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疏勒河发源于祁连山脉最高峰团结峰(5808米)所在的疏勒南山与托勒南山夹峙的山谷之间,流域内年降水量不足60毫米,年蒸发量3000毫米以上。某游客从甲地出发,沿疏勒河深入祁连山地旅行,发现山麓水草丰美,低坡林木葱茏,高坡草甸茵茵,山顶白雪皑皑。受全球变暖影响,近年来该河上游山区径流量增多。下图示意疏勒河流域。



(1)概括疏勒河河水的主要补给类型。
(2)说出游客看到的沿途景观变化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并解释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3)说明近年来疏勒河上游径流量增多对中下游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

2 . 在横断山区,金沙江、澜沧江与怒江流过的峡谷大多干旱少雨,一条条河谷就像在湿润的横断山区中镶嵌的“干旱带”,它们被称作“干热河谷”。下图为横断山区的水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三条大江的共同水文特征是(     
A.无枯水期B.有凌汛C.流速快D.结冰期长
2.推测该区域“干热河谷”谷底的植被可能是(     
①高山草甸②仙人掌③稀树灌丛④常绿栎林⑤松栎混交林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
3.该区域“干热河谷”的形成是因为(     
A.焚风效应B.植被破坏C.热岛效应D.狭管效应
3 . 造成阔叶林与针叶林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地形②河流③纬度④海陆位置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

4 . 钓鱼岛,是中国东海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位于25°40′N~26°00′N,123°20′E~124°40′E之间)的主岛,是中国自古以来的固有领土。2021年4月26日,我国自然资源部在官方网站和钓鱼岛专题网站发布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地形地貌调查报告》。图为钓鱼岛地形地貌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问题。


   
1.与南坡相比,钓鱼岛北坡溪沟较多,主要原因是北坡(     
A.为阴坡,蒸发量小B.为迎风坡,降水量大
C.面积较大,储水空间大D.植被稀少,雨水下渗少
2.与北坡相比,南坡有大型因崩塌后堆积形成的倒石堆,主要原因是南坡(     
A.坡度大,岩石破碎B.降水少,风化严重
C.海拔高,重力影响大D.距海近,海浪侵蚀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位于法国和西班牙两国边界的比利牛斯山脉海拔大多在2000米以上,是欧洲西南部最大的山脉,山顶有冰川分布。该山脉南北两侧气候存在明显差异。下图为比利牛斯山脉地理位置示意图。



(1)比较①河与②河流量和汛期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2)说明比利牛斯山脉南北坡雪线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6 . 山体效应是指由隆起山体造成的垂直带界限如林线(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雪线等在内陆的巨型山体或者山系中央比外围地区分布要高的现象。山体效应存在区域差异。下表为欧亚大陆上青藏高原与阿尔卑斯山林线高度对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表:青藏高原与阿尔卑斯山线高度对比

位置东部边缘内部西部边缘
青藏高原阿尔卑斯山青藏高原阿尔卑斯山青藏高原阿尔卑斯山
林线高度(米)3200-38001600-17004000-49002000-24003200-38001800-2000
1.山体效应主要是因为山体内部增强了(     
A.太阳辐射B.大气辐射C.地面辐射D.大气逆辐射
2.造成青藏高原和阿尔卑斯山山体效应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海拔②土壤③纬度④植被⑤面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⑤
3.阿尔卑斯山西部边缘林线比东部边缘更高的主要原因是该地(     
A.气温高B.光照强C.降水多D.坡度缓

7 . 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山地是(     
A.武夷山脉B.秦岭C.泰山D.黄山
2.该山地南、北两侧自然带基带的不同体现了(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8 . 以下四幅山地垂直带谱图中,位于南半球温带山地的是(   )
A.AB.BC.CD.D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9 . 天山各高程不同季节积雪情况不同。用积雪面积除以总面积可得到各高程四个季节的积雪覆盖率,将各季节与前一个季节的积雪覆盖率相减可得到积雪覆盖变化率,以此表示各季节的积雪变化情况。如图四条曲线示意天山不同季节积雪覆盖变化率与高程的关系。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推测天山融雪型洪水灾害易发生在
A.甲、乙曲线代表的季节
B.甲、丁曲线代表的季节
C.丙、丁曲线代表的季节
D.乙、丙曲线代表的季节
2.在海拔5300~5600米范围内,形成乙曲线变化特点的主导因素是
A.气温
B.降水
C.坡度
D.坡向
3.积雪覆盖面积不断增大的区域出现在
A.春季2000米以下地区
B.夏季3000-5000米之间地区
C.冬季5000米以上地区
D.秋季3000-5000米之间地区
2019-04-28更新 | 619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0 . 读“天山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天山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2.北坡在海拔2500米处出现针叶林的主要原因是
A.北坡是迎风坡,降水多B.北坡是向阳坡,温度高
C.受太平洋水汽影响大,降水多D.地势高,气温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