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0 道试题

1 . 土壤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其储量取决于碳的输入和输出过程,高山、亚高山地区年均温低,有机质分解慢,使得土壤中积累了大量的有机碳。贡嘎山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主峰海拔7556m。野生水鹿和家养牦牛均以草为食,是贡嘎山自然保护区中常见动物。下图示意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地区的水鹿和牦牛活动率。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地区典型植被类型,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①山地针叶林②落叶阔叶林③山地针阔混交林④落叶灌丛
B.①落叶阔叶林②山地针阔混交林③山地针叶林④落叶灌丛
C.①落叶阔叶林②落叶灌丛③山地针阔混交林④山地针叶林
D.①落叶灌丛②山地针阔混交林③落叶阔叶林④山地针叶林
2.②地区水鹿和牦牛活动率最高,其原因可能是(     
A.天然林地,没有天敌B.人类活动影响少
C.海拔较高,碎石遍布D.食物的来源充足
3.推测下列地区土壤表层(0-10cm)有机碳含量最高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024-03-11更新 | 842次组卷 | 9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一模考试地理试卷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两河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阿尔泰山(48°N)东南隅,主要保护发源于阿尔泰山东南部的额尔齐斯河和乌伦古河源头生态系统,为典型的寒温带大陆性气候。该保护区盛产沙金以及各种名贵宝石,已有1000多年的采金历史。近年来当地过熟林(树龄较大,生长明显衰退,不少林木枯立腐朽)比重大,加上受人为干扰、自然环境变迁等因素影响,森林衰退现象典型。下图为两河源自然保护区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其基带海拔为1000m)。



(1)分析两河源自然保护区1000—2400米自然带的成因。
(2)据图说明两河源自然保护区冰雪带在南北坡分布高度差异的原因。
(3)推测两河源自然保护区森林衰退现象典型的具体原因。
2024-03-06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原名校2022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精英联赛文综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植被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和环境组成,能够反映自然地域综合体在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下的特征变化。植被覆盖度反映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面积的大小以及植被生长的茂密程度。气候、地形、人类活动都会对植被覆盖度产生影响。植被覆盖度的变化反映了当地环境的变化。克里雅河流域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发源于昆仑山主峰的乌斯腾格山北坡,属于典型的绿洲荒漠生态系统,山脚地区植被稀少且多为荒漠植被,山腰部分生长有冷杉、云杉等森林。下图示意克里雅河流域不同海拔高度植被覆盖度年际变化。



(1)根据图中信息,说出自1500米以上不同海拔高度植被覆盖度年际变化,并指出影响因素。
(2)推测半山腰出现冷杉、云杉的主要原因。
(3)根据科学研究发现,克里雅河流域山麓地区多为荒漠植被且植被稀少,试分析其原因。
2024-03-06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联考地理试题

4 . 左图示意长白山某区域不同海拔、不同坡向岳桦林的分布百分比;右图示意该区域地形。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岳桦林在不同坡向植被分布占比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B.水分C.风速D.热量
2.推测右图中,岳桦林植被分布占比最高的可能是(     
A.东部山谷南坡B.北部山谷南坡C.西部山谷北坡D.南部山谷东坡
2024-03-05更新 | 14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泉州市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质量监测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植被覆盖度(FVC)指植被地上部分在地面垂直投影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比例。是衡量陆表植被状况与环境质量变化的有效指标。植被覆盖变化与气温、降水、土地利用、人口密度等因素密切相关,也受制于所处的地形环境。下图为2000年—2020年长白山区不同海拔植被覆盖度(FVC)均值曲线及植被覆盖面积变化柱状图。



(1)据图,推测长白山植被量集中分布的最主要海拔范围并说明判断理由。
(2)分析长白山海拔低于200米区域植被覆盖度低的人为原因。
(3)简述长白山高海拔(>1800米)区域植被覆盖度急剧减少的自然原因。
(4)说明地形对山地植被空间分布差异的影响。
2024-01-30更新 | 19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南充市高三上学期一诊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6 .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地表植被有森林、草原、沼泽、荒漠、高山灌丛等。下图示意2019年青藏高原不同海拔植被全年总产氧量。完成下面小题。

1.与青藏高原海拔3000-5000米之间地区相比,海拔3000米以下植被年产氧量低的原因(     
A.水热组合条件差B.植被种类少C.植被生长周期短D.面积占比小
2.推测青藏高原全年总产氧量最高的植被类型是(     
A.森林B.草原C.沼泽湿地D.高山灌丛
7日内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丹东市高三下学期总复习质量监测地理(二)
7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广东四大名山之一的罗浮山(23°13′N~23°25′N,113°55′33″E)又称“东樵山”,其主峰海拔为1281.5m。罗浮山植物种类丰富、发育多种土壤类型。图示意某调查小组对罗浮山不同海拔的样地调查记录统计。

(1)指出罗浮山海拔300m的植被类型并说明判断理由。
(2)推测罗浮山样地乔木平均密度的垂直变化特点的形成原因。
(3)从气候、植被的角度,分析罗浮山海拔1100m以上发育出有机质丰富的草甸土的原因。
2024-06-1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8 . 我国某山地中部主峰北坡上分布着世界上带幅最宽的落叶阔叶林垂直自然带,被称为“超级垂直带”,其中红桦林亚带、糙皮桦林亚带将山地落叶阔叶林带的范围向上扩展了约500m。下图示意此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糙皮桦林亚带的分布位置,推测其植被特点为(     
A.竞争性弱B.耐寒性强C.耐旱性强D.耐盐碱性强
2.该山地“超级垂直带”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①山体相对高度较大   ②各垂直带均衡发展   ③当地气候过渡性强   ④落叶植被种类丰富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01-22更新 | 26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滕州市高三一调地理试题

9 . 土壤容重是指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土壤烘干后的重量,其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负相关。祁连山北侧某地区,海拔2500-3300m的植被随着坡向变化,由山地草原过渡到山地草甸,最后转变为青海云杉林,生物量也随之不断增大。下图示意该地区南、北、西及西南四个坡向的土壤容重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内植被类型存在坡向差异,其主导因素是(     
A.土壤湿度B.大气降水C.土壤温度D.地形地势
2.推测代表该地区北坡土壤容重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024-05-29更新 | 29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二模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科学家们认为在台湾省与福建省之间存在着一道如隐形桥梁般的浅滩,经由澎湖列岛北侧通往台湾岛中南部,称之为东山陆桥。距今约260万年至1万年的更新世冰期东山陆桥曾多次露出海面。

台湾岛中央山脉分布着上万种特有物种。研究发现:中央山脉很多高山特有植物的亲缘种类生长在西南横断山区;更新世冰期横断山区高山植物向低海拔的东部扩张至云贵高原与华南地区;因间冰期扩张至华南地区的高山植物无法继续生存,形成现在台湾中央山脉与横断山区高山特有植物间断分布的格局。下图为我国南方部分区域图。

(1)分析台湾岛中央山脉植物种类多样的原因。
(2)说明更新世冰期原生于横断山区的高山植物向华南地区扩张的原因。
(3)推测原生于横断山区的高山特有植物迁移至台湾中央山脉的过程。
2024-06-01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三模考试地理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