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0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意大利阿尔卑斯山区为世界著名的滑雪胜地。1987年该国在阿尔卑斯山清除了部分原生植被,修筑了斯泰尔维奥滑雪场(位置见如图)。十几年后滑雪场附近出现冻土融化坍塌,形成洼地,位于滑雪道下方的洼地扩大速度最快。阿尔卑斯山山地植被景观丰富,垂直分异明显。



(1)从自然因素角度指出斯泰尔维奥滑雪场选址的合理性。
(2)试判断阿尔卑斯山南北坡林线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3)阿尔卑斯山对其南部地区的气候影响具有显著的季节差异,试解释其原因。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海南省海陆面积广阔,气候条件优越,生物种类及特有类群均居全国前列。其土壤以砖红壤和赤红壤为主,多呈酸性,有机质含量较低且黏重。

材料二:海南长臂猿为海南特有物种,栖息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下图),以热带野果、嫩叶、花苞等为食。



(1)说明海南省生物种类和特有类群丰富的自然原因。
(2)从气候的角度,解释海南岛自然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的原因。
(3)推测降水对海南长臂猿活动范围的海拔变化,并说明理由。
3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横断山脉是青藏高原自然条件最复杂、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它由七列近于平行的南北向山脉组成,高黎贡山便是其中最雄伟壮观的一列。高黎贡山自北向南纵贯横断山区西部,垂直海拔4000多米,跨越了五个纬度带,属于典型的亚热带气候。保存着地球上唯一从湿润热带森林到温带森林过渡的完整区域,是公认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拥有多种珍稀动植物及濒危物种。1986年国务院设立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下图为高黎贡山位置及其土壤—植被垂直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相关问题。



(1)分析高黎贡山海拔4000多米但却形成典型亚热带气候的原因。
(2)从整体性角度解释高黎贡山物种丰富的原因。
(3)分析该地建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生物量是指某一时刻单位面积内有机物质(干重)总量,分为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有研究发现,生物量与山体坡度、坡向等地形因子关联性很大。在山地,特别是西部高山地区,坡向会对物种特征及其种类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生物量。某研究组对甘肃南部两处高寒草甸的生物量进行研究,发现两处高寒草甸的地下生物量远大于地上生物量(植物的枝、叶、花等在土壤以上的生物量),且不同地区地上生物量差异较大。下图示意该研究组设立的两个站点位置及位于三个不同坡向上高寒草甸样地夏季地上生物量统计的相关数据。



(1)从坡度、坡向角度分析地形对植物生物量产生影响的机制。
(2)推测该地高寒草甸的地下生物量大于地上生物量的缘由。
(3)描述合作站不同坡向上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原因。
(4)描述玛曲站不同坡向上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原因。
(5)研究发现,高寒草甸的退化程度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请你对此作出合理的解释。
2023-05-24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全国高三第七次百校大联考文综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白山苔原带成土作用较弱,土层薄,土壤冻结期长。春季长白山苔原带坡面土壤侵蚀严重。长白山某坡苔原带位于海拔2000~2550米,近年来该地气候变暖,对土壤冻结影响显著。下图示意长白山某坡苔原带土壤月均温垂直变化率(即海拔每上升100米,土壤月均温变化的多少)。



(1)指出5~9月长白山苔原带某坡土壤月均温垂直变化特征,并解释其原因。
(2)说明春季长白山苔原带坡面土壤侵蚀严重的原因。
(3)简述近年来气候变化对长白山苔原带土壤冻结的影响。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树附生苔藓植物是指生长在活的树木或灌木树皮上的苔藓植物。习水自然保护区位于黔北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属低、中山峡谷地貌,山高谷深,区内最高海拔1756m,最低海拔420m,相对高差1336m。习水自然保护区降水充沛,云、雾、雨日多,苔藓植物物种丰富,主要附生在大头茶——楠木林(树皮纹理光滑、致密,且所含酸性物质与苔藓分泌物成分相似)、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南酸枣林四种植被上(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南酸枣林树皮厚、纹理粗糙,且树皮会发生更新脱落)。下图示意习水自然保护区4种植被类型树附生苔藓植物生活型及物种指数。


