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生物等地理要素,随着地理位置和地势的变化呈现出规律性的演变,从而形成纷繁复杂而又有规律的自然景观。下图为两座山脉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



(1)乙图中,山脉在海拔4000m以上的南、北坡,坡度基本相同,气温大致相当,但南坡的雪线却低于北坡,说明其原因。
(2)比较甲图和乙图山脉自然带谱的主要差异,并判断哪幅图的山脉所处纬度位置较低。
2023-01-18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舒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阿尔泰山主峰南部垂直自然带示意图。



(1)判断①自然带的典型植被类型,并说出理由。
(2)与荒漠草原带相比,森林草原带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较高,分析其主要原因。

位于阿尔泰山脉南坡的“喀纳斯综合自然景观保护区”保护对象为森林、珍稀动植物和冰川、湖泊等,区内生态系统独特,具有很高的自然保护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3)说明建立喀纳斯综合自然景观保护区的意义。
2022-11-03更新 | 1088次组卷 | 9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蒙城第一中学东校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长白山脉是亚欧大陆东缘的最高山系,保存着完整的从温带到极地的垂直分布森林植被景观。位于长白山西坡海拔2000~2500m的高山苔原,其环境特征与极地苔原相似,植被以多年生小灌木和苔藓地衣为主,小灌木植株矮小,匍匐贴地,强烈分支,交织成网。一般情况下,热量需求越高的植被,吸收养分的能力越强。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原先位于较低海拔的草本植物不断上侵,而苔原带原有的灌木开始萎缩退化。下图示意长白山西坡高山苔原研究区位置和草本植物入侵程度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1)推测长白山高山苔原带小灌木的生长习性。
(2)从地形地势角度推断长白山苔原带遭受草本植物入侵程度最高的区域,并分析原因。
(3)随着草本植物入侵,苔原带原有的灌木萎缩退化,试做出合理解释。
2022-10-31更新 | 495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六安二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综合题变式题
4 . 下图是我国不同纬度的两座山的垂直自然地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坡向:B表示____坡,D表示____坡。
(2)分析D坡自然地带数目多的原因。分析B坡冰川分布的下限高度较低的原因。
(3)与乙山的针叶林相比,甲山的云杉林分布较低,主要原因是什么。
(4)甲山A坡没有云杉林分布,简析其原因。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赛里木湖是新疆天山地区海拔最高的封闭高山微咸冷水湖,海拔约2073米,全年盛行偏西风,年降水量约385.9mm,湖面年蒸发量约550mm,湖滨地带草类茂盛,是优良的夏牧场。湖岸岩性较为单一,多为粘性差、易透水的粉砂层。近30年来,湖泊面积总体呈上升趋势,随着湖面扩大,环湖岸坎多处坍塌,东岸尤为严重。下图示意赛里木湖的区域位置。


(1)据材料推测赛里木湖湖畔的天山北坡从山麓到山顶可能出现的自然带。
(2)分析赛里木湖成为微咸冷水湖的原因。
(3)根据赛里木湖面积变化说明该地区气候变化特点。
(4)分析赛里木湖崩岸的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
2022-06-17更新 | 913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届安徽省滁州市定远英华中学高考模拟文综地理试题(一)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拔影响土壤水分和土壤温度,进而影响植物叶片的厚度和质地。调查发现:祁连山云杉带主要位于海拔2550-3280的山地阴坡,其上部和下部的云杉叶片均较厚且质地较硬,下图示喜祁连山云杉带内不同海拔的上水分(实线)和土壤温度(虚线)的变化。



(1)分别指出造成祁连山云杉带上部,下部云杉叶片较厚的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条件。
(2)分析祁连山云杉带的土壤水分随海拔升高而增多的原因。
2022-02-23更新 | 26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安徽省合肥市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贺兰山是中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对银川平原发展成为”塞北江南”有着显赫功劳。它不但是中国河流外流区与内流区的分界线,也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贺兰山地势高峻,具有独特的山地气候特征,冬季严寒,夏季温凉,降水偏多,降水量由山麓向山顶有明显变化,垂直气候带较为明显,东西侧自然景观及农业生产有很大差异。图为“贺兰山区域要素图”和“贺兰山东西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



(1)为什么贺兰山被称为银川平原的“保护神”?
(2)贺兰山东坡的甲自然植被主要是____,分析其形成原因____
A.亚热带常绿林B.山地针叶林C.永久冰雪D.落叶阔叶林
(3)银川市曾经引进欧洲冷季型草坪进行城市绿化,但显然“水土不服”,引发了一系列问题。请根据所学地理原理,分析这种做法的不当之处。
2022-01-20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体效应是指隆起地块的热力效应,主要表现为相同海拔山体内部比外部气温高的现象。山体效应对山体的雪线和林线有显著影响,山体内外温差越大,山体效应越强。青藏高原作为亚欧大陆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3000-5000m,其山体效应显著,甚至比西欧的阿尔卑斯山脉(平均海拔3000m左右)更强。下图为山体效应模型图。



(1)结合山体效应原理分析青藏高原的整体林线内部山地比边缘高的主要原因。
(2)根据“地气系统辐射平衡”原理,分析山体效应的形成机制。
(3)推测青藏高原的山体效应比阿尔卑斯山脉更强的原因。
2022-01-17更新 | 33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植被覆盖度指某一地域(包括叶茎枝)垂直投影面积与该地域面积之比。地形作为影响植被分布的最基本的生境因子,通过外部形态(如海拔、坡度等)影响气温、降水等气候条件的空间差异,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类活动,从而影响植被的空间分市格局。下图为秦岭南北坡植被覆盖度垂直分布图。


材料二秦岭为东西走向山脉,北坡陡南坡缓。因受山体的遮挡,南北坡接收的太阳辐射和水汽循环不同,因此形成了植被覆盖明显的南北差异。南北坡内又有阴阳坡之分,南北坡的坡度分布亦有所不同,因此坡度、坡向会对太阳辐射和降水空间再分配,从而对植被分布及变化在地形上产生了分异效应。下图为不同坡度、坡向秦岭南北坡植被覆盖度图。



(1)分别说明秦岭在海拔1000米以下和3000米以上植被覆盖度低的原因。
(2)指出坡度对秦岭植被覆盖度的影响并说明南北坡存在差异的原因。
(3)在秦岭北坡,阴坡和阳坡的植被覆盖度均低于其半阴坡,试分析其成因。
2022-01-17更新 | 163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实验班)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面甲图为世界局部地区示意图,D海域是位于大陆之间的陆间海,乙图为甲图中E地(阿尔卑斯山)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


(1)指出A地的地带性植被及C→B→A沿线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
(2)简述D海域雨水补给的主要季节及原因。
(3)阿尔卑斯山脉北坡雪线较南坡低,分析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