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其累积量主要取决于有机质的输入数量及其周转速度。福建省西北部的武夷山,其主峰黄岗山海拔高2158米,植被垂直带谱分布完整。下图示意武夷山不同海拔高度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武夷山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海拔高度中,海拔越高,含量越少B.不同海拔高度中,海拔越高,含量越高
C.同一海拔高度中,土层越深,含量越少D.同一海拔高度中,土层越深,含量越高
2.武夷山植被垂直带谱中,土壤有机碳累积量最高的植被类型是(     
A.常绿阔叶林B.针阔混交林C.针叶林D.高山草甸
2024-01-03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六县市区一中教联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题

2 . 下图为喜马拉雅山的珠穆朗玛峰和新疆天山的博格达峰的垂直自然带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珠穆朗玛峰南坡甲自然带的类型是(     
A.热带雨林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博格达峰丙自然带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B.海拔C.水分D.坡度
3.博格达峰北坡和珠穆朗玛峰南坡都有乙自然带分布,但乙自然带在珠穆朗玛峰南坡分布的高度比博格达峰北坡要高很多,主要是因为珠穆朗玛峰南坡(     
A.海拔高,高差较大B.纬度低,热量充足,降水多
C.占地广,空间开阔D.地处背风坡,光照少,降水少
2023-01-05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调研考试地理试题

3 . 下列两幅图为我国传统民居,甲图示意武陵山区土家族的吊脚楼,乙图示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便于拆卸的毡房。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传统民居建筑特点形成的自然原因是当地
A.多高大通直的白桦林B.全年高温少雨
C.潮湿,多野兽、毒蛇D.多地势平缓的丘陵
2.乙图民居中居住的游牧民族在向天山冬季牧场转场过程中
A.可能受到暴风雪等天气影响B.加剧了夏季牧场生态环境破坏
C.增加了秋季草场资源的压力D.路程短,转场牧道一直通畅
3.目前两种特色民居在当地越来越少,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A.有利于特色民居保护B.居民生活水平下降
C.民居文化多样性减弱D.居民环境适应力降低
2020-01-29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贡嘎山位于四川西部,下表示意该山东坡某海拔范围由低到高(Ⅰ—Ⅳ)四种植被垂直带某年 10 月时的生物量及其分配构成。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1.该海拔范围内物种优势最显著的是( )
A.乔木B.灌木C.草本D.苔原
2.植被带Ⅲ是( )
A.落叶阔叶林带B.高山灌丛带C.常绿阔叶林带D.山地针叶林带
3.推断导致植被带Ⅱ、Ⅲ生物量高于Ⅰ的主要因素是( )
A.气温B.土壤C.降水量D.光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