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1 . 丹霞梧桐是多年生落叶阔叶小乔木,主要生长在海拔180米左右、坡度超过60°、土壤较贫瘠、节理发育的广东丹霞山崖壁上。下图为丹霞梧桐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丹霞山自然带的基带是(     
A.热带季雨林带B.常绿阔叶林带C.落叶阔叶林带D.山地针叶林带
2.丹霞梧桐落叶的主要原因(     
A.热量低B.降水少C.光照弱D.风力强
2024-01-2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Q山位于委内瑞拉与圭亚那、巴西三国交界处,海拔2180米,山顶和山麓自然景观差异很大,山中有上百个瀑布。据此回答:关于Q山地叙述正确的是(     
A.Q山瀑布较多,因受东南信风影响,降水多
B.Q山顶与山麓的自然带分别是热带草原带和热带雨林带
C.Q山顶平、坡陡(断崖),主要由于火山喷发形成
D.Q山瀑布侵蚀作用最强的时期主要在1-3月
2024-01-01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期中地理试题

3 . 以下文段中的群岛指的是科隆群岛(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群岛完全由火山喷发形成。……第一眼望过去,没有比这儿更让人不想上岸的地方了。汹涌巨浪拍打着一片破碎的黑色玄武熔岩(注: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的),岩石上大裂缝纵横交错。……我在一座较大岛屿北坡上山,最初所见都是无叶灌木丛,往上走时,树林渐渐变绿,刚一翻过最高处,就有一阵自南往北的凉风迎面扑来,碧绿繁荣的植被让人眼睛一亮。(摘自达尔文《小猎犬号航海记》)



1.上升流是指从表层以下沿直线上升的洋流。科隆群岛西侧海域盛行上升流。该洋流使科隆群岛(     
A.空气对流增强B.岸线曲折破碎
C.沿岸气温升高D.空气湿度降低
2.与圣克鲁斯岛相比,伊莎贝拉岛植被较稀少,是因为伊莎贝拉岛(     
A.远离南美大陆B.岛屿面积较大
C.火山喷发频繁D.相对高度较大
3.科隆群岛中各岛屿的南坡与北坡,以及①海岸区域、②干旱区域与③高地区域,环境差异明显。根据达尔文所见,可推知(     
A.降水量:南坡>北坡B.光照:南坡>北坡
C.降水量:①>③>②D.光照:③>①>②
2023-12-21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长白山高山苔原带(海拔20002500米)内分布着较多的灌木及少量草本植物。近30年来,随着草本植物向高海拔入侵,灌木出现了明显的斑块状分布。图示意目前长白山高山苔原带每平方米灌木、草本株数随海拔的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长白山高山苔原带植被主要特征有(     
①叶面宽大②种类较少③灌木植株矮小④垂直结构复杂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目前,该地带草本植物入侵最显著的高度是(     
A.2000~2100米B.2200~2300米C.2300~2400米D.2400~2500米
3.导致该地带草本植物入侵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暖B.人为干扰C.土壤退化D.火山喷发
2023-12-21更新 | 863次组卷 | 6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自然地理综合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为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江苏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在福建开展了野外地貌考察。下图为考察地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丁四地中,从宏观上观察图示地区地貌宜在(     
A.甲B.乙C.丙D.丁
2.返校后同学们写了观察报告,下列报告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该地地形以平原为主              ②乙地坡度较丙地大
③河流干流自西向东流              ④戊处附近存在瀑布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3.观察发现丙坡植物生长茂盛,明显好于其他地区,其主要原因可能是丙坡为(     
A.阴坡,冬季迎风坡B.阳坡,夏季迎风坡
C.阴坡,夏季迎风坡D.阳坡,冬季迎风坡

6 . 如图示意日本植被水平和垂直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日本群岛中多数岛屿的类型是(     
A.火山岛B.大陆岛C.珊瑚岛D.冲积岛
2.与中国相比,日本常绿阔叶林分布的纬度较高,其主要原因是日本(     
A.冬季气温较高B.夏季普遍高温C.气温年较差小D.年降水量较多
3.Q代表的典型植被类型是(     
A.常绿硬叶林B.针叶林C.针阔混交林D.高山草原
2023-12-07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等4地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7 . 下图表示的是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依次代表(     
A.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
B.高寒荒漠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原带
C.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高山草原带
D.高山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寒荒漠带
2.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山脉走向D.山体坡度

8 . 某研学小组到我国某著名山地开展研学旅行,该研学小组重点调查了该山地不同植被类型的垂直分布,下图示意该山地植被垂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山地最可能是(     
A.庐山B.秦岭C.天山D.阴山
2.相比该山地的黄山松林,马尾松林(     
A.生境条件较差B.人为干扰偏少C.以自然演替为主D.总体数量较少

9 . 白马雪山位于横断山脉中段,全年盛行西南风,年均温4.7℃,年降水量640mm,随海拔的升高气候变化显著,形成山地严寒、河谷干热的特点。博格达山位于天山山脉东段,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均温2.5℃,年降水量450~700mm,山麓炎热,中、高山区湿润寒冷。图示意白马雪山和博格达山针叶林及灌丛草甸随高程的分布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1.白马雪山山麓的植被景观可能为(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干热河谷灌丛
C.温带落叶阔叶林D.高山灌丛草甸
2.与白马雪山相比,博格达山(     
A.针叶林植被带分布高度范围较大B.高山灌丛草甸带分布高度范围较大
C.植被带受冬夏季风变化影响大D.植被过渡带内斑块化程度较高
2023-11-09更新 | 318次组卷 | 4卷引用:5.1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第一课时)(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同步精品课堂(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10 . 土壤的冻结和融化过程受气温、积雪、地形、太阳辐射、地表覆盖条件以及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某地区冬春固态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30%左右,某研究所对该地区不同海拔区域冻土层的研究发现,土壤冻结日数和土壤最大冻结深度随海拔的升高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下图为该地区不同海拔土壤的平均冻结日数和冻结最大深度的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土壤冻结最大深度为80cm处的年降水量最接近(     
A.700mmB.550mmC.400mmD.900mm
2.当海拔大于1200米时,影响该地区土壤冻结最大深度与海拔相关性的主导因素是(     
A.太阳辐射B.积雪厚度C.年降水量D.大气温度
3.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该地区土壤冻结最大深度的变化规律是(     
A.低海拔地区和高海拔地区均减小B.低海拔地区增大、高海拔地区减小
C.低海拔地区和高海拔地区均增大D.低海拔地区减小、高海拔地区增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