      
(1)指出影响习水自然保护区树附生苔藓植物生长的主要自然因素。
(2)分析习水自然保护区树附生苔藓植物物种丰富的原因。
(3)说出图示四种植被中树附生苔藓植物丰富且物种指数较均衡的一种,并做出合理解释。
2023-07-23更新 | 118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等4地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7月月考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长白山脉是亚欧大陆东缘的最高山系,保存着完整的从温带到极地的垂直分布森林植被景观。位于长白山西坡海拔2000~2500m的高山苔原,其环境特征与极地苔原相似,植被以多年生小灌木和苔藓地衣为主,小灌木植株矮小,匍匐贴地,强烈分支,交织成网。一般情况下,热量需求越高的植被,吸收养分的能力越强。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原先位于较低海拔的草本植物不断上侵,而苔原带原有的灌木开始萎缩退化。下图示意长白山西坡高山苔原研究区位置和草本植物入侵程度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1)推测长白山高山苔原带小灌木的生长习性。
(2)从地形地势角度推断长白山苔原带遭受草本植物入侵程度最高的区域,并分析原因。
(3)随着草本植物入侵,苔原带原有的灌木萎缩退化,试做出合理解释。
2022-10-31更新 | 495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崇德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2008—2018年,中国冰川面积共减少了约1400km2。左图为2018年中国冰川面积统计图,右图为近年来阿尔泰山不同坡向冰川面积退缩率(是指冰川退缩面积占原冰川面积的百分比)



(1)指出2018年中国冰川面积与海拔的关系,并分析原因。
(2)近年来阿尔泰山南坡冰川面积退缩率较大,请做合理解释。
2021-11-29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A10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段考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长白山脉是亚欧大陆东缘的最高山系,保存着完整的从温带到极地的垂直分布森林植被景观。位于长白山西坡海拔2000~2500m的高山苔原,其环境特征与极地苔原相似,植被以多年生小灌木和苔藓地衣为主,小灌木植株矮小,匍匐贴地,强烈分支,交织成网。一般情况下,热量需求越高的植被,吸收养分的能力越强。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原先位于较低海拔的草本植物不断上侵,而苔原带原有的灌木开始萎缩退化。下图示意长白山西坡高山苔原研究区位置和草本植物入侵程度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1)分析长白山森林植被景观垂直分布比较完整的原因。
(2)推测长白山高山苔原带小灌木的生长习性。
(3)从地形地势角度推断长白山苔原带遭受草本植物入侵程度最高的区域,并分析原因。
(4)随着草本植物入侵,苔原带原有的灌木萎缩退化,试做出合理解释。
2021-05-31更新 | 1863次组卷 | 1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温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文综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杨教授的带领下,某校学生到内蒙古中部大青山自然保护区开展山地植被垂直分异状况的项目研究。

大青山项目研究手册

自然概括:

地理位置:内蒙古中部,如下图所示。


地形特征:地形复杂,海拔1011m-2269m,总体西部低、东部高,北坡相对平缓,南部起伏较大。

气候特征:年就降水量约400mm,年就蒸发量1800mm。

数据来源:

杨教授通过遥感影像解释分析得出不同高程不同坡向上的植被覆盖度(如下表)

表:大青山植被覆盖度

高程/坡向NNEESESSWWNW
1200-1400m0.3400.3220.2910.2650.2530.2680.3000.324
1600-1800m0.4690.4550.4100.3520.3390.3670.4120.447
2000-2296m0.6330.6220.5390.4770.4970.4970.5360.580

说明:植被覆盖度是一个比值,数值越大,表示植被覆盖率越高。

任务一:探究大青山植被覆盖度的垂直分布特点。

同学们根据杨教授提供的数据,分工合作绘制了部分不同高程上各坡向植被覆盖度分布示意图。


(1)根据图例要求绘制完成1200-1400m高程上各坡向植被覆盖度分布图(下图),并说明大青山植被覆盖度的垂直分布特点。

不同高程等级上各坡向植被覆盖度

任务二:比较大青山南北坡植被覆盖度的差异。

研学小组经调查研究发现,大青山南北坡植被覆盖度差异明显。


(2)请结合图文资料说出南北坡植被覆盖度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任务三:研究大青山南北坡垂直自然带分布情况。

研学小组经过实地考察,绘制了大青山南北坡自然带垂直分布图(下图)。



(3)请根据图文资料,判断并写出甲、乙两处对应的自然带的名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