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8 道试题

1 . 古诗云:“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认江南”。左图为“祁连山——居延海自然景观剖面图”,该区既具有南国风韵,又具有塞上风情,雪景、冰山、林海、草地、湖泊、碧水、沙砾相映成趣。右图为祁连山地“阴阳脸”图片,山坡林木葱郁的一侧为“阴脸”,山地草地青翠的一侧为“阳脸”。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甲所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属外流河
B.山麓地带沙砾的形成与流水作用无关
C.古诗描述体现的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推测图示区域的主要交通线沿冲积扇边缘呈东西走向
2.造成祁连山山地“阴阳脸”的主要原因是(     
A.“阳脸”为陡坡,土层薄,土壤肥力低
B.“阳脸”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丰富
C.“阴脸”为阴坡,光照少,蒸发较弱
D.“阴脸”为阳坡,光照强,热量充沛
2022-02-13更新 | 241次组卷 | 38卷引用:【校级联考】天津市七校(静海一中、宝坻一中、杨村一中等)2018-2019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2 . 肯尼亚山位于肯尼亚中部,是非洲第二高峰。下图示意肯尼亚山地理位置及其垂直方向上的自然带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肯尼亚山东南坡和西北坡自然带数目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坡向B.人类活动C.降水D.相对高度
2.M处自然带的形成原因是(     
A.海拔高,降水较少B.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C.沿岸寒流降温减湿D.东南信风气流湿润

3 . 在横断山区东北部,高山峡谷交错分布。藏族的一个分支——嘉绒藏人在这里开创了一种“半农半牧”的独特生活方式。他们的居住地和耕地分布在河谷或半山地带,牧场分布在高山地带。下图为当地主要人类活动区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该地区高山地带(3000m-4500m)的植被是(     
A.灌丛和草甸B.冰原和荒漠C.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D.常绿林和阔叶林
2.导致东西坡牧场下界高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东坡光照充足B.西坡水热条件较好C.东坡坡度较小D.西坡人类活动集中
2021-12-17更新 | 802次组卷 | 19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调查地理试题

4 . “二十四节气”已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图为我国二十四节气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某地关于小麦种植的谚语“白露种高山,秋分种半山,寒露种平川”,体现了(     
A.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B.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
C.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2.根据示意图,可以推测我国以下地区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清明过后华北地区雨水增多,太阳辐射强度减弱
B.夏至前后华南地区正值一派“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的景象
C.秋分过后东北地区日出日落逐渐偏北,白昼日渐变短
D.冬至前后,贵阳地区经常出现阴雨冷湿的天气
3.古代主要通过“圭表测影”确定节气,天津正午日影长度最接近且较长的两个节气是(     
A.惊蛰与清明B.大雪与小寒C.白露与寒露D.芒种与小暑
2021-12-08更新 | 36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五校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5 .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②地相比,①地气温较高的原因是(     
A.纬度低,获得的太阳辐射多B.地处盆地,海拔低,热量不易扩散
C.沿岸暖流流经,对气候有增温作用D.终年受副高控制,晴天多,光照强
2.某登山爱好者从③地山麓向上攀登,依次看到的植被类型是(     
A.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高山灌丛
B.热带雨林—热带草原—常绿阔叶林—热带荒漠
C.热带草原—热带荒漠—常绿硬叶林—高山灌丛
D.热带草原—落叶阔叶林—常绿硬叶林—高山草甸
21-22高二·全国·单元测试

6 . 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随海拔上升表现出规律性变化(如下图所示)。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随着海拔上升,该地(     
A.木本植物丰富度逐渐减少B.木本植物丰富度逐渐增多
C.草本植物丰富度呈先减后增的趋势D.草本植物丰富度呈先增后减的趋势
2.该地海拔3100米以下物种丰富度随海拔的变化主要取决于(     
A.气温变化B.降水变化
C.土壤变化D.坡度变化
3.海拔3100米以上草本物种丰富度增多,主要原因是木本植物的变化改变了(     
A.气温条件B.蒸发条件
C.降水条件D.光照条件
2021-10-17更新 | 2286次组卷 | 12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南大奥宇培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摸底考试地理试题
2022高三·天津·专题练习
7 . 川藏铁路东起成都,西至拉萨,2021年雅安至林芝段开工建设。林芝附近的山地有雪豹活动。雪豹通常在雪线之下、林线之上的地带活动(林线指森林分布高度的上限)。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林芝附近的山地中,雪豹在迎风坡的活动范围比背风坡小,这是因为迎风坡(     
A.雪线低、林线低B.雪线高、林线高
C.雪线低、林线高D.雪线高、林线低
2021-10-05更新 | 194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6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2021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项汇编(天津新高考专用)

8 . 植被覆盖度是指植被(包括叶、茎、枝)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占统计区总面积的百分比。气候、地形地势、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一个地区的植被覆盖度。下图为我国某山脉4~10月南、北坡植被覆盖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统计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图中的海拔高度信息,该山脉可能为(     
A.盘山B.天山C.秦岭D.南岭
2.图中甲处南、北坡植被覆盖度基本一致,其主要原因是(     
A.植被类型相似B.人类活动相似C.水热条件相似D.地势土壤相似
2021-05-17更新 | 179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河东区2021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该山地为(     
A.大兴安岭B.秦岭C.南岭D.横断山脉
2021-05-11更新 | 533次组卷 | 6卷引用:2022届天津市河西区新华中学高考统练地理试题(四)

10 . 碳汇是指自然环境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青藏高原的高寒草甸面积广大,因其具有强大的碳汇功能,在区域乃至全球生态系统碳平衡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下图示意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地区青海省门源县某观测站(101°E)各季节CO2浓度的日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一日之中碳汇作用最强时为(     
A.子夜B.凌晨C.午后D.傍晚
2.图中a、b、c、d曲线分别代表的季节是(     
A.春、夏、秋、冬B.冬、春、秋、夏
C.夏、春、秋、冬D.冬、秋、夏、春
3.导致一日之中CO2浓度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光照B.植被覆盖率C.气温D.湿度
2021-05-10更新 | 603次组卷 | 5卷引用:天津市南开中学2021届高三高考模拟地理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