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7年是加拿大建国150周年,国家公园免费开放一年。加拿大落基山南段的众多国家公园,自然风光美丽壮观,吸引了世界各地游客。
材料二   图16为“加拿大50°N附近温哥华一温尼伯地形剖面示意图”。

(1)20173月,中国某旅游团从温尼伯乘车前往落基山前的莱斯布里奇,发现沿途的景观带变化明显,沿途景观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___分异规律。游客自莱斯布里奇西行,攀登落基山到达温哥华,沿途景观带的变化主要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_____分异规律,到达温哥华看到的植被以__________为主。
(2)莱斯布里奇与温尼伯同属温带大陆性气候,但游客感觉到莱斯布里奇冬季时气温明显高于温尼伯,试分析原因。
(3)游客西行至“加拿大雨都”温哥华,发现这里与落基山以东的气候不同。分析温哥华降水较多的原因。
(4)游客西行过程中发现地势变化很大,对西部高大的山体形成原因发生兴趣。试为游客解释西部高大山体的形成原因
2018-01-31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地理期末试题
2 . 下图为我国植被地带性分布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五个不同区域,回答下列问题。

(1)③→②→①植被的变化体现了以                变化为基础的                     地域分异规律。
(2)④区域的气候类型为              
(3)⑤区域的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规律近似于             A③→②→①;B④→③)的变化。
(4)塑造①处地表景观的主要外力是                ,限制当地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2018-01-26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柳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测试地理试题

3 . 公路是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中国109国道和美国66号公路,同处北半球约30°N—40°N之间,有着相同的公路距离(3 900多千米)。读图20“中国109国道示意图”和图21“美国66号公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两条公路的起点城市北京和芝加哥:
A:指出两城市周围相同的农业地域类型。
B:中国109国道沿线自东向西通过的三大自然区有       ▲              
反映的陆地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有             ▲                
C:美国的66号公路横跨了8个州,中国109国道横跨了 ▲       个省级行政区。
(2)说出中国109国道和美国66号公路建设的共同作用有哪些?
4 . 读下面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非洲自然带明显地反映出陆地环境的_______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这一规律的形成是以_____________的变化为基础的。
(2)A处热带荒漠带向北延伸较远,主要是因为受______________(暖流或寒流)影响,属于自然带分布的______________地带性或非地带性)现象。
(3)乞力马扎罗山垂直景观变化规律与_________________(从赤道向两极、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有些相似。
5 . 某学校高一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暑假期间对图示地区进行了地质、地貌、水文等野外考察。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箭头表示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______;图中甲地貌为___________(背斜/向斜)山。
(2)图中乙处地质构造为____________,试说明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
(3)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图中丙地区多火山喷发和地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攀登甲山过程中,同学们依次发现自然植被是常绿阔叶林、_______________、针阔混交林、___________、高山草甸。但到达高山区时,发现从山下带来的密封食品包装袋鼓起来了,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造成的。
2017-03-02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安徽省安庆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6 . 读我国东南局部地区示意图和图中甲乙两地的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以下各题。
   
(1)M、N是武夷山甲、乙两坡面冬季不同海拔高度的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表示甲坡的是__________曲线,表示乙坡的是__________曲线。夏季甲、乙两坡面海拔400m~800m处气温较低的是__________,简述该坡面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2)台湾西部布袋盐场晒盐的有利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沿海地区易遭受的主要气象灾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闽江径流量最大的季节是__________
(4)泉州、漳州和厦门被称为“闽南金三角”,分析该地区发展经济的优势区位条件。
7 . 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带A的名称是__________,自然带C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
(2)自然带D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在南半球与其相对应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位于图上的__________处。
(3)自然带B为__________,E为__________,自然带E的西海岸洋流是__________(洋流名称),该洋流对E处气候有__________的作用。
(4)观察表明近百年来非洲乞力马扎罗山的雪线在不断上升,“雪帽”逐渐缩小,你认为最有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5)乙图中①②③依次代表(          )
A.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甸带B.高寒荒漠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原带
C.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高山草原带D.高山草原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高寒荒漠带

(6)自然带④是(          )
A.热带雨林带B.热带草原带C.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D.山地落叶阔叶林带
2016-11-26更新 | 2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高一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12-13高三上·江西九江·阶段练习
8 .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新疆吐鲁番盆地年降水量约16毫米,蒸发量3000毫米以上;每年6—8月平均最高气温都在38℃以上,中午的沙面温度最高达82.3℃,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

(1)请分析吐鲁番成为夏季中国热极的自然原因。
(2)享有“热极”“旱季”“中国死海(海拔最低)”多个称号的吐鲁番却成为中外驰名的瓜果之乡,请分析其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3)描述乙图中M、N两坡向垂直自然带谱的差异,并简析原因。
2016-11-26更新 | 1148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沙雅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