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0 道试题

1 .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北依祁连山东段,湖滨区面积广大,下左图示意东祁连山垂直自然带谱分布。右图示意湖滨至周国山地间气温、降水与实测蒸发量统计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东北坡相比,祁连山西南坡(     
A.气温高,降水少,雪线高B.相对高度大,垂直自然带谱复杂
C.海拔高,辐射强,荒漠广D.土壤水分含量高,森林分布广泛
2.青海湖湖滨至周围山地(     
A.实测蒸发量与气温正相关B.降水量随海拔升高而增加
C.海拔约3650米以下山区降水量小于蒸发量D.海拔约4300米以上山区气温越低降水越多
3.通过比较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大小,推测青海湖湖滨土壤水分的主要来源区是(     
A.青海湖湖区B.约3500米以下的高寒草原区
C.高山冰雪带D.周围海拔高于3650米的山地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岗山(武夷山主峰)海拔2158米,是我国大陆东南部最高峰。该山海拔1900米以上,自然带为山地草甸带,该区域植被的主要特点是草本植物分布面积大,并且生长茂盛;木本植物低矮,胸径大,分布少,树木枝条弯曲。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该地区表现为暖湿化),近二十年来,该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呈减少趋势。图1为黄岗山位置、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图2为黄岗山不同海拔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变化图。


   
(1)根据黄岗山山地草甸带的植被特点,推测其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
(2)据图描述黄岗山山地草甸带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3)分析近年来山地草甸带地区土壤有机质减少的原因。

3 . 丹霞地貌具有典型的“顶平、身陡、麓缓”的特征。下图示意我国东南部某丹霞地貌区植被分异模式。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甲代表的植被类型是(     
A.高山苔原B.硬叶林C.旱生灌丛D.山地草原
2.影响①处植被类型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纬度位置C.季风环流D.海陆位置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有机碳是指存在于土壤中各种形态合碳有机物。土壤碳含量输入主要来源于植物凋落物,输出主要是有机质的分解和淋溶。海拔升高会改变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子,进而影响土壤微生物活动和土壤有机质分解与转化。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福建省西北部(27°N附近),面积56527hm2,主峰黄岗山海拔2158米,植被垂直带谱明显。图为研究者甲得出的黄岗山海拔800~1700m间隔100米不同深度土层有机碳含量分布示意图。


   
(1)推测如今的武夷山是否有永久积雪冰川带,用数据进行说明。
(2)分析武夷山针阔混交林带比常绿阔叶林带土壤中有机碳含量多的原因。
(3)研究者乙选取武夷山5个海拔(312m、687m、1153m、1775m、2150m)的土壤进行分析后得出“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海拔升高而升高”。你是否赞同乙的观点?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5 . 贡嘎山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因东西坡降水差异,两坡针叶林种群有较大差异。图为“贡嘎山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数字①、③代表的自然带分别为(     
A.高山寒漠带、常绿阔叶林带B.高山苔原带、常绿硬叶林带
C.高山草甸带、常绿硬叶林带D.高山灌丛带、常绿阔叶林带
2.沿东坡4900m由低处往高处眺望,依次看到(     
A.终碛堤、冰斗、U形谷B.U形谷、冰斗、角峰
C.终碛堤、刃脊、冰斗D.刃脊、终碛堤、角峰
3.贡嘎山东坡针叶林耐寒喜湿,推测西坡针叶林(     
A.喜温喜湿B.耐寒耐旱C.喜温耐旱D.耐寒喜湿

6 . 秦岭处于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过渡区域,对环境变化响应敏感。秦岭中部太白山的落叶阔叶林由3层(基带、典型垂直带和先锋性亚带)结构和5个亚带组成,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带幅最宽的“超级垂直带”。先锋性亚带以极强的竟争力和适应性,将山地落叶阔叶林带的范围向上扩展了大约500m。图为“秦岭太白山山地垂直分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太白山“超级垂直带”带幅宽约(     
A.500mB.800mC.2300mD.2800m
2.南北两坡基带植被差异主要是因为南坡(     
A.相对高差较大B.迎风坡降水多C.阳坡热量丰富D.人类干扰较少
3.根据秦岭太白山先锋性亚带的分布位置,推测其植被特点为(     
A.耐旱性强B.耐寒性强C.抗风性强D.革质叶片
2023-05-03更新 | 598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调研测试地理试题

7 . 图为“河南省1984和2017年年均气温分布图(单位:℃)”。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推测河南省最高峰海拔约为(     
A.1500mB.1850m
C.2400mD.2850m
2.影响近几十年来河南省不同区域气温变化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全球气候变化B.经济活动强度
C.植被覆盖差异D.地形地势差异
2023-04-21更新 | 307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决胜新高考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大联考地理试题
8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留尼汪岛是一个火山岛,岛上火山活动频繁,岛屿经多次火山喷发形成。留尼汪岛经济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



(1)推测留尼汪岛的形成过程。

某旅行爱好者在留尼汪岛火山游记中写道:“随着海拔升高,沿途的植被也在发生变化。山麓沟谷森林郁郁葱葱,海拔越高,树木越稀少,行至半山腰低矮的灌木草甸簇拥生长,越靠近火山顶部植被越少,火山顶部一片荒芜,宛如月球表面”。


(2)分析游记中从山麓到山顶景观变化的原因。

留尼汪岛面积仅有2512平方公里,却有两个机场。


(3)简述机场建设对留尼汪岛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2023-04-14更新 | 537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届北京市顺义区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9 . 土壤容重是指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土壤烘干后的重量,其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负相关。祁连山北侧某地区,海拔2500-3300m的植被随着坡向变化,由山地草原过渡到山地草甸,最后转变为青海云杉林,生物量也随之不断增大。下图示意该地区南、北、西及西南四个坡向的土壤容重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内植被类型存在坡向差异,其主导因素是(     
A.土壤湿度B.大气降水C.土壤温度D.地形地势
2.推测代表该地区北坡土壤容重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024-05-29更新 | 29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二模地理试题

10 . 阿尔卑斯山是欧洲最重要的山地,地处温带和亚热带之间,是中欧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和南欧亚热带夏干气候的分界线。相关研究显示,阿尔卑斯山具有明显的山体效应(指山体内部与外部同海拔的气温存在差异的现象),影响山体内,外部的林线(指森林分布高度的上限)和雪线的分布高度。下图示意阿尔卑斯山脉沿46.5°N剖面海拔与年累计太阳辐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山体效应形成关联性最大的是(     
A.地理位置B.海陆位置C.大气环流D.下垫面
2.推测阿尔卑斯山山体效应的季节变化状况是(     
A.季节变化小B.夏季显著C.冬季显著D.无规律可循
3.受山体效应影响,阿尔卑斯山自山体外侧到内部(     
①林线逐渐升高②林线逐渐降低③雪线逐渐升高④雪线逐渐降低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5-08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同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