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野杏喜暖,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吐尔根河流域(下图)坡陡沟深,冬季受局地环流影响大,野杏集中分布在海拔1000~1800米处,1300米处野杏种子总数最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吐尔根河流域野杏在海拔1000米以下分布较少的主要因素是(     
A.水分B.土壤C.热量D.光照
2.推测吐尔根河流域海拔1000~1800米范围内野杏覆盖面积较大的坡向是(     
A.东北坡B.西北坡C.东南坡D.西南坡
2023-07-03更新 | 31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届山东省鄄城县第一中学高三三模地理试题

2 . 下表示意我国暖温带地区部分山地的垂直带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山地名称落叶阔叶林分布海拔针阔混交林分布海拔针叶林分布海拔
秦岭太白山南坡(33.92°N)750~1300m1300~2650m2650~3400m
甘肃莲花山(34.95°N)2100~2400m2400~2700m2700~3000m
祁连山东段(37.83°N)2000~2600m2600~3000m3000~3200m
山西五台山(38.85°N)1500~1800m1800~2000m2000~2700m
1.决定表中山地山麓自然带类型的主导因素是(     
A.年降水量B.相对高度
C.山体海拔高度D.纬度位置
2.祁连山东段落叶阔叶林分布海拔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较高B.降水较少
C.气温较低D.光照不足
3.四山地中,可能有常绿阔叶林分布的是(     
A.秦岭太白山南坡B.甘肃莲花山
C.祁连山东段D.山西五台山

3 . 秦岭处于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过渡区域,对环境变化响应敏感。秦岭中部太白山的落叶阔叶林由3层(基带、典型垂直带和先锋性亚带)结构和5个亚带组成,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带幅最宽的“超级垂直带”。先锋性亚带以极强的竟争力和适应性,将山地落叶阔叶林带的范围向上扩展了大约500m。图为“秦岭太白山山地垂直分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太白山“超级垂直带”带幅宽约(     
A.500mB.800mC.2300mD.2800m
2.南北两坡基带植被差异主要是因为南坡(     
A.相对高差较大B.迎风坡降水多C.阳坡热量丰富D.人类干扰较少
3.根据秦岭太白山先锋性亚带的分布位置,推测其植被特点为(     
A.耐旱性强B.耐寒性强C.抗风性强D.革质叶片
2023-05-03更新 | 59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调研测试地理试题

4 . 土壤有机质是指在微生物作用下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其中碳元素即为土壤有机碳。土壤有机碳含量与进入土壤的生物残体等有机质多少有关。下表为我国西北内陆某河流域有机碳含量与植被类型之间关系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土壤深度(cm)土壤有机碳(g/kg)
高草植被低草植被
0~1014.8010.35
10~2011.938.23
20~408.256.44

1.高草与低草植被土壤有机碳变化的共同特点是(     
A.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递减B.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加
C.集中分布于土壤的深层D.表层与深层含量差异小
2.该河流流域的高草植被土壤可能发育在(     
A.山地缓坡地带B.向阴坡地带C.向阳坡地带D.河流两岸地带
2023-03-09更新 | 20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三工河流域(43°09'N—45°29'N,87°47'E—88°17'E)位于天山博格达山北坡、准噶尔盆地南缘。流域内可分为山地区、平原区、沙漠区,其中平原区居民点、农田遍布。下图示意三工河流域不同海拔高度主要外力作用的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流域最可能发育森林的海拔范围是(     
A.500—800mB.800—1700mC.1700—2800mD.2800—3700m
2.三工河流域平原区内,自南向北(     
A.土壤保水性变差B.人口密度增大C.流水沉积物变细D.农业投入增大

6 . 大气中0℃层高度是表征高空大气温度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其高度决定了空中水汽相变发生的高度,夏季0℃层高度可影响地表冰冻圈的消融状态。下图为青藏高原夏季大气0℃层等值线高度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相同海拔高度夏季冰川消融速度最快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影响甲处0℃层高度空间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B.大气环流C.地形D.植被

7 . 贺兰山地处我国自然环境的过渡地带,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该地区植被受气候的影响特别敏感。图示意贺兰山位置及其中段植被类型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贺兰山中段植被类型①-④分别为(     
A.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疏林草原、旱生灌丛
B.针叶林、针阔混交林、旱生灌丛、疏林草原
C.针阔混交林、针叶林、疏林草原、旱生灌丛
D.针阔混交林、针叶林、旱生灌丛、疏林草原
2.贺兰山中段植被类型的形成基础是(     
A.光照B.热量C.水分D.地形
2022-11-17更新 | 302次组卷 | 4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四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21-22高三上·江苏常州·期末

8 . 林树下线是一种特殊的地理生态现象。下表示意“岷江上游林树下线与坡向的关系及变化”,调查发现,该地10年间聚落区的林树下线向低海拔地区扩张距离比非聚落区大70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坡向正北东北正东东南正南西南正西西北
平均海拔(m)1999年25052638271927672736264425532496
2009年24162567264127192678262424942393
1.与其他坡向比,东南坡林树下线高度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丰沛,气候湿润B.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C.地形平缓,落差较小D.光照充足,蒸发量大
2.推测10年间聚落区的林树下线向低海拔地区迅速扩张的主要原因是(     
A.开垦荒地B.退耕还林C.土壤退化D.水土流失
2021·山东·高考真题

9 . 下图示意大兴安岭中段东坡自山顶到山麓洪积扇的植被垂直分布,图中三类草原水分状况不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三类草原的水分条件由好到差依次为(     
A.草原Ⅱ、草原Ⅰ、草原ⅢB.草原Ⅱ、草原Ⅲ、草原Ⅰ
C.草原Ⅲ、草原Ⅰ、草原ⅡD.草原Ⅲ、草原Ⅱ、草原Ⅰ
2.平台到察尔森出现草原Ⅱ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东南季风B.局地环流C.山地坡度D.土壤肥力
2021-07-08更新 | 13246次组卷 | 53卷引用:17 中国地理-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三年真题两年模拟分项汇编(山东专用)

10 . 陕西窑洞聚落的院落模式具有典型性和独特性,从渭北到陕北呈现显著的地域分异特征。下图示意三种典型院落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陕西窑洞三种院落模式从南到北总体分布趋势是(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③—①D.②—①—③
2.院落模式呈现地域分异的直接影响因素是(     
A.土壤性状B.地貌条件C.光照强度D.文化传统
3.窑洞院落中少见造景植物的主要原因是(     
A.土壤贫瘠B.风大沙多C.干旱少雨D.日温差大
2021-01-25更新 | 1713次组卷 | 18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