热心驴友将“追寻金秋”的四条路线晒到网上,线路分布如下图所示。图中标注的日期为各地入秋时间。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各地入秋时间的序列是(  )
A.路线①的秋色是从南往北演进
B.路线②的秋色是从北往南演进
C.路线③的秋色是从中部往南、北演进
D.路线④的秋色是从东往西演进
2.影响路线③的入秋时间序列的原因主要是(  )
A.地形与大气环流B.纬度与大气环流
C.纬度与地形D.人类活动
5 . 下图示意中纬度某山峰附近情况,图中①地和③地气温相同,该山北坡植被生长状况优于南坡。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④三地中,气温分布正确的是
A.①>②>④B.①>④>②C.④>②>①D.④>①>②
2.根据图文信息可以推测,该山
A.位于北半球,且位于迎风坡
B.位于北半球,且位于背风坡
C.位于南半球,且位于迎风坡
D.位于南半球,且位于背风坡
3.该山南坡植被生长较北坡差的原因是因为南坡
A.降水量小B.坡度较陡C.蒸发量大D.土壤贫瘠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多肉植物风靡全国,“纳马夸兰”是多肉爱好者心目中的“圣地”。它西濒大西洋,1000多种形态各异的野生多肉广布于这块狭长的土地上,占全球多肉植物种类的10%,且大部分是独一无二的。某多肉爱好者来到该地区,发现其东西向植物类型区域差异明显。下图为“纳马夸兰”地理位置和某多肉植物示意图。



(1)推测图示沿海地区多雾的季节,并阐释其形成过程。
(2)说明地形对纳马夸兰东西向多肉植物生长环境差异的影响。
(3)推测赤道逆流增强的年份,图示海域鱼产量与正常年份相比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7 . 藤本植物是一种自身不能构成群落,必须依附它物而生的植物,其生存环境具有湿热特性,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分别沿着四条线路从山麓到山顶调查上、中、下三个坡位的藤本植物特征(左图),该山植被群落的高度由山麓到山顶递减,东坡面下坡位靠近人类生活区,且多断层出露泉眼和溪流,调查结果如右图所示,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这四条考察路线,行进难度最小的是
A.L1B.L2C.L3D.L4
2.对造成该山不同坡向、坡位藤本植物株数差异的原因,描述正确的组合是
①低山丘陵区红壤水流冲刷严重,土壤和养分易积累在坡脚
②东坡面下坡位靠近人类生活区,温度较高
③东坡下坡位多断层出露泉眼和溪流,土壤水热组合条件较好
④东坡为阳坡,西坡为阴坡
⑤西坡上坡位受冬季风的影响较大,受夏季风的影响较小
⑥东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⑥C.①③④⑤D.②④⑤⑥
3.该山东坡面上坡位藤本植物的盖度(植物的盖度表示植物群落总体或各个体的地上部分的垂直投影面积与样方面积之比的百分数)远大于中、下坡位,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温度B.风力C.光照D.土壤
8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高山积雪是干旱地区最重要的水源,研究高山积雪覆盖面积的变化规律,对区域水资源规划、融雪型灾害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积雪覆盖变化率是相对于上一季节积雪面积的变化情况,积雪覆盖变化率大于0表明相对上一季节积雪增加。在高寒地带,积雪发生升华对积雪覆盖的减少有重要作用,同时风力作用也会改变这些区域积雪的分布状况。

材料二 北半球中纬度干旱地区某高山冬夏两季积雪覆盖变化率与海拔的关系示意图。


(1)简述该山夏季不同海拔积雪覆盖面积的变化特点,并简析原因。
(2)该山冬季,高海拔地带(海拔3800m以上)积雪覆盖面积呈下降趋势,试分析其原因。
(3)冰川泥石流是高山地区的主要地质灾害。说出冰川泥石流多发的季节,并简要分析原因
2018-03-16更新 | 375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北省七市(州)教科研协作体2018年3月高三联合考试文综地理试卷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黄山短尾猴栖息地依赖于植物的物候期,其海拔范围随季节变化有明显的差异。近年来人臭开垦种植茶园、竹林及人工投食现象,对短尾猴的栖息地与黄山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图6示意黄山短尾猴各季节栖息地的海拔范围与林带的关系(图中1、2、3.4代表四个季节黄山短尾猴活动海拔范围)。

(1)判断图中1所代表的季节,并描述该季节黄山短尾猴栖息地活动范围的特点。
(2)分析季节4 黄山短尾猴栖息地范围最广的原因。
(3)分析黄山短尾猴未在马尾松林范围内活动的原因。
(4)简述人类活动对黄山短尾猴带来的不利影响。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苔原主要分布在环北冰洋的大陆沿岸及岛屿上,而距离北冰洋遥远的长白山之巅也拥有这类极地植被,实属珍稀,长白山也因此被称为“北极的飞地”。长白山保存着完整的从温带到极地的垂直分布森林植被景观,7月份,在海拔2 100米的无林地带上,花瓣洁白的宽叶仙女木、有着蓝色蝶形花朵的高山棘豆和低矮的苞叶杜鹃竞相开放(如右图),大地宛若色泽明艳的花毯,山地苔原成为令人心驰神往的空中花园。左图示意“长白山苔原带分布位置”。



(1)简析长白山之巅有利于山地苔原带形成的自然条件。
(2)推测长白山之巅苔原带植被的主要特征。
(3)分析长白山能够保存完整的从温带到极地的垂直分布植被景观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